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张PPT)
《论语·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单元说明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单元主题:诸子学说与古代史籍的智慧】
单元说明
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记》的精彩片段。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选文特点及其阅读意义】
单元说明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阅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单元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
1. 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导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样总结他的一生,他又如何以此来教育他的弟子呢?
今天,我们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感受孔子如沐春风的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其弟子,掌握《论语》文化常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3.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自的人生政治志向以及孔子不同态度的深层内涵;
4.赏析文章言简意赅的语言;
5.丰富对孔子政治思想的认识,加深对儒家学说的认识。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要求:包含基本信息(年龄、身份、籍贯等),重大事件,成就(思想等)。
孔子: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孔子(公元前51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先为宋国贵族,至孔子时家道已经衰落。年轻时,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官。中年以后,主要时间都用来整理诗书礼乐,授徒讲学。一度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为司空、大司寇。因不满季桓子的所作所为,遂周游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共历十四年,皆不被重用。最后仍回到鲁国,整理文献,教育弟子,直到去世。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孔子是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理论的核心在于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宣扬仁政。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他曾经整理过《诗》《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主要是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孔子的言论。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好勇伉直,初见孔子,曾经暴陵孔子,被孔子设礼诱之,后拜孔子为师。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孔子针对仲由的特点,当仲由问:“君子尚勇乎 ”孔子回答:“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子路问:“闻斯行诸 ”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 ”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仲由成为孔子弟子后,一生跟随并保护孔子,连孔子也说:“道不行,乘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乎 ”子路时常向孔子请教,但又是弟子中敢于大胆批评孔子的人,如他批评孔子的正名说为迂,对“子见南子”表示不悦,都见于《论语》的记载。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仲由在政治上很有才干,孔子四门政事中只提到冉有与仲由,孔子也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并有子路治蒲三年,政绩大著,深受孔子称许的历史记载。在学术上,孔子认为他升堂而未入室。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仲由后来死于卫国贵族一场内战之中。唐代被封卫侯,宋加封河内公,又改封卫公,明代开始受祀,称先贤仲子。其生平事迹,《学统》卷三十三有较详细的记载。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又称曾晳、曾晰、曾蒧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曾晳被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莱芜侯”;明世宗时尊称为“先贤曾子”。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公西赤(前509年或前519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
任务一:请为孔子(弟子)撰写卡片简介
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仁”的完美要求。公西赤曾经为孔子出使齐国。
任务二:请为《论语》撰写卡片简介
学校图书馆来了一批新书,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论语》,请你为《论语》做一个图书简介小卡片,以号召同学们多读经典。
卡片内容:书名、基本信息(作者、写作时间)、主要内容、影响地位。
任务二:请为《论语》撰写卡片简介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任务二:请为《论语》撰写卡片简介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果你要研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何在《论语》中快速找见出处?
查找目录,在《论语·先进》中查找。
任务三:赏析师生对话
从对话背景、主持艺术、对话语言等方面赏析这场师生对话。
对话背景
作为亲历过孔子与弟子对谈现场的记者,你还会为大家介绍哪些背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次著名对话?
对话背景
据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推断,这次孔门师生的谈话至少应在孔子六十岁以后。
孔子颠沛列国,犹如丧家犬,此时再听弟子们的从政理想,内心自然是五味杂陈。因此,弟子们发言之前,孔子说的话是在问弟子的从政之志,同时又关乎“得志与否”的态度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结合课下注释,初通文章。
曾皙xī 长zhǎnɡ 千乘shènɡ
饥馑jǐn 哂shěn 俟sì 端章甫fǔ
铿kēnɡ 沂yí 雩yú 喟kuì然
与yú
侍坐?
在尊长近旁陪做。
师生对话的主持
对话的主持人是谁?
孔子。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①以:因为;②乎:比;③毋:不要;④以:同“已”,“止”;⑤居:平日,平时;⑥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⑦如:如果;⑧或:有人;⑨尔:你们;⑩何如:怎样做。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孔子说:“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说话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引出话题——为政理想。
点出自己年老了,解除弟子不敢各言其志的顾虑。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赤,尔何如?”
“点,尔何如?”
①哂:微笑。
②何如:怎么做?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①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 相当于 “然”,……的样子。
②对:回答。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①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②摄:夹。乎:在。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①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②因:接续。
③饥馑:泛指饥荒。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①为:治理。
②比及:等到。
③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 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夫子哂之
孔子笑了笑。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皙说:“老师为何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孔子说:“要凭借礼仪治理国家,仲由言辞不谦让,因此笑他。”
师生对话的主持
为何会出现“夫子哂之”?
孔子倡导“治国以礼”。
子路“率尔而对”,不讲“礼”。
子路选择的从政对象,虽然是千乘之国,但是,“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选择这种从政对象是需要勇气的,这算是不谦虚。此外,子路要达到的目的——“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也很符合子路的性格气质——勇、不谦让。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哂之”,有的解释说是孔子嘲笑子路,你怎么看?
这种笑放到六十多岁的孔子身上,不应是嘲笑。子路虽只比孔子小九岁,行事却似乎有些鲁莽,孔子一听子路之言,不难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状态,而如今回头看,自然有一分笑意。子路与孔子年龄差距很小,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孔子的同龄人,同龄人还这么勇猛精进,这“哂”就不是简单的嘲笑了。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哂之”,有的解释说是孔子嘲笑子路,你怎么看?
《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话:“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骞站在那里,一副和悦恭敬的样子;子路呢,一副刚强负气的样子;冉有、子贡则是一副温婉从容的样子。于是孔子说:像子路这样子,大概难得善终。果不其然,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夫子哂之”,何尝不是一种爱护呢?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哂之”,有的解释说是孔子嘲笑子路,你怎么看?
《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话:“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骞站在那里,一副和悦恭敬的样子;子路呢,一副刚强负气的样子;冉有、子贡则是一副温婉从容的样子。于是孔子说:像子路这样子,大概难得善终。果不其然,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夫子哂之”,何尝不是一种爱护呢?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①鼓:弹;
②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③舍:放下。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①而:表承接。
②作:起身、站起来。
③乎:与。
④撰:才能。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①何伤:何妨,有什么关系呢?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自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师生对话的主持
孔子是如何主持这次对话的?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鼓励弟子各言其志。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何?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何?
①喟然:叹息的样子;
②与:赞成。
孔子叹息地说到:“我同意曾点的看法!”
曾点的理想是什么?
师生对话的主持
曾点的理想是什么?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
②既:已经。
③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④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师生对话的主持
曾点的理想是什么?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①沂:沂水。②乎:在。③浴:沐浴。
④风:吹风。
⑤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曲阜南。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⑥咏:唱歌。⑦而:表修饰。
师生对话的主持
曾点的理想是什么?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第一种解释说,这是描述春游的情景。晚春农历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第二种解释说,这是一种祭祀仪式。即使到了春天,河水其实还是很刺骨的,在河里洗澡并不现实。
师生对话的主持
曾点的理想是什么?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王充和郑玄是这样解释的:曾皙愿担任祭祀中的神尸,得冠者五六人为工祝,童子六七人为舞者,行禊于沂水边,然后在舞雩台上祈雨,歌咏而馈祭神明。第二种解释非常符合儒家礼乐教化之意。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何?
孔子此时已经年逾六十,不仅“耳顺”,而且已经“知天命”“不惑”,这一切都来源于孔子自己的生命体验。拿“四十不惑”来说,自己活到四十岁,发现有些事情因为年龄、自身条件,还有时代的因素,已经无法做成了,基于这些条件,只能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因此对于是否做其他事情,不再有疑惑了。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这是人生规律。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何?
孔子能做什么呢?礼乐教化,恢复周礼,曾皙的这种小范围的祭祀不正合孔子此时的人生志向吗?这是孔子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没有否定其他弟子的意思。
师生对话的主持
夫子如何主持?
提问
鼓励发言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①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唯求则非邦也与?”
①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无实意。
②则:就,表判断。
③邦:国。
④也与:语气助词,表疑问。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冉有的从政理想是什么?
师生对话的深化
冉有的从政理想是什么?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①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于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②如:或着。③足:使……富足。
④如其礼乐:如,至于。⑤以:相当于“而”,表示承接。⑥俟:等待。
师生对话的深化
冉有的从政理想是什么?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①安见:怎见得。
②而:表转折。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①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②宗庙:宗庙祭祀。③而:表转折。④为:做。⑤小:小相。⑥孰:谁。⑦大:大相。⑧之:都是结构助词,无实意。
师生对话的深化
这场师生对话是如何深化的?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
师生对话的深化
公西华的从政理想是什么?
对曰:“非曰能也,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①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名作动)。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②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小相”,谦辞。
师生对话的深化
公西华的从政理想是什么?
对曰:“非曰能也,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 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师生对话的深化
如何认识冉有、公西华的观点以及孔子对其评价?
冉有和公西华都是被点名才回答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冉有的从政对象,体量比子路的要小,这可能是受到了“夫子哂之”的影响,也可能就是其本来的志向。冉有要做的是“富民”,而对于孔子所追求的礼乐之事,则推给了君子,谦虚之极。公西华的回答更谦虚,这可能是因为他比孔子小四十二岁。祭祀祖先、诸侯会盟、朝见天子,这些在当时都是国家大事。
师生对话的深化
如何认识冉有、公西华的观点以及孔子对其评价?
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当面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在聊天结束后回答曾皙的问题时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夫子哂之”,是一种爱护。对于冉有、公西华没有做出公开评价,是因为孔子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师生对话的深化
如果没有曾皙与孔子的问答,这次师生对谈会留下很多疑问,无论是对于交谈者还是对于读者。
有了曾皙与孔子的问答,更能看出孔子对弟子及其观点的评价,也能看见弟子们的不同性格,更能看见孔子作为老师的观点态度以及教育方式。
师生对话的语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语言非常言简意赅,请赏析。
言简意赅:文章简明扼要。
①善用动词、修饰词:“侍坐”,简明写出了师生对谈情境;“率尔”,表现了子路鲁莽急躁的性格;“哂”,直接表明了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又意蕴深厚;“喟然”,表现了孔子的神情,意蕴深厚。……语言非常精炼又意蕴深厚。
师生对话的语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语言非常言简意赅,请赏析。
言简意赅:文章简明扼要。
②几乎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比如赋比兴。朴素简明。
③有些短句的结构相似。比如“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分布在文章的不同部分,又串起了文章。
任务四:综合评价孔子师生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亦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亦即“富国”;公西华讲的是“知礼节”,亦即“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礼让——这就是孔子的态度。
你的志向是什么?
为建设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
拥有富足、幸福的人生。
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扩展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认知。
勤奋、踏实。
总结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围绕从政理想,展现了孔子弟子与孔子不同的理想,孔子或直接或间接进行了评论。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意蕴深厚,启人深思。文章以时间结构,又富有逻辑。文章善用动词、修饰词,散句为主,言简意赅。
孔子作为儒家代表,主张以礼治国。弟子的观点虽与他有所出入,他也能保持宽容开放的心态,但是并不是一味开放。
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情境再现这次师生对谈,注意把握人物外貌、语言、神情、动作,安排好人物的位置和故事的剧情。
2.读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