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 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 mol 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1 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D.1 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3.1molPH3与1molH2S具有不同的是 ( )
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质量 D.摩尔质量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
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
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6.1 mol·L-1NaOH溶液的含义是 ( )
A.1L水中有1molNaOH B.溶液中有1molNaOH
C. 1L溶液中含有40克NaOH D.将40克NaOH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
7.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 ( )
A.刻度线 B.容量规格 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8.自从下列哪项发现或学说开始,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 )
A.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B.拉瓦锡确定空气的组成
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D.汤姆逊发现电子
9.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s,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 61 B. 114 C. 175 D. 289
10.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 ( )
A.水 B.饱和食盐水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12.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 ( )
A.新制的氯水只含有氯气分子和水分子
B.新制的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主要是氯气
D.新制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增强
13、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
A.2Na+2H2O=2NaOH+H2↑ B. H2O+Na2O=2NaOH
C.2H2O 2H2↑+O2↑ D.C+H2O === H2+ CO
14.国家卫生组织宣布,到2000年要消除碘缺乏病,为此食盐必须是国家统一标
准的加碘盐,你认为加碘盐的指在食盐(NaCl)中添加适量的: ( )
A.碘单质 B.碘化钠 C.碘酸钾 D.次碘酸钾
15.从碘水中萃取碘,不宜选用的试剂是: ( )
A.汽油 B.四氯化碳 C.苯 D.酒精
16.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 )
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7.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溶于水,加石灰水 B.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pH值 D.滴加同浓度的盐酸
18.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9.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H2O + CO2↑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 )
A.CaCO3 B.NaHCO3 C.Na2CO3 D.BaCO3
2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1-、OH- B.Na+、Ba2+、CO、NO
C.Na+、H+、Cl-、CO D.K+、Cu2+、NO、SO42—
21.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灼烧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22.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闪亮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3. 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7.1g,这种元素为( )
A.Na B.Mg C.Fe D.Al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下面表示在没有通风橱收集纯净的氯气时设计的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
(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______,水槽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2)简述操作过程:(从氯气已经产生开始)在收集氯气之前,应______________,当氯气纯度合乎要求时,应______________.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____________.(填如何控制A、B)
⑶ 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 0.448L,理论上需要MnO2的物质的量 。
25.(1)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所用试剂为 ,
离子方程式为 ;
(2)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HCO3,所用试剂为 ,
离子方程式为
26.①NaOH溶液 ②铜丝 ③液态HCl ④盐酸 ⑤稀硫酸 ⑥液氨
⑦氨水 ⑧SO2 ⑨胆矾晶体 ⑩熔融NaCl ⑾蔗糖晶体 ⑿酒精 ⒀酒精溶液
⑴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 ;
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 _;
⑶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_____ 。
附加题.(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失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MnCl2。②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3Cl2+6OH-5Cl-+ClO3-+3H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该兴趣小组用100mL 12mol/L盐酸与8.7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____g。
(2)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 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部分氯气未与石灰乳反应而逸出,以及温度升高是可能原因。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下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①图中曲线I表示_____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赣榆县城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卷
第II卷
说明:第II卷为答案卷,考试结束只交第I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3题,共
31分)
24.(15分)(1) , , 。
(2) , , 。
(3) 。
25. (10分)(1) , 。
(2) , 。 ( 26. ( 6分)(1) ,(2) ,(3) 。
附加题.
(1) , .
(2) , .
第II卷
说明:第II卷为答案卷,考试结束只交第I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B
C
C
C
D
A
A
B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C
D
D
A
D
C
D
C
D
B
择题(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3题,共
31分)
24.(15分)(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饱和食盐水 .
(2)关a开b,关b开a, 关a开b。
(3)0.02mol。
25. (10分)(1)Ca(OH)2, CO32-+Ca2+= Ca CO3 ↓
(2)HCl , HCO3-+H+=CO2 ↑+H2O
( 26. ( 6分)(1)1 2 4 5 7 10,(2)6 8 11 12 ,(3)3 9
附加题.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