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土地资源(课时2)【人教版八上地理精品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土地资源(课时2)【人教版八上地理精品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0: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八上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时2)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
4.增强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土地资源的兴趣,以及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022版新课程标准
03
PART THREE
地区分布不均
Uneven regional distribution
课前回顾
我国土地资源状况(特征)如何?
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后备耕地不足,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我国土地资源还面临什么状况呢?
我们一起来阅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寻找答案。
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地区分布不均
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
2.找出我国各类农业用地类型的分布地区。
耕地:
旱地——北方地区
水田——南方地区
草地:西部地区
林地:东北、东南、西南的山区
耕地、草地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旱地
水田
秦岭—淮河
草原
草原
旱地
林地
林地
林地
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
3.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西部内陆
戈壁、石山
高寒荒漠
沙漠
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
4.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可开发利用的土 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差异。
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
4.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可开发利用的土 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差异。
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山区(湿润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难以利用的土地,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区
戈壁、石山
高寒荒漠
沙漠
总结
我国土地资源状况(特征)
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后备耕地不足,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活动一
1.根据学习内容,请完成下面表格。
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干湿地区
耕地 旱地
水田
草地
林地
东部的湿润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平原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平原、丘陵
西部地区—高原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东北、西南、东南山区
东部半湿润区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湿润区
活动一
2.请你结合地图说说家乡土地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
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
吉林省农业用地构成图
耕地
林地

Try testing

检测
典例剖析
1.(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下图中土地利用类型②应该是( )
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林地
C.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D.草地
C
典例剖析
(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回收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森林和草地的“碳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草地主要分布地区是( )
A.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 B.森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3.为实现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净化江河湖海,减少水污染
D.大力发展农业,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B
A
典例剖析
2.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半湿润、湿润地区,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为实现2060年中国“碳中和”目标,目前,我国应该植树种草,绿化环境,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太过于绝对,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减少水污染和大力发展农业对实现“碳中和”作用不大,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典例剖析
4.(2021·湖北黄石·中考真题)下图的阴影区是我国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大部分分布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利用土地
C
典例剖析
(2021·山西晋中·中考真题)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区 B.半干旱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寒温带地区
6.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退林退草还耕 B.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围湖围海造田 D.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C
B
典例剖析
5.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中,C正确,A、B错误;我国的寒温带地区比较小,主要就东北地区50°N以北,漠河附近,D错误。故选C。
6.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寸耕地,B正确;为获取耕地,我国乱砍乱伐、过度开垦草原等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该退耕还林、草,A错误;围湖造田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冰雪和冰川等,因此D做法错误。故选B。
巩固训练
7.(2022·辽宁沈阳·一模)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 B.草地集中在北方地区
C.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D.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最丰富
【解析】[我国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排除A;我国草地集中在西北和青藏地区,排除B;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C正确;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排除D;故选C。
C
巩固训练
8.(2022·四川自贡·模拟预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B.①林地②水田③旱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草地③水田④林地
D.①水田②草地③旱地④林地
A
巩固训练
9.(2022·云南昆明·二模)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非季风区
B.②为旱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C.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D.④为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不足400mm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D
巩固训练
(2022·福建南平·二模)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东北区
11.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
B.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
C.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D.人口少,耕地需求小
D
A
巩固训练
(2022·福建南平·二模)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漫画所示行为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C
巩固训练
10.读图可知,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图中,东北区耕地等级数值最小,耕地质量最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青藏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荒漠广布,不适合大多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小,A正确;青藏地区的盐碱化、水土流失并不严重,B错误;农业技术会推广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青藏区的农业技术并不落后,C错误;青藏地区人口少,但中国人口众多,对耕地的需求量很大,D错误。故选A。
12.A是过度开发,占用耕地,A错误;B城市扩张,建筑用地过多占用耕地,B错误;C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C正确;D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巩固训练
(2022·云南临沧·一模)读我国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数码对应的山脉,正确的是( )
A.①—大兴安岭 B.②—武夷山 C.③—昆仑山 D.④—阿尔泰山
14.下列地形区与对应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草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塔里木盆地——林地 D.黄土高原——戈壁、荒漠
A
B
巩固训练
13.①位于东北平原西侧,为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界线,A正确。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为巫山,武夷山位于福建西部,B错误。③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为天山,昆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南侧,C错误。④位于黄土高原东侧,为太行山,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北部,D错误。故选A。
14.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主要为耕地,A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主要为水田,B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主要为戈壁、荒漠,林木因为缺水,不适宜在此生长,C错误。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肥沃,主要为旱地,D错误。故选B。
巩固训练
(2022·河南新乡·模拟预测)下图是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B.乙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C.丙为林地
D.丁为难以利用的土地
16.造成图中乙、丁两地土地利用
类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
C
C
巩固训练
15.读图,甲是南方地区,雨热同期,以水田为主,A错误;乙是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以旱地为主,B错误;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的山区,丙位于东北兴安岭,C正确;丁为草地,D错误;排除ABD,选C。
16.读图,乙以旱地为主,丁以草地为主,草地与旱地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所以造成图中乙、丁两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C正确;地形条件、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是次要条件,ABD错误;排除ABD,选C。
巩固训练
(2022·山东临沂·一模)图为我国某种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 B.林地 C.草地 D.难利用土地
18.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耕地面积减少
C.土地污染 D.草场退化
C
D
巩固训练
17.根据图中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该类型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布范围广且在全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大,所以是草地,C正确;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A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部,B错误;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D错误。故选C。
18.据上题知,该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草地在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草场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D正确;水土流失的地区非常多,不是草地类型中最常见的,A错误;耕地面积减少,是耕地出现的生态问题,B错误;土地污染的发生区域也很多,不是草地上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故选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