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26 13: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能实现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 mL 0.10 mol/L H2SO4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定pH=9.1的溶液
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化学平衡常数K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 D.弱酸的电离常数Ka
3.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SO4)2溶液 D.NaI溶液
4.对于平衡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5.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6.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c(Cl-) ⑤c(NH4+)<c(Cl-)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8.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0.1mol/L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4的盐酸溶液和pH=l0的氨水溶液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
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NaNO3
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11.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钠,气体体积不断减少,颜色变深,则混合气体的组成是 ( )
A. H2O(g)、NO和N2 B. NO2、CO2和H2O(g) C. O2、HCl和CO D. NH3、NO和CO2
12.室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3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大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
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
13.有等体积、等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 D.V1=V2>V3
14.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NaOH B.MgO C.氨水    D.铁粉
15.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反应A2+B22AB在温度和压强改变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
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17.在一定的温度下,向CH3COONa的稀溶液里加水稀释,下列各种量中明显变大的是
①c(H+) ②c(OH-) ③c (CH3COO-)/c(CH3COOH) ④水的浓度 ⑤c(H+)·c(OH-)
A.①④ B.① C.①③ D.①⑤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4OH-=SO32-+2I-+2H2O
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D.99℃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1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一定是c(CH3COO-)+c(CH3COOH)=c(Na+)
20.根据右表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
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1.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增大
C.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增大 D.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22.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L时,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2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
24.如图,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B(g)xC(g);ΔH符合图象(a)所示关系。
由此推断对图象(b)的正确说法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4>p3,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5.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SO42-)>c(NH4+)>c(OH-)=c(H+)
B.0.1 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C.Na2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
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第II卷(非选择题)
26.(8分)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AlCl3溶液水解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明矾投入小苏打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玻璃与NH4Cl溶液一接触会很快凝结,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
②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a的数值约为 。
28.(12分)KMnO4溶液常用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是:
I.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 h;
II.用微孔玻璃漏斗(无需滤纸)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
III.过滤得到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
IV.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0C-800C条件下用H2C2O4溶液标定其浓度。
已知:MnO4-(H+)→Mn2+、H2C2O4→CO2 反应中其他元素没有得、失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硫酸酸化的条件下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如何保证在700C-800C条件下进行滴定操作: ??????? ?????;
(3)准确测量KMnO4溶液体积时,盛装KMnO4溶液所使用的仪器是 ???? ;
(4)若准确称取W g草酸晶体(H2C2O4·2H2O)溶于水配成500 mL水溶液,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问:
①滴定终点标志是?????????????????????? ????????????????? ;
②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5)以下操作造成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含量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未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草酸溶液润洗
D.滴定过程中少量草酸溶液洒到锥形瓶外 E.用放置两周的KMnO4溶液去滴定草酸溶液
29.(16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H+与OH-未列出):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值=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C(s)+1/2O2(g)=CO(g) ΔH= -110.5 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ΔH>0。若气缸中进入1mol空气(1mol空气含有0.8 mol N2和0.2 mol 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②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③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金山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1-20 2×20=40分,20-25 3×5=15分 共5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D
C
B
D
D
C
A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B
C
A
A
BC
AB
CD
AD
A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26.(共8分)
(1)Al3+ +3H2OAl(OH)3 +3H+ (2)2Fe3+ +H2S = 2Fe2+ +S↓+2H+
(3)Al3++3HCO3-=Al(OH)3↓+3CO2↑ (4)SiO32—+2NH4+=2NH3↑+H2SiO3↓
27.(共9分)
(1)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等浓度时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2分) <(2分)
(2) Ka=(2分) 10-3.45(或3.5×10-4)(3分)
28.(12分)
(1)6H++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2分)
(2)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控制水温(2分)
(3)酸式滴定管(2分)
(4)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不褪色(2分),
W/6.3V或10W/63V或0.16W/V(2分)
(5)BD(2分)
29.(共16分)
(1)酸性(2分) 4(2分)
(2)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 (2分) ab (2分)
(3)①4×10-6 (4分)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2分)
③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ΔG=ΔH-TΔS,ΔG>0,不能实现。(2分)
高二化学勘误
27题,图中纵坐标由上往下数值依次为2.0×10-3,1.6×10-3 ,1.2×10-3,8.0×10-4,4.0×10-4
高二化学勘误
27题,图中纵坐标由上往下数值依次为2.0×10-3,1.6×10-3 ,1.2×10-3,8.0×10-4,4.0×10-4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能实现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 mL 0.10 mol/L H2SO4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定pH=9.1的溶液
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化学平衡常数K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 D.弱酸的电离常数Ka
3.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SO4)2溶液 D.NaI溶液
4.对于平衡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5.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6.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c(Cl-) ⑤c(NH4+)<c(Cl-)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8.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0.1mol/L的盐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0.1mol/L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4的盐酸溶液和pH=l0的氨水溶液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
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NaNO3
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11.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钠,气体体积不断减少,颜色变深,则混合气体的组成是 ( )
A. H2O(g)、NO和N2 B. NO2、CO2和H2O(g) C. O2、HCl和CO D. NH3、NO和CO2
12.室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3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大量共存
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
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
13.有等体积、等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 D.V1=V2>V3
14.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NaOH B.MgO C.氨水    D.铁粉
15.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反应A2+B22AB在温度和压强改变条件下,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
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
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
17.在一定的温度下,向CH3COONa的稀溶液里加水稀释,下列各种量中明显变大的是
①c(H+) ②c(OH-) ③c (CH3COO-)/c(CH3COOH) ④水的浓度 ⑤c(H+)·c(OH-)
A.①④ B.① C.①③ D.①⑤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
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4OH-=SO32-+2I-+2H2O
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D.99℃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1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一定是c(CH3COO-)+c(CH3COOH)=c(Na+)
20.根据右表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
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1.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增大
C.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增大 D.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22.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L时,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2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
24.如图,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B(g)xC(g);ΔH符合图象(a)所示关系。
由此推断对图象(b)的正确说法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4>p3,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5.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SO42-)>c(NH4+)>c(OH-)=c(H+)
B.0.1 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C.Na2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
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第II卷(非选择题)
26.(8分)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AlCl3溶液水解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明矾投入小苏打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玻璃与NH4Cl溶液一接触会很快凝结,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
②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a的数值约为 。
28.(12分)KMnO4溶液常用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是:
I.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 h;
II.用微孔玻璃漏斗(无需滤纸)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
III.过滤得到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
IV.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0C-800C条件下用H2C2O4溶液标定其浓度。
已知:MnO4-(H+)→Mn2+、H2C2O4→CO2 反应中其他元素没有得、失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硫酸酸化的条件下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如何保证在700C-800C条件下进行滴定操作: ??????? ?????;
(3)准确测量KMnO4溶液体积时,盛装KMnO4溶液所使用的仪器是 ???? ;
(4)若准确称取W g草酸晶体(H2C2O4·2H2O)溶于水配成500 mL水溶液,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问:
①滴定终点标志是?????????????????????? ????????????????? ;
②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5)以下操作造成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含量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未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草酸溶液润洗
D.滴定过程中少量草酸溶液洒到锥形瓶外 E.用放置两周的KMnO4溶液去滴定草酸溶液
29.(16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H+与OH-未列出):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值=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C(s)+1/2O2(g)=CO(g) ΔH= -110.5 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ΔH>0。若气缸中进入1mol空气(1mol空气含有0.8 mol N2和0.2 mol 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②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③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金山中学高二化学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1-20 2×20=40分,20-25 3×5=15分 共5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D
C
B
D
D
C
A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B
C
A
A
BC
AB
CD
AD
A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
26.(共8分)
(1)Al3+ +3H2OAl(OH)3 +3H+ (2)2Fe3+ +H2S = 2Fe2+ +S↓+2H+
(3)Al3++3HCO3-=Al(OH)3↓+3CO2↑ (4)SiO32—+2NH4+=2NH3↑+H2SiO3↓
27.(共9分)
(1)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等浓度时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2分) <(2分)
(2) Ka=(2分) 10-3.45(或3.5×10-4)(3分)
28.(12分)
(1)6H++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2分)
(2)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控制水温(2分)
(3)酸式滴定管(2分)
(4)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不褪色(2分),
W/6.3V或10W/63V或0.16W/V(2分)
(5)BD(2分)
29.(共16分)
(1)酸性(2分) 4(2分)
(2)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 (2分) ab (2分)
(3)①4×10-6 (4分)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2分)
③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ΔG=ΔH-TΔS,ΔG>0,不能实现。(2分)
高二化学勘误
27题,图中纵坐标由上往下数值依次为2.0×10-3,1.6×10-3 ,1.2×10-3,8.0×10-4,4.0×10-4
高二化学勘误
27题,图中纵坐标由上往下数值依次为2.0×10-3,1.6×10-3 ,1.2×10-3,8.0×10-4,4.0×10-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