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月亮上的足迹 遥望静谧的星空那一弯美丽而神秘的明月,总让人魂牵梦系,引人有着无限的遐思。此时的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月的诗词名句或美丽的传说? 中秋诗词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向往月球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学习目标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人,当代科普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作有《思维的历程》、《思维与智慧》、《开发自我》等,科普文章《月亮上的足迹》《向命运挑战》《玩出了名堂》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作者名片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cèzhǐsuànyùchànɡshénbēiánɡyáo一、读一读字词积累(1)形容十分认真谨慎的样子。 ( )
(2)仰着头直立着。 ( )
(3)遥遥在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望而不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心翼翼(2)昂首挺立(3)形容距离很远但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二、记一记字词积累听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时、地、人、事)。听读感知时间:1969年7月16日人物:地点:发生的事件: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探索月球的过程火箭发射顺序(时间)升空登月返航准备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第一阶段:准备第二阶段:升空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向人们道别,进入狭小的指令舱准备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眺望火箭升空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登月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人类在月球上行走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登月小艇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返航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1.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2.课文哪一段揭示了人类登月的意义? 品味探究1.树立登月纪念碑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4.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5.在月球表面安装地 震 仪6.插上美国国旗7.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重点研读1、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确实令人振奋不已,那么这次伟大的探险航程有多远?历时多长?如此漫长的路途,复杂的过程,作者写的却有条不紊,引人入胜且能给人启发。怎样写的呢?重点研读①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每一分每一秒写得清
清楚楚,有条不紊,增强了生动性和准确性。
②数字解绍体现了准确性、科学性。
③描述性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④叙述中的议论,深化理解,画龙点睛。2.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说的“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句话?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3.本文数字运用较多,有些时间精确到秒,如:“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课文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20年后,假如你已经成为我国第二批宇航员,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在月球或别的星球留下什么足迹?
拓展延伸 “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被广为引用。然而,美国未来的“登月计划”却显得渺茫。
2006年12月,美国航天局发布“重返月球”计划,计划在2020年宇航员重返月球。这个由小布什力挺的计划却遭到了奥巴马的“无情”否决。奥巴马舍弃了月球,将目光投向火星。美国人再次登月,现在看来遥遥无期。 月球的未来利用太阳能取暖 月 球 村 利用月球上发现的
水生产蔬菜、粮食 移居月球你能说出有关“月”的成语吗?
日月如梭 月明星稀 花好月圆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花前月下 月黑风高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闭月羞花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你能背诵有关“月”的诗句吗?
畅想一下:如果你是月球开发公司总经理,你将计划怎样开发月球,请把你的设想写成一篇作文。布置作业月 亮 上 的 足 迹
时间顺序 归来
数字说明 升空
渲染描述 登月
叙述议论 准备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