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3 19: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 §3.5体温的控制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恒温动物的定义;
2、掌握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恒定的体温
1、在动物界中,________和_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
2、恒温动物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__________,会随着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知识点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动物体温的调节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的。
2、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 散热和 散热;
3、人体 90% 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 来加以调节;
4、当外界温度 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5、中暑的原因: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 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 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 困难。
知识点3、体温受脑控制
1、正常成年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
2、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来调节和控制的。
3、体温调节的方式:环境温度较低时,人体的 增加 减少,使血温增高至正常范围;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的 增加 减少,使血温降降至正常范围。同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 和 ,特别是人为了保温或降温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减衣服等,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不能通过自身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
A.兔子 B.山羊 C.鹰 D.乌龟
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的是( )
A. 汗液分泌减少 B. 皮肤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C. 心脏跳动减慢 D. 骨骼肌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例题3、如图所示为某两类动物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 B. 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C. 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 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例题3图) (例题4图)
例题4、如图所示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 寒颤和出汗减少  D.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例题5、暑期军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用30℃酒精擦身降温
例题6、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   ;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该更类似于图   。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青蛙 B.白兔 C.鲤鱼 D.蝗虫
2、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3、皮肤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4、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
5、人体的体温在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_______℃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________曲线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_______产热、________散热来保持体温恒定。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是健康人在某一段时间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图中数据分析,此人在这一时间段内从事的活动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该人体温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控制。
四、课后巩固:
1、关于人的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是指人体内的平均温度 B.人的体温昼夜有所波动
C.人的体温与年龄无关 D.正常人的体温是一个固定值
2、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能量少
3、调节体温恒定的结构是( )
A.大脑皮层中体温调节中枢 B.脑干中体温调节中枢
C.皮肤中体温调节中枢 D.小脑中体温调节中枢
4、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控制 B.骨骼肌打颤
C.皮肤中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散热少 D.以上三项都是
5、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加,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 ( )
A.胰岛素增多 B.生长激素增多
C.性激素增多 D.甲状腺激素增多
6、在气温35℃的环境中,下列情况更容易使人中暑的是( )
A.无风干燥的沙漠 B.充满水蒸气的车间
C.有风湿润的麦田 D.高层建筑物的顶部
7、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 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 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为某人在休息和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可判断,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B. 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9、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0、在某地举行的山地越野比赛中,因遭遇极端天气,有运动员因患“低温症”而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低温症”是人体由于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而导致体温低于35℃的疾病。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依靠皮肤,不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作用
B.在极端天气下,运动员由于产热小于散热而患“低温症”
C.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D.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11、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12、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13、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________,皮肤内血管_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__,皮肤的温度会___________,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
(2)乙图是在_________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__________,从而使人体的散热量__________,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14、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表示神经传导,“ ”表示血液循环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中。
(2)图中能表示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的神经传导过程的是 (填字母)。
(3)当正常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神经传导C的作用是 和 。
15、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象,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________。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分析图象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鸟类 哺乳类 2、温度范围 性别 年龄 环境温度
知识点2、
1、产热 散热 2、(皮肤)直接 汗液蒸发
3、皮肤 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 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
4、等于或超过
5、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 散热
知识点3、
1、37℃ 2、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3、产热 散热 散热 产热 姿势 行为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如兔子和山羊属于哺乳动物,鹰属于鸟类,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例题2、C
解析:A、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进而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
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多数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B正确;
C、心脏跳动减慢不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C错误;
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出现“战栗”,增加产热量,进而维持体温恒定,D正
例题3、A
解析:恒温动物体温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为了维持正常体温,需增加耗氧量,而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降低体温下降,耗氧量减少,甲为恒温动物,乙为变温动物。
例题4、D
解析:由图A之前可确定该人是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机体健康,A、B排除;寒颤可使体温升高,但出汗减少散热减少,不符合BC段的体温变化;C错误。剧烈运动,机体产热量大增,出汗使散热量大增;符合图示曲线的体温变化。
例题5、B
解析: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的,最主要采用合理的措施使其降温。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可以通过热传递的形式降低温度。故A正确;B、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不能降低温度,应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故B错误;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中暑症状。故C正确;D、用30℃酒精擦身降温,酒精蒸发可以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温度。故D正确。
例题6、(1)A;高于 (2)舒张;大;高;增多 (3)汗液蒸发;C
解析:(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A图,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
(2)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
(3)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
三、随堂练习:
1、B 2、D 3、C 4、D 5、脑干 产热 散热 生命活动 6、(1)37 甲 (2)增加 减少 7、(1)看书(安静的活动都可) (2)体温调节中枢
四、课后巩固:
1、B 2、C 3、B 4、D 5、D 6、B 7、C 8、A 9、D
10、A 11、B 12、B
13、(1)较高 舒张 增加 升高 增多 (2) 寒冷 减少 减少
14、(1)脑干 (2)D (3)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15、(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
(2)不可靠;另测一只雏鸡的体温,无法排除偶然性
(3)在高温环境中,黄腹角稚同化的能量用于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更多的用于生长、发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