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2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21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3 22:54:5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实验一:敲击音叉
(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用容易观察的现象间接表现出来。)
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现象:水花四溅
实验方法:
转换法
音叉振动不易观察
例1 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变形: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东西来作媒介?
液体和固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固体和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探究声音的传播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 交谈
无线电
思考:
2005年3月,某地小报上报道“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的看到星体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这篇报道真实吗?为什么?
答:不真实,真空不能传声。
液体可以传声
固体可以传声
气体可以传声
图片说明了什么?
3.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传播的介质可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真空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
声速
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时,什么要过一会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阅读课本29-30页,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传播速度跟 和 有关,温度越高,传播的速度越 。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 中次之, 中最慢。
3.小明对着大山喊了一声,过了一会,他再一次听到了自己的喊声,这是 现象。
4. 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条件:
当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2.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
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
回声测距
增强原声
回声的应用
讨论:
为什么在山谷里喊话能听见回声,
而在教室里说话却听不到回声呢?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条件:
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远,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声源
讨论:如图所示,在田径运动会上,小明看到发令枪旁边有一块圆形的档板,关于它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便于起跑线处的同学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B.便于终点计时裁判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C.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D.便于减弱发令枪产生的噪声
B
原因:光速比声速要快
回声测距
增强原声
回声的应用
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答:(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2)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式为
1.科学考察船正在执行考察任务,使用声纳雷达测量海底深度。若声纳发声后3.4s接收到回声信号,那么海底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空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答:2次,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第一次由水管传来,第二次由空气传来。
有一段长为35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 )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000m/s、1500m/s和340m/s)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A
小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产生
传播
振动
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以类似水波的形式
声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