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夏天里的成长
一.试题(共10小题)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2.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
C.不是……就是…… D.因为……所以……
3.默读课文,弄清文章的结构。(《夏天里的成长》)
这篇课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
B.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C.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生长。
4.(《夏天里的成长》)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B.人生的夏天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人在夏天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D.“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长出穗的农作物了。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夏天里,草长树木长, 长, 长, 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 长, 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
(2)俗语说:不热不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 ,看谷秀。”
(3)处暑不出头, 。
(4)“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 的作用。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2)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3)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生物。
(4)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5)指女人体态胖瘦适中、匀称好看、有韵味。
7.课内阅读。
成长
黄淑君
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因为它把一个人从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内心毫无罪恶的世界,带入一个充满邪恶、世俗烦恼、虚伪的世界。
依稀记得儿时的生活,一个神话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叫人怀念呀。家住木屋,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晨起床时,必能闻到新鲜、充满花草味的空气,沁人心脾。常A偕(xié kǎi)邻家小孩一同去爬树采芒果、杨桃,就算树再高,可从没有担心、胆怯过。如今望着那高耸的树木,不禁对儿时的勇气感到自豪。
钓鱼呢,一竹竿、一条线、一鱼钩,几条刚从泥土里挖出的新鲜蚯蚓,就足以消磨整个下午了。再不然,卷起裤筒,亲自出马,到烂泥巴的田地去,赤手空拳地捉泥鳅。我可不是在骗你哟,可真有此事呀。只不过,说实在的,我也够窝囊的了,捉了几年,就是一条也捉不到。
对漫画呢?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因为它是我儿时的最佳良伴。而零食也是和我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如今,买几样东西,还要经过三思、盘算,再也不如儿时般的豪爽了。梦一般的世界已不复在,换成了现实的世界,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现代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不晓得。我曾问过大海,大海以澎湃汹涌的浪潮,拍打着岸边的岩礁,给我答案,可惜我听不懂海的语言。我也曾问过苍穹,苍天只以白云的变幻、落泪的神情,向我诉说,可我也不明白。我更曾跑到深山野岭去呐喊,它反以回声问我。
如今,我已成长了,对于人生也有几分了解了。
你可曾留念过旭日东升、清晨破晓的情景吗?看到黎明的曙色渐渐增强,直到红日涌现,转而强烈明亮,一直到它收敛最后一线光芒,那是多么灿烂呀。
但你可曾留意过它被乌云密盖时,一片昏暗的情景?那是多么的暗淡呀。若再加上倾盆大雨降临,便如一切希望都冲淡。你曾留意过万簌寂静的夜景吗?那是多么地死沉、寂静、寒冷及可怕呀。
人生的旅途,莫过于这些情景,充满荆B棘(cì jí),变幻莫测。人生也必须经过这种挫折,接受考验,才能雨过天晴,散发出更灿烂更美好的光彩。
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成长能令一个人的思想更成熟,使人凡事都懂得要三思而后行。成长能使一个人更明白事理,辨别是非,懂得如何在别人有危急的时刻,施以援手。若你思想成熟,对任何事都先想一想,凡事替别人想一想的活,必能培养出一份细密的心思和宽大的胸怀。谁说成长不是一种美?
(1)给A、B两处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沁人心脾
爱不释手
(3)请找出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4)本文首段指 ,尾段又以 的形式肯定 ,本文用了 的写法。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夏 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了一口气了,又得赶紧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阅读全文,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欢夏天的旋律。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C.夏天的色彩是赤红的。
D.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
(2)“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引出中心
(3)文中作者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请试着写出两句古代文人描写夏天的诗句。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夏感”的理解。
9.按要求写一写。
(1)你知道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2)你积累了哪些农谚?
(3)用“丰满”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胖得匀称好看:
②充足:
10.习作。
题目:厉害了,我的
提示:厉害,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夸赞。可以是某方面的特长,可以是某种优秀的品德,也可以是赞扬集体……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6 夏天里的成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解答】《夏天里的成长》首先总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之后分别从“动物、植物、人”三方面来写夏天里的成长。故文章结构为“总分”式。
故选:C。
2.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草长,树木长, 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
C.不是……就是…… D.因为……所以……
【解答】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选:D。
3.默读课文,弄清文章的结构。(《夏天里的成长》)
这篇课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
B.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C.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生长。
【解答】《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故这篇课文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故选:B。
4.(《夏天里的成长》)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B.人生的夏天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壮年时期。
C.人在夏天的“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D.“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长出穗的农作物了。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人的青少年时期。
故选:B。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夏天里,草长树木长, 稻秧 长, 甘蔗 长, 地 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 瀑布 长, 河 也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
(2)俗语说:不热不长, 不热不大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 六月六 ,看谷秀。”
(3)处暑不出头, 割谷喂老牛 。
(4)“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 引领全文 的作用。
【解答】(1)选自《夏天里的成长》。
(2)“不热不长,不热不大”是俗语,意思是夏天到了,庄稼在一定的气温下,温度高的话,长得很快,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就成熟较慢。“六月六,看谷秀”是农谚,意思是指农历六月初六观看庄稼抽穗开花。
(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4)“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选自《夏天里的成长》,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稻秧 甘蔗 地 瀑布 河;
(2)不热不大 六月六;
(3)割谷喂老牛;
(4)引领全文。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菜畦
(2)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谚语
(3)自然界中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生物。 生物
(4)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尽量
(5)指女人体态胖瘦适中、匀称好看、有韵味。 丰满
【解答】故答案为:
(1)菜畦;
(2)谚语;
(3)生物;
(4)尽量;
(5)丰满。
7.课内阅读。
成长
黄淑君
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因为它把一个人从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内心毫无罪恶的世界,带入一个充满邪恶、世俗烦恼、虚伪的世界。
依稀记得儿时的生活,一个神话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叫人怀念呀。家住木屋,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晨起床时,必能闻到新鲜、充满花草味的空气,沁人心脾。常A偕(xié kǎi)邻家小孩一同去爬树采芒果、杨桃,就算树再高,可从没有担心、胆怯过。如今望着那高耸的树木,不禁对儿时的勇气感到自豪。
钓鱼呢,一竹竿、一条线、一鱼钩,几条刚从泥土里挖出的新鲜蚯蚓,就足以消磨整个下午了。再不然,卷起裤筒,亲自出马,到烂泥巴的田地去,赤手空拳地捉泥鳅。我可不是在骗你哟,可真有此事呀。只不过,说实在的,我也够窝囊的了,捉了几年,就是一条也捉不到。
对漫画呢?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因为它是我儿时的最佳良伴。而零食也是和我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如今,买几样东西,还要经过三思、盘算,再也不如儿时般的豪爽了。梦一般的世界已不复在,换成了现实的世界,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现代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不晓得。我曾问过大海,大海以澎湃汹涌的浪潮,拍打着岸边的岩礁,给我答案,可惜我听不懂海的语言。我也曾问过苍穹,苍天只以白云的变幻、落泪的神情,向我诉说,可我也不明白。我更曾跑到深山野岭去呐喊,它反以回声问我。
如今,我已成长了,对于人生也有几分了解了。
你可曾留念过旭日东升、清晨破晓的情景吗?看到黎明的曙色渐渐增强,直到红日涌现,转而强烈明亮,一直到它收敛最后一线光芒,那是多么灿烂呀。
但你可曾留意过它被乌云密盖时,一片昏暗的情景?那是多么的暗淡呀。若再加上倾盆大雨降临,便如一切希望都冲淡。你曾留意过万簌寂静的夜景吗?那是多么地死沉、寂静、寒冷及可怕呀。
人生的旅途,莫过于这些情景,充满荆B棘(cì jí),变幻莫测。人生也必须经过这种挫折,接受考验,才能雨过天晴,散发出更灿烂更美好的光彩。
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成长能令一个人的思想更成熟,使人凡事都懂得要三思而后行。成长能使一个人更明白事理,辨别是非,懂得如何在别人有危急的时刻,施以援手。若你思想成熟,对任何事都先想一想,凡事替别人想一想的活,必能培养出一份细密的心思和宽大的胸怀。谁说成长不是一种美?
(1)给A、B两处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沁人心脾 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爱不释手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3)请找出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
(4)本文首段指 成长是痛苦的 ,尾段又以 反问句 的形式肯定 成长是一种美 ,本文用了 先抑后扬 的写法。
【解答】(1)考查了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结合词语理解。A偕读“xié”,B棘“jí”。
(2)考查了解释词语。根据语境解释。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3)考查了概括主旨。结合内容理解。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句话一般在开头或结尾段,从“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成长能令一个人的思想更成熟,使人凡事都懂得要三思而后行。成长能使一个人更明白事理,辨别是非,懂得如何在别人有危急的时刻,施以援手。”可知,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所以“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是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谁说成长不是一种美?”可知,本文首段指出成长是痛苦的,尾段又以反问句的形式肯定成长是一种美,本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
故答案为:
(1)A偕xié B棘 jí;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3)成长,是一个人在他漫长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
(4)成长是痛苦的 反问句 定成长是一种美 先抑后扬。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夏 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了一口气了,又得赶紧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阅读全文,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喜欢夏天的旋律。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C.夏天的色彩是赤红的。
D.夏天的旋律是急促的。
(2)“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的作用是 A 。
A.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引出中心
(3)文中作者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请试着写出两句古代文人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夏感”的理解。
通过描绘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表达对夏季的赞美。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知,从“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这三句话可知ABD正确,而C选项文章没有提及。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作用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与总分总的结构来记叙全文。“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句话开篇点题,指出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因此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写出描写夏天的诗句即可。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全篇,总写自己对夏的感受,然后用三个自然段分写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最后一段,以历代文人对夏天的感受与自己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对夏的喜爱。即作者通过描绘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表达对夏季的赞美。
故答案为:
(1)C;
(2)A;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通过描绘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体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表达对夏季的赞美。
9.按要求写一写。
(1)你知道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你积累了哪些农谚?
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用“丰满”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胖得匀称好看: 台上那位明星的身材很丰满。
②充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解答】(1)描写夏天的诗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写出自己积累的农谚。
(3)用“丰满”不同的意思造句即可。
故答案为: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①台上那位明星的身材很丰满。
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10.习作。
题目:厉害了,我的
提示:厉害,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夸赞。可以是某方面的特长,可以是某种优秀的品德,也可以是赞扬集体……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解答】范文:
厉害了,我的国
近来,“厉害了我的国!”这一网络流行语接连刷屏。对于中国近期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出现“井喷”态势,国人用这一流行语表达欣喜振奋之情。
C919首飞、第二艘国产航母下水、“快递小哥”天舟上太空送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一时间频频亮相。如果把视野打开,近年来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的名单会拉得更长:“中国天眼”“墨子号”“蛟龙号”……
当自主创新的进度条一次次被刷新,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厉害了,我的国!”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飞天梦、航空梦、量子计算梦等科技梦想,都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让中国人有了不少可以载入史册的圆梦故事,“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青蒿素治疟疾”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让中国人树立科技自信。我们也看到,新一代人奋发图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载人航天、月球探测、“蛟龙”号探海等科技进展,让中国人的科技自信更加坚定。
科技领域不断突破,见证着中国人甘于奉献、敢于攻关的无畏精神。从冒着狂沙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漠中风餐露宿,到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为科技突破而奉献青春,不论科研环境如何变化,中国科研人员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意志从未改变。艰苦的付出必有回报,如今的中国,正在某些科技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冲刺。
在树立“科技自信”的同时,我们也要拒绝盲目自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发展新态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体制机制仍然制约着创新活力的释放,许多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仍然需要增强……补足短板,敢碰重大科技命题,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科研领域重要命题。
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太空和深邃海底,已被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化为咫尺。但中国人的梦想不会止步于此,而是向着更深、更远、更高、更广的领域迈进。我的国,一定会更厉害!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