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八上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4 自然灾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2.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3.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2022版新课程标准
Common natural disasters
常见的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判断依据
然灾
on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2022年10月11日19时10分调整发布干旱黄色预警:7月以来,全省持续干旱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五河入湖水量偏少近6成。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因此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10月9日8时至10日8时,江西大部地区出现降雨,降雨量为0到10毫米。在降雨影响下,鄱阳湖水位在连跌60多天后止跌回升、缓慢上涨。下面是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中心利用高空卫星对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进行了遥感监测:
洞庭湖水体面积比较
鄱阳湖水体面积比较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5日
江西省发布干旱黄色预警
江西这波旱情,简单来说就是在本来降水非常多的雨季,反而降水异常偏少或者无降水,而引发的干旱。
请你思考:
1.单纯的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是自然现象还是自然灾害?
2.什么情况下的干旱才是自然灾害呢?
自然异常变化本身只是自然现象,无所谓成灾和伤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判断身边的现象是否是自然灾害的依据:
1.自然异常变化
2.对人类社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
活动一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
属于自然灾害
冰雹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
不属于自然灾害
化工厂废水泄露是人为原因。
×
不属于自然灾害
人为导致的森林火灾。
√
属于自然灾害
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
Common natural disasters
常见的自然灾害
然灾
on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自然灾害的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台风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
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交流: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
活动二
我国不仅会受到来自大自然异常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还会深受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你能试着谈一谈,你所了解或接触过的生态环境问题么?并针对某一环境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活动三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角度 成因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人为原因 开荒,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
自然原因 自然消亡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湿地锐减
森林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野生动物等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修梯田,建挡土坝,建水利枢纽,加固堤坝,裁弯取直等
技术措施 农业上喷灌和滴灌,地膜覆盖,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工业上达标排放等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一、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特点
灾害
disasters
China
长江流域罕见伏秋连旱
我国夏秋季自然灾害分布情况(2022年)
辽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
四川泸定6.8级地震
我国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而且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我国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而且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应急管理部:2022年1月23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2021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2021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此外,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紧急转移安置573.8万人次;倒塌房屋16.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198.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
根据应急管理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数、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28%、10.4%、18.6%和5.5%。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个人避灾方法
灾害
disasters
China
1.读下图,找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洪涝
Hong Lao
主要分布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主要成因
南方地区雨季长,降雨量大
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洪涝
长江中下游流域
珠江流域
遇到洪涝怎么办
高处
转移
如果时间充足应按照路线有组织有只需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水上转移
在受到洪涝包围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
寻求救援
有通讯条件:可想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涝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无通讯条件:可制造烟火、惠东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1.读下图,找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干旱
Gan Han
主要分布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主要成因
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
农业需水量大
华北地区
1.读下图,找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寒潮
Han Chao
主要分布
北方地区(秋末、冬季、初春)
主要成因
受冬季风影响大
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北方地区
1.读下图,找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台风
Tai Feng
主要分布
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成因
受夏季风影响
距离台风源地近
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来袭怎么办
台风预警可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读懂预警信号
6小时内到达
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
12小时内到达
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
24小时内到达
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
24小时内到达
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
2.读下图,找出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地震
Di Zhen
主要分布
西南地区和台湾地区
主要成因
(1)西南地区: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2)台湾地区: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台湾地区
西南地区
地震来了怎么办
2.读下图,找出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并分析成因。
滑坡和泥石流
主要分布
中西部山区
主要成因
山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
降水多暴雨
台湾地区
中西部山区
Ha Po He Ni Shi Liu
怎样应对滑坡和泥石流
3.通过分析地质灾害分布,你能总结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是哪里么?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的灾害。
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三北防护林(东北、西北、华北):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目前,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库全国达113个,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储备品种达165种,新增采购了家庭应急包、冲锋舟、隔离带挖掘机、侦察无人机等。中央应急物资储备物资数量44.58亿。
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在各省份全覆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灾害事故高风险地区倾斜,确保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中央应急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运送到灾区,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奋勇逆行,赤诚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试
Try testing
题
检测
典例剖析
(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到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 )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震预警系统 D.气象雷达
3.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C
C
B
典例剖析
1.读图可知,雅安位于亚欧板块边缘,西南部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并没有地震预警通知功能,故A错误;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并没有预警地震信息的功能,故B错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之后,将地震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故C正确;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气象状况以及变化趋势,是人们为防范气象风险,保障飞行安全而研制的航空电子产品,与地震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C。
3.交通安全教育是通过学习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故A错误;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可以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故B正确;消防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增强消防安全的意识,故C错误;疫情应急处置为了避免更多人被感染疫情,与地震相关性不大,故D错误。故选B。
典例剖析
(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城被称为“中国最窄县城”,最窄处不足30米,最宽处仅300米。读盐津县城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盐津县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交通
5.威胁盐津县城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洪涝、泥石流 B.干旱、山火
C.寒潮、冰雹 D.火山、地震
C
A
典例剖析
4.盐津县位于山区,受地形制约,道路和建筑物等都沿山谷分布,C正确;河流只是基本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气候与交通相对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5.盐津县位于河谷地区,由于受河流两岸狭窄斜坡地带的影响,再加上降水较多,此外,还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易受到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A正确;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B错误;该区域纬度低,气温高,C错误;该区域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多地震,没有火山,D错误。故选A。
典例剖析
6.(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工作备受关注,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野外遇见雷阵雨应迅速藏在大树下
B.泥石流发生时应沿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逃离
C.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乘电梯撤离至安全区域
D.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持续性的监测,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7.(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滑坡 B.泥石流 C.干旱 D.台风
D
D
典例剖析
6.野外遇见雷阵雨藏在大树下,容易遭到雷击,A不正确;泥石流发生时应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高处迅速逃离,故B不正确;当地震发生时,应躲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抱头暂时躲避,地震过后再离开,不能乘电梯,容易停电。C不正确;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应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持续性的监测,及时发送预警信息。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
7.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故AB不符合题意;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干旱灾害较少,故C不合题意。东南沿海地区靠近热带海洋,夏秋季节容易遭受台风的侵袭,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典例剖析
(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2022年5至6月,南方部分地区遵遇暴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8-9题。
8.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寒潮
9.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防范意外,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到池塘里玩耍 B.在大树下避雨
C.不到河里游泳 D.暴雨发生时到农田里从事生产活动
10.(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从2009年起,我国把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寒潮来临时,衣着注意防寒保暖 B.泥石流来临时,顺山坡往下跑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台风来临时,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C
A
B
典例剖析
8.暴雨是指在24小时降水量超过50毫米,这样的短时间内强降雨会带来洪涝灾害;台风往往会导致暴雨,地震是与地壳运动有关,暴雨不会带来寒潮,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9.日常生产生活中,为防范意外,应该做到不在河里游泳,而到池塘里玩耍、大树下避雨和暴雨发生时在农田里从事生产活动都可能遇到危险,不能防范意外,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0.寒潮来临,气温大幅度下降,衣着注意防寒保暖,故A正确。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错误。地震来临时,不能跳楼,可以躲在狭窄的空间里,或是躲在桌子下面,C错误。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在家关好门窗。如果站在广告牌下容易被掉落物体砸到,不安全,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典例剖析
11.(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果树上的苹果都砸落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详解】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冰雹是给人类带来损害的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灾害,A正确;B和C 选项中有人为的成分,属于人为引起的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B和C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没有造成损失,不构成灾害,D错误。故选A。
A
巩固训练
(2022·山东菏泽·二模)2020年3月18日,据中国天气报道称,今日京津冀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大风天气,华北部分地区阵风可达9到10级,并伴有沙尘天气,目前北京大风上线,局部瞬时最大风速已达11级,让人惊呼:“那些春风拂面的词句都是骗人的吗?”“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寒潮,是冬季风强烈的活动,带来狂风暴雨等
B.乙是台风,成于热带洋面,对东部沿海百害无一利
C.丙是洪涝,只发生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没发生过
D.丁是干旱,它是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灾害
D
巩固训练
(2022·山东菏泽·二模)2020年3月18日,据中国天气报道称,今日京津冀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大风天气,华北部分地区阵风可达9到10级,并伴有沙尘天气,目前北京大风上线,局部瞬时最大风速已达11级,让人惊呼:“那些春风拂面的词句都是骗人的吗?”“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如何在大风天气远离危险,下面的温馨提示正确的是( )
A.外出走路、骑车时最好走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风力较小
B.大风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的话尽量躲在老树、
广告牌、搭建物下
C.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中靠河岸、江边行走,以防
不小心被大风吹落水中发生危险
D.对于驾车一族,由于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受
大风影响,稳定性会变差,相遇时一定要缩小安全距离,避免发生交通意外
C
巩固训练
(2022·湖南·湘潭凤凰初级中学模拟预测)中央气象台2022年2月22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北方大部地区最低温低于-26℃。湖南湘潭最低气温0℃,白天有暴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南省受寒潮影响小 B.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C.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D.寒潮就是受夏季风影响形成
15.材料中湖南湘潭和北方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A
C
16.(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模拟预测)黑龙江省在春秋季节农业生产容易遇到的灾害是( )
A.洪涝 B.旱灾 C.低温冻害 D.台风
C
巩固训练
(2022·河南省实验中学二模)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6日,中国遭遇了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此次强沙尘天气影响范围超过380万平方公里。下图为2021年3月14-16日全国沙尘实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受强沙尘暴灾害影响的区域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冷湿 B.干旱 C.湿热 D.高寒
18.有效治理沙尘天气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畜牧业 ②在沙漠中种植耐旱植物
③大面积开垦荒地 ④加强防护林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