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专题训练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物态变化专题训练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5: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物态变化专题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C.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C.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3.保温瓶中装有1000g、0℃的水,然后放进100g、﹣2℃的冰,盖好瓶塞,则(  )
A.水质量变大 B.冰质量变大
C.冰、水质量不变 D.冰、水温度均无变化
4.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液化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口处水蒸气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现象
5.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若直接用它依次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乙的体温是
B.甲的体温低于,乙的体温是
C.甲的体温不高于,乙的体温是
D.甲、乙两人体温都无法确定
6.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A.甲盆内水的温度高 B.乙盆内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  )
A.露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晨雾散去 D.霜的形成
8.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9.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
A.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B.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变干
C.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D.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11.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四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   (b)   
13.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杯中装开水的是   杯,装冰水的是杯   ;杯丙外壁出现的水珠是   形成的,此过程需要   (吸或放)热。
14.如图所示,
(1)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   ,使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   (选填“冰块”或“热水”);
(3)也可以将金属盘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烧瓶口。
15.如图有一种神奇的金属“镓”,放在手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液态,因为镓的熔点约为30℃,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镓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它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要使金属镓保持固定形状,保存它所需环境温度应该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0℃。
16.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液体的   越高,蒸发越快.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    时会放热。
17.如图所示,舞台上的白雾使演员如临仙境,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   传入观众耳中的,观众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1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在固定B的位置时    (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①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选填“C”或“D”);
②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③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小明发现水仍在沸腾,原因是   ;
④如图戊所示,水停止沸腾后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⑤小红同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己图中乙所示,加热水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小明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实验中,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可供选择要准确测量出水温,小明应选 ___________(选填选项字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
A.酒精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两种都可以
(5)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   房间的气温比较高。
19.凡杰同学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水(水的多少相同),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的结论。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高低有关。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速有关;
(3)凡杰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的量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填“多少”或“表面积”)相同。
20.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硬纸板、石棉网等。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3 86 89   95 98 98 98
(1)本实验还需要哪些测量仪器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2)如图甲,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改进后另外一个好处是   ;
(3)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4)当烧杯中出现图丁所示的现象,表明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状态;
(5)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6)小明和小红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已所示。造成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7)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21.小康探究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a)、(b)所示,在安装上各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分别是(a)   ,(b)     ;
(2)本实验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a”“b”或“c”);
(4)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 记录一下物质A和物质B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填“物质A”或“物质B”)是晶体,它在4~7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   (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
物质A、物质B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质A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54
物质B的温度/℃ 60 61 62 63 64 66 67 69 71 74 77 81 85
(5)小康在实验中发现所选物质熔化时间过长,请你为他提出改进方法   。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B 4.B 5.C 6.C 7.D 8.B 9.A 10.B 11.B
二、填空题
12.-18℃;38.5℃
13.甲;丙;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
14.(1)汽化;低;液化 (2)冰块 (3)远离
15.晶体;等于;低于
16.温度;液化
17.升华;吸收;液化;空气;音色
18.(1)B;需要 (2)68
(3)C;;石棉网上仍有余热;降低;水太多;不可行
(4)B (5)乙
19.(1)表面积 (2)A、C;A、D (3)表面积
20.(1)秒表;点燃 (2)液化;减少热量散失,节省实验时间 (3)92;98 (4)沸腾时
(5)
(6)小明同学实验用的水量比较少,即两组实验的水的质量不同。
(7)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
21.(1)被加热的物质A没有浸没在水中;试管B碰到了烧杯底
(2)停表 (3)b (4)物质A;固液共存状态 (5)减少该物质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