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加学】初中是生物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教材
1.测量胸围差
( 1 )胸围差是受测者吸气与呼气的胸围之差,是 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 2 )受测者尽力深吸气、深呼气,分别记录吸气终了、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答案】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因为吸气与呼气与胸廓的容积改变有关,所以,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测量时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故答案为: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胸围差可以间接地反映肺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通气能力的高低,在没有肺活量计的情况下,可通过测胸围差来测定呼吸功能,方便易行。
2.膈肌的运动
(1)吸气时,膈肌 ,顶端 ,使胸廓的上下径 。
(2)呼气时,膈肌 ,顶端 ,使胸廓的上下径 。
【答案】(1)收缩;下降;增大
(2)舒张;回升;缩小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回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收缩、下降、增大;(2)舒张、回升、缩小。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实验,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过程中呼吸肌的变化引起胸廓的改变导致肺内气压的改变。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外界气体就被 。
(2)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气体就被 。
【答案】(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吸入
(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呼出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的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使的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肺内气体就被呼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吸入;(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呼出。
【分析】词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
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5.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肺泡数量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 扁平的上皮细胞。
【答案】毛细血管;一层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毛细血管、一层。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当吸入的空气进人肺泡,空气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 , 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 ,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的氧,通过 输送给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答案】氧气;血液;二氧化碳;肺泡;血液循环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后,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
故答案为:氧气、血液、二氧化碳、肺泡、血液循环。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靠气体的扩散实现的,气体扩散是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气体交换是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的过程。
三、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基础
7.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
A.不挺胸、不憋气 B.挺胸、不憋气
C.挺胸、憋气 D.不挺胸、憋气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围差是指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胸围长度之差,在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不挺胸、不憋气,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题,比较简单,在测量胸围差时,一定要注意被测者的姿态,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8.在人体的呼吸运动中,使胸廓运动的力量来自( )
A.膈肌和肋间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B.肋骨和胸骨的牵引
C.气体的进入与排出
D.肺容积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由人体胸廓和呼吸肌完成,参与呼吸的主要呼吸肌有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因此,在人体的呼吸运动中,使胸廓运动的力量来自膈肌和肋间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人体的呼吸运动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当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运动。
9.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人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肉舒张 B.胸廓容积减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膈肌收缩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吸气时,肋间肌收缩,A说法错误。
B、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增大,B说法错误。
C、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C说法错误。
D、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难度不大,理解并熟记: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
10.如图所示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乙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乙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D.甲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答案】D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呼气时,膈肌舒张,顶端回升。甲是呼气过程,乙是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四、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1.不属于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是( )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有较强的弹性 D.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肺泡有较强的弹性与便于进行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肺泡数量多,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便于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2.如图所示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A气体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根据题干所述,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A气体是氧气,B气体是二氧化碳,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因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最终结果是: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
五、通能力
13.下表是测量某同学的胸围长度(厘米)的记录表。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时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1 90. 8 90.6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 6 78.4
A.13 B.13.2 C.12.2 D.12.8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第一次91-78=13;第二次是90.8-77.6=13.2;第三次90.6-78.4=12.8,可见这位同学的胸围差是最大的差值即13.2,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测量,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达到最大,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降至最低,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则是胸围差。
14.如图所示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A.0→t1 B.t1→t2 C.t1→t3 D.t2→t4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0→ t1 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A不符合题意。
B、 t1 →t2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B不符合题意。
C、t1→t2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 t2 →t3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C不符合题意。
D、t2→t4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域外既往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15.(2019·德州)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16.如图所示为模拟呼吸运动的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
A.吸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吸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呼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答案】C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图中模拟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7.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D.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A说法错误。
B: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B说法错误。
C: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C说法正确。
D: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并熟记:①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②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18.尘肺病人的肺泡膨胀,呼吸短促而且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 )
A.肋骨的运动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膈肌的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尘肺病人呼吸短促而且困难,说明肺的收缩和舒张受到了影响,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到了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19.如图所示为呼吸时膈肌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吸气
B.由甲到乙,呼气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是吸气,A说法正确。
B、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是吸气,B说法错误。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说法错误。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20.如图所示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AB 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A说法错误。
B、在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 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大,B说法错误。
C、在AB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B点为呼气结束的瞬间, 但此时肺内气体并不会全部排出体外,C说法错误。
D、在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C点为吸完气的一瞬间, 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D说法正确 。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域外既往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2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人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要经过的通道,A说法正确。
B、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B说法正确。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C说法错误。
D、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内排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基础内容,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22.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⑥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图丁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中氧含量增加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图甲中,⑦是呼吸道,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A说法正确。
B、图乙中,⑧是肺泡,是构成肺的基本单位,B说法正确。
C、图丙中代表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氧气,C说法错误。
D、图丁中是表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氧气,经过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
23.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②既是食物的通道,也是空气的通道
C.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人在吸气时,⑥扩张,气压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A说法正确。
B、②是咽,咽即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是空气和食物共同的通道,B说法正确。
C、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C说法正确。
D、人在吸气时,⑥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等内容,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基础知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24.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胸围差不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
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A说法正确。
B、胸围差是尽力吸气终了和尽力呼气终了胸廓容积的差,不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B说法正确。
C、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C说法正确。
D、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但是含量最多的是氮气,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呼吸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需要明确一点: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二氧化碳只是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含量增多了,但其含量在呼出气中并不是最多的,但其含量最多,次之是氧气。
25.下图中a表示从肺泡中排出的气体,b表示进入肺泡的气体。下列对这两种气体主要性质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
A.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
B.a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b中氧气含量最高
C.a表示经肺泡处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b表示吸入肺泡中的空气
D.a中气体不含氧气,b中气体不含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示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吸入的是外界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相比,其中的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但是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空气中的氮气,而且,吸入到体内的空气中也含有一部分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一部分没有被利用的氧气。故a表示经肺泡处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b表示吸入肺泡中的空气。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26.下图是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②表示的气体成分和其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为( )
A.氧气 二层细胞 B.二氧化碳 二层细胞
C.氧气 四层细胞 D.二氧化碳 四层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②表示氧气,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需经过二层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27.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石灰水。根据装置特点,下列实验操作及最终结果判断都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结果甲瓶明显浑浊
B.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结果乙瓶明显浑浊
C.吸气时,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结果甲瓶明显浑浊
D.呼气时,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结果乙瓶明显浑浊
【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吸气时,关闭B阀门,打开A阀门,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A说法错误。
B、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内,结果乙瓶明显浑浊,B说法正确。
C、吸气时,关闭B阀门,打开A阀门,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说法错误。
D、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内,结果乙瓶明显浑浊,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8.如图所示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肋间肌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乙表示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膈的顶端上升,胸廓的容积 。
(3)吸气动作与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外界的气体交换。
【答案】(1)收缩
(2)舒张;减小
(3)肺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甲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
(2)图乙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膈顶端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3)吸 气动作与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大,肺内气压相应减小。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29.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 ,②表示的气体是 。
(2)②表示的气体随血液循环输送给 。
(3)A表示的结构是 ,写出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 。
(4)A结构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填肌肉名称)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
(2)组织细胞
(3)肺泡;肺泡璧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等)
(4)肋间肌和膈肌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所以,图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2)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往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图中,A是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4)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2)组织细胞;(3)肺泡、肺泡璧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等);(4)肋间肌和膈肌。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内容,难度不大,熟记: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舒缩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内排出;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0.图甲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填“A"或“B”)状态。
(2)图甲曲线BC段表示呼气时的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状态。
(3)在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图甲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图乙中的 ,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图乙中的 ,肺处于吸气状态的可能是图乙中的 ,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的 。
(5)人体吸人的氧最终在人体组织细胞的 中利用,分解有机物,可以产生 气体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答案】(1)B
(2)缩小;A
(3)相等
(4)A;B;B;B
(5)线粒体;二氧化碳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B状态。
(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状态。
(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坐标中的B点即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
(4)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图乙中的A;膈肌收缩时;顶部下降,最紧张的状态是图乙中的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因此,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图乙中的B;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也是图乙中的B。
(5)人体吸入的氧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利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六、通素养
31.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个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 b B.a>b>c C.a>c>b D.b>c>a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廓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也随着扩张,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面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所以,吸气时,胸廓、肺、呼吸道的气压大小关系是a呼吸道>肺b>c胸廓,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呼吸的原理,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32.科技节中,某同学尝试利用乒乓球、吸管、蓝色和红色的毛线等物品制作了肺泡的模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乒乓球、毛线和吸管依次分别模拟 、 、 ;流向肺部的血液 (填“含氧多”或“含氧少”)。
(2)若气体从乒乓球中进入吸管中,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此模型说明了肺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这体现了生物体的 的观点。
(4)他们的模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提一点即可)。
【答案】(1)肺泡;毛细血管;支气管;含氧少
(2)大于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4)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合理即可)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要模拟肺泡的模型,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毛线模拟的是毛细血管,乒乓球模拟的是肺泡,吸管是支气管,流向肺部的血液含氧量较少,经过交换后,血液中含氧量增加。
(2)根据题干所述,若气体从乒乓球中进入吸管中,则是人体的吸气过程,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3)由该模型可以看出,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毛细血管中流动着血液,而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该实验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故答案为:(1)肺泡、毛细血管、支气管、含氧少;(2)大于;(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4)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相关内容,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 / 1【优加学】初中是生物鲁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教材
1.测量胸围差
( 1 )胸围差是受测者吸气与呼气的胸围之差,是 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 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 2 )受测者尽力深吸气、深呼气,分别记录吸气终了、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2.膈肌的运动
(1)吸气时,膈肌 ,顶端 ,使胸廓的上下径 。
(2)呼气时,膈肌 ,顶端 ,使胸廓的上下径 。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外界气体就被 。
(2)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得胸腔容积 时,肺便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气体就被 。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
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5.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肺泡数量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 扁平的上皮细胞。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当吸入的空气进人肺泡,空气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 , 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 ,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的氧,通过 输送给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三、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基础
7.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
A.不挺胸、不憋气 B.挺胸、不憋气
C.挺胸、憋气 D.不挺胸、憋气
8.在人体的呼吸运动中,使胸廓运动的力量来自( )
A.膈肌和肋间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B.肋骨和胸骨的牵引
C.气体的进入与排出
D.肺容积的变化
9.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人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肉舒张 B.胸廓容积减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膈肌收缩
10.如图所示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乙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乙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D.甲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四、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1.不属于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是( )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有较强的弹性 D.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12.如图所示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A气体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五、通能力
13.下表是测量某同学的胸围长度(厘米)的记录表。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时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1 90. 8 90.6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 6 78.4
A.13 B.13.2 C.12.2 D.12.8
14.如图所示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A.0→t1 B.t1→t2 C.t1→t3 D.t2→t4
15.(2019·德州)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为模拟呼吸运动的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
A.吸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吸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呼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7.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D.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人肺
18.尘肺病人的肺泡膨胀,呼吸短促而且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 )
A.肋骨的运动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膈肌的运动
19.如图所示为呼吸时膈肌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吸气
B.由甲到乙,呼气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20.如图所示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2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人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22.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⑥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图丁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中氧含量增加
23.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②既是食物的通道,也是空气的通道
C.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人在吸气时,⑥扩张,气压增大
24.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胸围差不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
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25.下图中a表示从肺泡中排出的气体,b表示进入肺泡的气体。下列对这两种气体主要性质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
A.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
B.a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b中氧气含量最高
C.a表示经肺泡处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b表示吸入肺泡中的空气
D.a中气体不含氧气,b中气体不含二氧化碳
26.下图是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②表示的气体成分和其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为( )
A.氧气 二层细胞 B.二氧化碳 二层细胞
C.氧气 四层细胞 D.二氧化碳 四层细胞
27.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石灰水。根据装置特点,下列实验操作及最终结果判断都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结果甲瓶明显浑浊
B.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结果乙瓶明显浑浊
C.吸气时,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结果甲瓶明显浑浊
D.呼气时,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结果乙瓶明显浑浊
28.如图所示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肋间肌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乙表示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膈的顶端上升,胸廓的容积 。
(3)吸气动作与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外界的气体交换。
29.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 ,②表示的气体是 。
(2)②表示的气体随血液循环输送给 。
(3)A表示的结构是 ,写出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 。
(4)A结构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填肌肉名称)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30.图甲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填“A"或“B”)状态。
(2)图甲曲线BC段表示呼气时的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状态。
(3)在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图甲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图乙中的 ,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图乙中的 ,肺处于吸气状态的可能是图乙中的 ,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可能是图乙中的 。
(5)人体吸人的氧最终在人体组织细胞的 中利用,分解有机物,可以产生 气体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六、通素养
31.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个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 b B.a>b>c C.a>c>b D.b>c>a
32.科技节中,某同学尝试利用乒乓球、吸管、蓝色和红色的毛线等物品制作了肺泡的模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乒乓球、毛线和吸管依次分别模拟 、 、 ;流向肺部的血液 (填“含氧多”或“含氧少”)。
(2)若气体从乒乓球中进入吸管中,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此模型说明了肺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这体现了生物体的 的观点。
(4)他们的模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提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因为吸气与呼气与胸廓的容积改变有关,所以,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收缩造成的,是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2)测量时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在同一位置测量3次,取最大值即可。
故答案为:胸廓、肋骨间的肌肉。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胸围差可以间接地反映肺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通气能力的高低,在没有肺活量计的情况下,可通过测胸围差来测定呼吸功能,方便易行。
2.【答案】(1)收缩;下降;增大
(2)舒张;回升;缩小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回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收缩、下降、增大;(2)舒张、回升、缩小。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实验,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过程中呼吸肌的变化引起胸廓的改变导致肺内气压的改变。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3.【答案】(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吸入
(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呼出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的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使的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肺内气体就被呼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收缩、增大、扩张、减小、吸入;(2)舒张、缩小、收缩、增大、呼出。
【分析】词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4.【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5.【答案】毛细血管;一层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毛细血管、一层。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6.【答案】氧气;血液;二氧化碳;肺泡;血液循环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后,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
故答案为:氧气、血液、二氧化碳、肺泡、血液循环。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靠气体的扩散实现的,气体扩散是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气体交换是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的过程。
7.【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围差是指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时胸围长度之差,在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不挺胸、不憋气,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题,比较简单,在测量胸围差时,一定要注意被测者的姿态,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8.【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由人体胸廓和呼吸肌完成,参与呼吸的主要呼吸肌有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因此,在人体的呼吸运动中,使胸廓运动的力量来自膈肌和肋间肌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人体的呼吸运动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当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运动。
9.【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吸气时,肋间肌收缩,A说法错误。
B、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增大,B说法错误。
C、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C说法错误。
D、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难度不大,理解并熟记: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
10.【答案】D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呼气时,膈肌舒张,顶端回升。甲是呼气过程,乙是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11.【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肺泡有较强的弹性与便于进行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肺泡数量多,总数约有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便于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2.【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以,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根据题干所述,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A气体是氧气,B气体是二氧化碳,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因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最终结果是: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
13.【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第一次91-78=13;第二次是90.8-77.6=13.2;第三次90.6-78.4=12.8,可见这位同学的胸围差是最大的差值即13.2,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胸围差的测量,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达到最大,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降至最低,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则是胸围差。
14.【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0→ t1 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A不符合题意。
B、 t1 →t2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B不符合题意。
C、t1→t2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 t2 →t3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C不符合题意。
D、t2→t4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域外既往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15.【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示如下:
16.【答案】C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图中模拟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7.【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A说法错误。
B: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B说法错误。
C: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C说法正确。
D: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并熟记:①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②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18.【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尘肺病人呼吸短促而且困难,说明肺的收缩和舒张受到了影响,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到了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19.【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是吸气,A说法正确。
B、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是吸气,B说法错误。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说法错误。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20.【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AB 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舒张,A说法错误。
B、在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 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大,B说法错误。
C、在AB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状态,B点为呼气结束的瞬间, 但此时肺内气体并不会全部排出体外,C说法错误。
D、在BC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状态,C点为吸完气的一瞬间, 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D说法正确 。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域外既往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具有理解曲线图的能力,还需要熟记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骨间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呼气时:肋骨间、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21.【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要经过的通道,A说法正确。
B、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B说法正确。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C说法错误。
D、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内排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基础内容,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22.【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图甲中,⑦是呼吸道,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A说法正确。
B、图乙中,⑧是肺泡,是构成肺的基本单位,B说法正确。
C、图丙中代表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氧气,C说法错误。
D、图丁中是表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氧气,经过肺泡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由于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肺泡中被排出体外。
23.【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A、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A说法正确。
B、②是咽,咽即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是空气和食物共同的通道,B说法正确。
C、⑥是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C说法正确。
D、人在吸气时,⑥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等内容,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基础知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24.【答案】D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A说法正确。
B、胸围差是尽力吸气终了和尽力呼气终了胸廓容积的差,不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B说法正确。
C、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C说法正确。
D、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但是含量最多的是氮气,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呼吸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需要明确一点: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二氧化碳只是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含量增多了,但其含量在呼出气中并不是最多的,但其含量最多,次之是氧气。
25.【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示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吸入的是外界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相比,其中的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但是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空气中的氮气,而且,吸入到体内的空气中也含有一部分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一部分没有被利用的氧气。故a表示经肺泡处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b表示吸入肺泡中的空气。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26.【答案】A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②表示氧气,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需经过二层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27.【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A、吸气时,关闭B阀门,打开A阀门,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A说法错误。
B、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内,结果乙瓶明显浑浊,B说法正确。
C、吸气时,关闭B阀门,打开A阀门,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说法错误。
D、呼气时,关闭A阀门,打开B阀门,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内,结果乙瓶明显浑浊,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8.【答案】(1)收缩
(2)舒张;减小
(3)肺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甲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
(2)图乙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膈顶端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3)吸 气动作与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大,肺内气压相应减小。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29.【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
(2)组织细胞
(3)肺泡;肺泡璧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等)
(4)肋间肌和膈肌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所以,图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2)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往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3)图中,A是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4)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2)组织细胞;(3)肺泡、肺泡璧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等);(4)肋间肌和膈肌。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内容,难度不大,熟记: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舒缩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内排出;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30.【答案】(1)B
(2)缩小;A
(3)相等
(4)A;B;B;B
(5)线粒体;二氧化碳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B状态。
(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状态。
(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坐标中的B点即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
(4)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图乙中的A;膈肌收缩时;顶部下降,最紧张的状态是图乙中的B;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因此,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图乙中的B;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也是图乙中的B。
(5)人体吸入的氧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利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31.【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廓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也随着扩张,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面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所以,吸气时,胸廓、肺、呼吸道的气压大小关系是a呼吸道>肺b>c胸廓,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呼吸的原理,吸气和呼气的进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32.【答案】(1)肺泡;毛细血管;支气管;含氧少
(2)大于
(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4)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合理即可)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要模拟肺泡的模型,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毛线模拟的是毛细血管,乒乓球模拟的是肺泡,吸管是支气管,流向肺部的血液含氧量较少,经过交换后,血液中含氧量增加。
(2)根据题干所述,若气体从乒乓球中进入吸管中,则是人体的吸气过程,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3)由该模型可以看出,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毛细血管中流动着血液,而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该实验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故答案为:(1)肺泡、毛细血管、支气管、含氧少;(2)大于;(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4)毛线不是中空的,无法模拟血管。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相关内容,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适于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