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3 23: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2020年12月1日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千克的月壤择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所着陆的月球属于( )
A.星云 B.行星 C.恒星 D.卫星
2.图示范围内,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电离层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 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4~5题。
4.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5.下列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完成下面6-7题。
6.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适宜的温度范围
7.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
B.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更强的太阳辐射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2021年5月29日,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下图,完成8~9题。
8.此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图中(  )
A.①—地壳 B.②—地幔
C.③—地核 D.①—软流层
9.地震造成多条道路部分路段道路垮塌、涵洞坍塌和路基下沉,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岩石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大气圈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a B.b C.c D.d
11.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风力大于A处 B.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14小题。
12.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来源一般认为是( )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 B.生物分解有机物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
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列城市中对流层厚度最大的是( )
A.广州(23°N) B.新加坡(1°N)C.北京(40°N) D.莫斯科(55°N)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夏秋季节高发。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城市内涝积水的环节属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16.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B.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C.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D.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均质裸地,空白部分表示林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夜晚情况,据此完成17-19问题。
17.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18.若甲林地的面积和密度更大,则( )
A.西南风更强 B.西北风更强
C.甲乙间等压线弯曲更大 D.乙丙间等压线弯曲更大
19.下列示意图中,与上图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20-21题。
20.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结合太阳耀斑知识,完成22~23题。
22.下列关于太阳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光球层 B.和太阳黑子活动相关
C.周期与太阳黑子不同 D.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巨大
23.太阳耀斑爆发可能会导致(  )
A.地球上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B.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C.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中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回答24-25题
24.鲍姆加特纳勇敢地跳下时,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25.鲍姆加特纳配备特制宇航服的原因是( )
A.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大 B.对流层中天气变化剧烈
C.39千米处的大气层氧气含量少 D.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温
第II卷(非选择题)
26.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将图II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②____,③____。
(2)图II中各大行星运行的特点有:____、____、____。
(3)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该活动主要发生在图I中的____层(填字母)。
(4)此时,图I中的____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使图III____(极点)附近易观测到极光现象。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II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____、____。内部条件:____、____、____
27.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S为____波,P为____波。
(2)图中各圈层A为____,B为____,C为____
(3)在2900千米深处,S波____,P波波速____,从而发现了E不连续面____。
(4)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
(5)C层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
(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28.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③____;⑦____;⑧____。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和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华北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环节(用数字序号表示)。
(5)目前人类活动可以主要影响到的水循环的环节 __________
29.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面小题。(10分)
(1)甲图中A、B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地,图中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
(2)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
(3)图乙中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呈___(顺时针/逆时针)流动;城市近地面的等压面向___(上/下)弯曲。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请说明这样做的理由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