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07: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2.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表现还原性 D.碳表现氧化性
3.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5.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6.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7.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8.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9.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有吸附性 D.能够燃烧
10.以下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A.A B.B C.C D.D
11.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所示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图中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着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空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酒精和水 看颜色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根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的现象,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的现象,可以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
14.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回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_____。
15.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碳酸钠 ②甲烷 ③一氧化碳 ④碳酸,属于有机物的
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______。
(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___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周期。
(3)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三、实验题
17.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填代号),可用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G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 。
18.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I.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一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他们通过分液漏斗将20mL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量筒读数/mL 40 50 55 58 60 60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丙中量筒最好选___________(填“50”或“100”或“250”)mL。
(3)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5)在图2中绘出0~6min内生成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
(6)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不断减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II.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二小组用图3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实验如下:
步骤一:按图3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步骤二:注射器a中吸入20mL澄清石灰水,注射器b中吸入20mL盐酸,再从中间瓶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瓶装满,最后塞上带压强传感器的橡胶塞;
步骤三:先后将两注射器中的试剂快速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并保持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底部,振满三颈烧瓶,压强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1)步骤一中松开手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分析图4可知,步骤三中先推的是注射器___________(填“a”或“b”),此时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三中第二次推入试剂后三颈烧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此时三颈烧瓶中压强变化对应图4中的哪一段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A
8.B
9.B
10.B
11.B
12.D
13. (1) 浑浊 (2) 复燃 (3) 熄灭
14.(1) 4 C18
15.(1) ② ④ (2) CO2 绿色出行
16. (1) 导电 4 (2) 28.09 三 (3) C
17.(1) 试管 锥形瓶 A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 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或氧气的浓度较低)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3) ① 浓硫酸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8. (1) 100 偏小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2) 60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 (3) a 产生气泡 c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