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六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4分)
1.书法展示。(8分)
nǎo dai dǎng zhù shì xiàn chōu chū
yǐng zi huā tán míng xiǎn zuò wèi
2.字词积累与理解。(5分)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欲”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A.欲望;B.想要,希望 C.副词,将要。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山雨欲来风满楼。( )
(2)欲把西湖比西子。( )
(3)小红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
3.词语搭配填一填。(8分)
飞舞 升起 又松又软的 又香又脆的
盛开 融化 又鲜又嫩的 酸又甜的
4.补充四字词语,并根据意思选择词语。(7分)
瑰 无 成 结
五 十 丰富
①形容色彩艳丽,花样繁多。
②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③指这个地方很富裕,物品富足。
④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6分)
(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有贝壳。(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院里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仿写句子)
公园里有 、 、 ,还有 。
第二部分 课文回顾(10分)
1.《饮湖上初晴后雨》写西湖景色的两句是:“ , 。
2.《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 和它的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是作者对家乡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家乡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
4.《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 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 的感情。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26分)
1.课内阅读。(11分)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 椰子树 橄榄树 凤凰树 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在文段的“ ”中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5分)
(2)选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来。(2分)
(3)读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①“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的意思是( )
A.凤凰花很多。 B.凤凰花颜色鲜艳,数量多。 C.凤凰树下人很多。
②句中的“红云”指的是( )。
A.凤凰树 B.凤凰花 C.桉树叶
2..延伸阅读。(15分)
________的乡村清晨
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床了。我来到村外,被乡下清晨的景色迷住了。
大地还在熟(shú shóu)睡,四周寂(jì shū)静无声,月亮还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①也许她是被清晨的景色迷住了,不愿落下。
最美丽的地方还得数小河。平静的河面上反射着月光,银光闪闪的、亮亮的,②我想这景象恐怕是白天所看不到的吧。静静的河面就像一面镜子,平静极了,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条小鱼悄悄地游在月影上,划(huà huá)破了月影,月影就像一块破碎的玉,但小鱼好像并不在意,仍然悠闲地在这块碎玉上游来游去……
啊,多么宁静而________的清晨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请你在题目和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同一个恰当的词语。(3分)
(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3分)
(4)谈一谈你对两个画“~~~~”的句子的理解。(2分)
①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清晨的景色迷住了月亮。
②句作者用自己的 来突出清晨小河的特点。
(5)短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表现了乡村清晨的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表达交流(30分)
花园、果园、小河、田野……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有序的叙述,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是习作富有想象力。以“这儿真美”为题,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脑袋;挡住;视线;抽出;影子;花坛;明显;座位
【解答】脑袋:(口)(名)①头(tóu)。②脑筋。
挡住:阻挡、遮蔽。
视线:看东西时眼睛与目标之间的假想直线。
抽出:通过克服某种阻力将一个物体从另一个物体中提取出来。
影子:光线无法穿透物体形成的阴影。
花坛:种植花卉的土台子,四周有矮墙,或堆成梯田形式,边缘砌砖石,用来点缀庭园等。
明显:(形)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让人容易看出来或感觉到。
座位:供人坐的地方(多用于公共场所)或(~儿)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东西
故答案为:脑袋;挡住;视线;抽出;影子;花坛;明显;座位
【注】考查拼音、词语。识记词语的拼音,能正确拼读词语,根据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2.欠;七(1)C(2)B(3)A
【解答】(1)考查汉语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欲”共11画。部首欠,除部首外还有7画,笔顺:名称: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撇、捺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是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欲:将要。
(3)欲把西湖比西子:想要把西湖比作西施。欲:想要,希望。
(4)求知欲:学习知识的欲望。欲:欲望。
故答案为:D、dài、戈、13、③、①、②
【注】(1)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
(2)、(3)、(4)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3.雪花;浓雾;积雪;榛子;野花;积雪;蘑菇;山葡萄
【解答】后面为动词,前面可搭配合适的名词组成主谓词组,如“雪花飞舞”。“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又松又软的积雪”。
故答案为:雪花;浓雾;积雪;榛子;野花;积雪;蘑菇;山葡萄
【注】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4.(1)丽;比;群;队;光;色;物;产
(2)五光十色;成群结队;物产丰富;瑰丽无比
【解答】(1)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作答此题。书写时注意“瑰、群、结”等字的写法。
(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符合语境;
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符合语境;
物产丰富:指这个地方很富裕,物品富足。符合语境;
瑰丽无比:非常美丽,无与伦比。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1)丽、比、群、队、光、色、物产;(2)五光十色、成群结队、物产丰富、瑰丽无比
【注】考查词形、词义。识记词语的词形及词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5.(1)街道被人们打扫得十分干净。
(2)沙滩上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3)人工湖;鲜花;绿树;活泼可爱的孩子
【解答】(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此题把“人们”和“街道”),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即:街道被人们打扫得十分干净。
(2)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如:沙滩上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公园里有人工湖、鲜花、绿树,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
故答案为:(1)街道被人们打扫得十分干净。
(2)沙滩上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3)人工湖、鲜花、绿树、活泼可爱的孩子
【注】(1)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 课文回顾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热爱祖国山河
3.美丽整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4.一年四季;祖国山河无比热爱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热爱祖国山河
3.美丽整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4.一年四季、祖国山河无比热爱
【注】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1.(1)、 、 、 , 。
(2)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B;B
【解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先整体感知,然后再判断。
(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注】(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分隔句中并列词语用顿号,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一句话完了用句号。如: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即: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可知①“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的意思是凤凰花颜色鲜艳,数量多。②句中的“红云”指的是凤凰花。
2.(1)shú;jì;huá
(2)迷人
(3)月影就像一块破碎的玉。月影;一块破碎的玉
(4)①拟人;②想法
(5)景物:月亮、小河等。特点:宁静迷人。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的读音 ,在日常字词的学习、积累中,要特别注意区分一些生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区分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熟”读音为“shú”,要区分口语错误的读音,强化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寂”读音为“jì”,区分形近字“叔”,读音“ shū ”;“划”为多音字,词语“划破”中,读“huá”,意为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当读“huà”时,常见词语筹划,策划。
(2)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题干要求填上同一个词语,那么这个词语就能概括文章的意思,本文是写景的散文,主要写的是乡村的清晨,结构是总分总,第一部分总写“我”被乡村清晨的景色迷住了;第二部分写景色是如何得迷人;第三部分写“我”的感慨。所以所填词语应该是“迷人”。
(3)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理解每个修辞手法的特点,能找到本体和喻体的,都是比喻句,如,月影就像一块破碎的玉。这句话,把月影比作一块破碎的玉。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这种题要结合上下文,体会感悟文句的意思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第一句“也许她是被清晨的景色迷住了,不愿落下。”,这个句子把月亮写成“她”、“迷住了”,赋予了月亮人的情感,所以是拟人句。第二个句子“我想这景象恐怕是白天所看不到的吧。”,从“我想”看出,这是作者的想法。
(5)本题考查写作对象的解读,从第二段开始有描写的景物:月亮,第三段写的是小何;文末总结全文,点明乡村清晨的特点:宁静、迷人。
故答案为:(1)shú;jì;huá(2)迷人(3)月影就像一块破碎的玉。月影 一块破碎的玉(4)拟人 想法(5)景物:月亮、小河等。特点:宁静迷人。
【注】写景的文章,读明白文章的结构:总分总,这样的结构,往往开头点明了描写对象:乡村的清晨;中间部分描写重点的景色;结尾抒发情感,总结全文。这篇文章亦是如此。读清楚文章的结构,看明白文章写的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就不难做对题。
第四部分 表达交流
略
【解答】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注】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