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嗅觉(xiù) 嘶哑(sī)
B.无奈(nài) 锁链(liàn)
C.拯救(zhěn) 照相机(xiàng)
D.颤抖(chàn) 攀登(p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假日 发颤 笑呵呵 B.猛烈 分明 白发沧沧
C.牙齿 庞大 手脚并用 D.搏斗 鲫鱼 形影不离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鼓起勇气 悄悄地走 庞大的怪物
B.拍打翅膀 绝望地尖叫 嘶哑的声音
C.垞挲羽毛 猛烈地摇撼 强大的力量
D.放慢脚步 呆呆地掩护 锋利的刀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麻雀》一文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B.《爬天都峰》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C.《我家的杏熟了》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了。
D.《小木船》中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交代“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时间,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5.“哎,我只好 地放弃了那个实验。”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爱莫能助 B.无能为力 C.无可奈何 D.无计可施
6.下面的句序颠倒了,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
①妈妈熟练地包起粽子来。
②然后均匀地放进了几颗大红枣。
③再放进适量的糯米。
④接着用细绳扎紧粽叶。
⑤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一蒸,又香又大的粽子就可以吃啦。
⑥只见她先把三片粽叶围成一个圆锥状。
A.①⑥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④⑤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④③②⑤
7.(《习作:生活万花筒》)选材料:下列材料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一项是( )
A.我们家的烦心事。
B.教室里的那次掌声让我永远难忘。
C.我收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D.说起我的家乡,那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xiù chòu) 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2)风猛烈地摇撼( hàn gǎn) 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 dāi dǎi) 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 nài nǎi) 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 yàn yǎn) 护着小麻雀,想拯( chěng zhěng) 救自己的幼儿。
9.比一比,再组词。
决 峰 顶 陡 何 辩
诀 蜂 项 徒 呵 辫
10.给加点词语换个说法,体会同一词语的不同表达。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3)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
1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我点点头 仰起脸 问 老爷爷 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 笑着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2.查字典,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查加点字 应查部首 再查几画 音节 在词语中的意思
掩护
嘶哑
拯救
13.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忽然 虽然
(1)张小红同学 舞跳的不好,但歌唱的很好。
(2)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3)中华健儿 不负众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
鼓舞 鼓励
(4)老师经常 我们好好学习。
(5)同学们出色的表现深深地 了我。
14.课文传真。
(1)课文《爬天都峰》按照 、 、 的顺序,记叙了“我”爬山的全过程。文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它准备着一场博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句中两个“它”都指 ,它准备搏斗是为了 。
(3)读到“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这个句子时,我知道作者是将 与 对比着写,突出了 的 和坚毅。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2)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改为感叹句)
(3)风摇撼着白桦树。(扩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课内阅读。
①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②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中包含多种意思,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①写出了老麻雀的动作——
②写出了老麻雀的心情——
③写出了老麻雀的行为——
④写出了老麻雀的 ——
(2)对比文中画“ ”的语句,用不同的词语概括句子传递的意思。
①
②
(3)画“ ”的语句是作者当时 (填序号),这样写可以把事情讲得更清楚。
①看到的
②听到的
③想到的
(4)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指 。
(5)《麻雀》的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补写片段。
只见他正在认真地写作业,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慈母心”
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它自己顾不上吃。小鸡玩累了,母鸡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下雨了,母鸡会带着小鸡去避雨。
大熊猫对子女的抚抱等动作就像人类一样。熊猫幼崽刚降生世间,大熊猫妈妈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lù)漉的皮肤。当孩子学会走路后,大熊猫妈妈紧跟其后,用爪子“擦掉”小崽儿身上的泥土。
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计。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雏鹌鹑被狐狸发现了。正在巢中的母鹌鹑发现这一情况,“扑”地飞出来,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假装折断了翅膀。狐狸以为猎物唾(tuò)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去追母鹌鹑。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母鹌鹑时,母鹌鹑便机灵地飞向高空。
(1)“‘调虎离山’计”在短文中具体指 。
(2)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下面说法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美母鸡爱小鸡的可贵精神。
B.赞美动物具有可贵的母爱。
C.写母鸡、大熊猫妈妈以及母鹌鹑关心小鸡、熊猫幼崽和雏鹌鹑。
(3)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将短文讲述的事例按顺序补充完整。
母鸡育雏—— ——
五.习作(共1小题)
18.快乐习作。
提起家乡惹人醉,谁不夸自己的家乡好?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以“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为题写一篇习作,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第五单元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B、D正确。
C.有误,“拯救”中“拯”的正确读音为“zhěng”。
故选:C。
2.【解答】A、C、D正确。
B.有误,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苍苍:灰白色。故“沧”错误,应为“苍”。
故选:B。
3.【解答】A、B、C搭配正确。
D.有误,“呆呆地掩护”搭配不合理。
故选:D。
4.【解答】A、B、C正确。D选项有误,文章这样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故选:D。
5.【解答】A.爱莫能助: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B.无能无力: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C.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D.无计可施:没有办法可用。
句子是说感到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这个实验了,所以选“无可奈何”。
故选:C。
6.【解答】按照包粽子的先后顺序排列,首先写“妈妈熟练地包起粽子来。”“只见她先把三片粽叶围成一个圆锥状。”接着写“再放进适量的糯米。”然后写“然后均匀地放进了几颗大红枣。”接着写“接着用细绳扎紧粽叶。”最后写“最后把粽子放进锅里一蒸,又香又大的粽子就可以吃啦。”
故选:A。
7.【解答】结合“生活万花筒”可知,说起我的家乡,那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8.【解答】(1)“嗅”的读音为“xiù”,是“闻”的意思。
(2)“撼”的读音为“hàn”,“摇撼”是晃动的意思;“呆”读音为“dāi”,意为“痴呆”;“奈”读音为“nài”,意为“怎样,如何”。
(3)“掩”读音为“yǎn”,“掩护”意为“保护”;“拯”读音为“zhěng”,“拯救”意为援助使脱离危难。
故答案为:
(1)xiù;
(2)hàn dāi nài;
(3)yǎn zhěng。
9.【解答】故答案为:
决定 山峰 山顶 陡峭 如何 争辩
诀窍 蜜蜂 一项 徒弟 呵呵 辫子
10.【解答】香甜:又香又甜。
(1)根据“香甜”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其近义词是“甜美”。
(2)根据“香甜”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其近义词是“甘甜”。
(3)根据“香甜”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其近义词是“甜蜜”。
故答案为:
(1)甜美;
(2)甘甜;
(3)甜蜜。
11.【解答】(1)“我点点头”“仰起脸”“老爷爷”都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都加逗号;“问”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提示的内容加引号;“您也来爬天都峰”带有疑问的语气,后面加问号。
(2)“爸爸听了”“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都加逗号;“笑着说”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提示的内容加引号;“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为一句话结束,后面加句号。
故答案为:
(1)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2.【解答】“护”的读音“hù”,笔顺为:横、竖钩、提、点、横折、横、撇,共7画。部首为:扌,除去部首剩4画,在“掩护”中的意思为“遮蔽、遮盖”;“哑”的读音“yǎ”,笔顺为:竖、横折、横、横、竖、竖、点、撇、横,共9画。部首为:口,除去部首剩6画,在“嘶哑”中的意思为“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解释沙哑”;“拯”的读音“zhěng”,笔顺为:横、竖钩、提、横撇、竖钩、横撇、撇、捺、横,共9画。部首为:扌,除去部首剩6画,“拯救”意思为“援救、救助救助”“拯”的意思为“援助”。
故答案为:
扌4 hù 遮蔽、遮盖;
口 6 yǎ 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
扌6 zhěng 援助;
13.【解答】居然:副词。竟然,表示出乎预料。果然:副词。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忽然:副词。表示事件或动作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虽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常用“可是”“但是”“却是”等词呼应。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虽然”。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忽然”。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果然”。
鼓舞:是扇动的意思。鼓励:是激发;勉励的意思。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鼓励”。结合(5)题语境,应选填词语“鼓舞”。
故答案为:
(1)虽然;
(2)忽然;
(3)果然;
(4)鼓励;
(5)鼓舞。
14.【解答】(1)课文《爬天都峰》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记叙了“我”爬山的全过程。文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它准备着一场博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这句话出自课文《麻雀》,句中两个“它”都指老麻雀,它准备搏斗是为了保护小麻雀。
(3)学习《麻雀》一文,读到“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这个句子时,我知道作者是将猎狗与麻雀对比着写,突出了老麻雀的果敢和坚毅。
故答案为:
(1)爬山前 爬山中 爬上峰顶后 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老麻雀 保护小麻雀;
(3)猎狗 麻雀 老麻雀 果敢。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解答】(1)用“像……似的……”造一个比喻句。
(2)添加“真……啊”,句末加感叹号。
(3)添加修饰语“猛烈地”“路边的”。
故答案为:
(1)湖面平静得像镜子似的。
(2)猎狗真是个庞大的怪物啊!
(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边的白桦树。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解答】(1)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可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写出了老麻雀的动作快速,心情急切,行为勇敢,写出了老麻雀的爱子情深。
(2)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①读“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可知,这句话表现了猎狗的强大。②从“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可知,这句话表现了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了,吓得退缩了。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从“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可知,这是作者的内心活动,他对老麻雀的勇敢行为感到惊讶,更被老麻雀的爱感动,这些都是作者想到的。故答案选③。
(4)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可知,这种强大的力量是指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
(5)考查了仿写句子。仿照选文的写法,运用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把情景写具体。
故答案为:
(1)①快速;
②急切;
③勇敢;
④爱子 情深;
(2)①强大。
②退缩。
(3)③;
(4)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
(5)忽然,他遇到一个难题,渐渐皱起了眉头。心想,这么难的题好像没有遇到过。但是,作业还必须要完成。于是,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直到作业写完眉头才舒展开。
17.【解答】(1)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计。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雏鹌鹑(ān chún)被狐狸发现了。正在屋中的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可知,“调虎离山”计是指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作代价,将狐狸从刚出生的小鹌鹑身边吸引过来进攻自己。
(2)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与理解。无论是“母鸡育雏的情景”“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还是“母鹌鹑保护雏鹌鹑”的事,都表现出了慈母的爱子心情。因此,本文主要赞美了动物具有可贵的母爱精神。故选B。
(3)考查了概括小标题。结合内容理解,①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母鸡育雏的情景,因此可拟小标题为:母鸡育雏;②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因此可拟小标题为:熊猫抱子;③第三自然段主要以母鹌鹑为例,写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保护自己的雏鸟。因此可拟小标题为:鸟类护雏。
故答案为:
(1)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作代价,将狐狸从刚出生的小鹌鹑身边吸引过来进攻自己;
(2)B;
(3)熊猫抱子 鸟类护雏。
五.习作(共1小题)
18.【解答】范文:
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四季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春天,河流被春风释放了,柳树抽出嫩芽,这样的天气莫过于挨家挨户拜访亲朋好友,在山上漫山遍野地疯跑。跟着爷爷去挖被春风托出地面的春笋,当它熬成鲜汤送入我的嘴巴时,香气四溢的笋再也不是我的重点,而是去大自然寻找自己的秘密基地。
夏天,破土而出的蝉发出闷热的鸣叫,山上笼罩着浓雾被阳光一点一点化开。清凉的雨露划过我的脸,到山上,捉几只兔子,扔到我为它们做好的窝里,旁边堆上一层厚土,种几棵花草,也为它们建造舒适的环境。
秋天,红色的枫叶满大街地飘,左邻右舍嘘寒问暖,我掺和了小枫叶,加一点水,用石头让枫叶里蕴含的水分挤压到杯中,水中带有一丝红色着实好看。果实被我戳了个洞,在树上苦恼,我站在树下树影婆娑,让它充满了儿时的无知和乐趣,果实的甜,让我不能忘怀!
冬天,一年的尽头来到,新年也在进入倒计时。听,雪花在向北风诉苦,说自己被囚禁地悲痛,北风听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似乎要发泄愤怒的火苗。冰,嘲笑着它们的无知,与其这样,还不如省点力气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是的,冰和霜总能一睹春的芳华,而不是过早融化。看那漫山遍野的树叶都被冬摘下。冬的无情和冷漠创造了寒冷,看,是谁在火坑看着窗外的鹅毛大雪,缩在被窝里,把火坑拉到床前取暖?听,是谁一会儿悲一会儿喜,一会儿忧一会儿快乐,又是谁在对着天咒骂?
春的芳华,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冬的寒冷在一起成了家乡的美景。春的百花,夏的蝉鸣,秋的果实,冬的无情,让人从梦中见它,春的风,春的水,夏的绿……到底谁能登上我心目中美的家乡。
我美丽的家乡!四季之美皆由你细细来评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