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探究3 实验思路的书写、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代谢类)(共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微专题之科学探究3 实验思路的书写、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代谢类)(共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5 17: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名师授法·答题要点】
代谢类试题实验思路的答题要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用什么
实验对象——用哪些材料或试剂做实验。
2.做什么
实验处理——对实验材料做哪些处理,一般包括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变量处理)。语言表述要体现出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试剂的量要有“相同”“适量”“等量”等字眼,培养条件要求是“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处理的时间或次数要表述出“相同且适宜”。
3.看什么
实验结果——观察哪些实验指标,表述要明确。
【典例示范·答题模板】
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图是棉花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光的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下,其活性较高。
为探究CO2浓度对棉花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棉花幼苗分别进行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 μmol·mol-1):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μmol·mol-1)中培养60 d,然后在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在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速率,结果乙组光合速率比甲组低,原因可能是长期高浓度CO2环境会降低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这一推测。
材料用具:甲、乙两组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
一定浓度的C5溶液,饱和CO2溶液,试管等。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应用】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因变量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可以检测C3的含量。想验证长期高浓度CO2环境会降低RuBP羧化酶的活性,可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C5溶液和等量的饱和C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甲组、乙组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A、B两组溶液中C3的含量。预期结果:A组中C3的含量高于B组。
答案: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C5溶液和等量的饱和C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甲组、乙组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A、B两组溶液中C3的含量 A组中C3的含量高于B组
(提醒: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中A、B与甲、乙要对应好)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适宜温度下,科研人员在密闭玻璃容器内,对某小型植物的栽培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如表(基质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比),请回答相关问题:
光照强度
μmol/(m2·s) 440 300 170
基质含
水量 100
% 76
% 48
% 100
% 76
% 48
% 100
% 76
% 48
%
干重(g) 42 68 46 51 76 56 38 46 40
在光照强度为 440 μmol/(m2·s)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请以长出幼果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推断。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自变量是光合产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故实验设计思路应为取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植株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进行摘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
答案:取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植株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进行摘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和比较两组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