【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卷(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B)【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卷(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B)【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09: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综合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
B. ②中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
C. 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D. 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生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Ca(OH)2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B.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同时放大量热
C.固体氢氧化钠能干燥空气 D.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
4.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 KNO3、CuSO4、CaCl2
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
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 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
5.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B. 向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将铜丝插稀硫酸溶液中 D.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
C. 酸和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酸和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7.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 沉淀的质量 B. 氢氧化钡的质量
C. 溶液的pH D. 溶质的质量
8.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就以下物质的鉴别方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B. 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BaCO3、Na2SO4
C. 有酚酞溶液,就能鉴别盐酸、Na2CO3和KNO3三种溶液
D.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9.下列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10.家庭配置波尔多液的过程:①在塑料容器里加入1克胆矾(CuSO4·5H2O),再加水约90毫升,制成硫酸铜溶液;②在相同的另一容器里加入1克生石灰和少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熟石灰,再加水10毫升,配成石灰乳;③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波尔多液。实验中的现象或变化不合理的是( )
A. ①中的胆矾属于盐
B. ②中刚加入少量水时发生化合反应
C. 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SO4+Ca(OH)2=Cu(OH)2↓+CaSO4
D. ②中的石灰乳是悬浊液,③中的波尔多液是溶液
11.取一定量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测得该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和d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CaCl2和NaCl
B. 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沉淀产生
C. bc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D. 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Na2CO3溶液增多
1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温度升高,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在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断定硫酸氢钠溶液一定呈酸性
1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请判断该溶液属于酸的是( )
A. Na+ H+ SO42- B. NH4+ Cl- K+ C. H+ NO3- Cl- D. Ba2+ Ca2+ OH-
14.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中的横坐标是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B. B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有两种
C. 不用指示剂只根据实验现象就能判断该反应是否结束
D. 检验A点溶液的溶质成分,可向待测溶液中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往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 铜粉中混有铁粉,加入稀硫酸可除去铁粉
16.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 HCl和NaOH B. CO2和NaOH C. H2SO4和Ca(OH)2 D. H2SO4和BaCl2
17.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18.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B. b点所对应的X值为53
C. 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D. 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19.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20.向稀硫酸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共28分)
21. (4分)某市化工企业发生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氟酸的pH__________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_____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写出氢氟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2. (4分)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1)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大小)。则加入的固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
A.铁 B.铝 C.氧化铜 D.氢氧化镁
(2)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与锌粒反应制氢气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④实验室制取CO2
23. (4分)如图是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相同液体。回答下列问题:
(1)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能在烧瓶中形成白色喷泉的是__________。
A.氯化氢和酚酞试液 B.氯化氢和硝酸银溶液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D.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2)若X是HCl,Y是紫色石蕊试液,会形成红色喷泉。产生红色喷泉的原因是__________。
24. (6分)科学实验证实,氢氧化钾溶液的性质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简述氢氧化钾溶液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
(2)氢氧化钾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氢氧化钾溶液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5. (6分)实验室在清理实验药品时,发现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H2SO4溶液和Na2SO4溶液,试用三种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请分别写出鉴别所用试剂。(要求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试剂):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6. (4分)已知氢氧化亚铁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KOH溶液时,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一会儿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OH)3]。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7. (6分)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28. (8分)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B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 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2)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钙溶液,发现马上产生了白色沉淀。
(3)根据该现象可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那么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请你写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8分)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B.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C.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
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0分)
30. (5分)将体积为V1质量分数为3.65% 的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乙中V1=0时,图甲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________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________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31. (5分)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结果保留0.1%)
(1)写出PM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A 3.C 4.D 5.D 6.A 7.D 8.B 9.B 10.D
11.D 12.D 13.C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共28分)
21. (4分)(1)> (2)化学 (3)2HF+Ca(OH)2=CaF2+2H2O
22. (4分)B ③④
23. (4分)(1)B (2)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形成红色喷泉
24. (6分)(1)蓝色 (2)2KOH+SO2=K2CO3+H2O(3)2KOH+CuCl2=Cu(OH)2+2KCl
25. (6分)①紫色石蕊②碳酸盐③氢前金属(或难溶碱、pH试纸)
26. (4分)FeSO4+2KOH=Fe(OH)2↓+K2SO4;4Fe(OH)2+O2+2H2O=4Fe(OH)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7. (6分)【建立猜想】酸根离子(或阴离子)【实验过程】Na2SO4【实验结论】Cl-
28. (8分)(1)软塑料瓶变瘪(2)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3)Na2CO3 (4)向废液缸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溶液红色不褪去,则含有氢氧化钠。
29. (8分)(1)指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2)①B ②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盐酸的密度
四、计算题(共10分)
30. (5分)(1)红色 (2)HCl+NaOH=NaCl+H2O (3)30 (4)B
31. (5分)(1)CuCl2+2NaOH= Cu(OH)2↓+2NaCl(2)CuCl2;NaCl(3)83.5%
【单元检测】科学九年级(上册)测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