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精选】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检测题(19份,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练习精选】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检测题(19份,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1-26 18:42:43

文档简介

10.函数的基本性质 (1)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
2.若函数在区间(-∞,4) 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____.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的是___________.
(1) (2) (3) (4)
4.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5.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
6.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7.某学生离家去学校,由于怕迟到,所以一开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 在下图
中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距离,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图中的四个图形中较符合该学生走法
的是________.
8.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函数在上增函数,图像过,则不等式的解集________.
10.下列四个命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_个
函数在时是增函数,也是增函数,所以是增函数;(2)若函数
与轴没有交点,则且;(3) 的递增
区间为;(4) 和表示相同函数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求的取值范围.

12.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
10.函数的基本性质 (1)
1, 2.a-3 3.(1) 4. k40或k64 5.a> 6.[1,4]
7.B 8.a>0,b0 9.(0,3) 10.0个 11. 由图像易得m
12.解:对称轴
当,即时,是的递增区间,;
当,即时,是的递减区间,;
当,即时,
11.函数的基本性质 (2)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已知函数为偶函数,则的值是________.
2.设是定义在上的一个函数,则函数在上一定是____.(填序号)
(1)奇函数 (2)偶函数 (3)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 非奇非偶函数
3.若函数是偶函数,则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
4,函数是奇函数,定义域是,则________.
5.函数的奇偶性为__________.
6.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为________.
7.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为________.
8.若为奇函数,则实数=________.
9.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那么时,
________.
10.设奇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当时, 的图象如右图,则不等式
的解是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设函数与的定义域是且,是偶函数, 是奇函数,且,求和的解析式
12.设为实数,函数,.
(1)讨论的奇偶性;
(2)求的最小值

11.函数的基本性质 (2)
1.2 2.(1) 3. 4,-6 5.奇函数 6.偶 7. 奇函数 8.a=1
9. 10.(-2,0)(2,5]
11.∵是偶函数, 是奇函数,∴,且
而,得, 即,
∴,
12.(1)当时,函数为偶函数,
当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2)当时,
当时,, 当时,不存在;
当时, 当时,, 当时,
12.函数的基本性质 (3)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已知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若是偶函数,其定义域为,且在上是减函数,
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2)=f(x),则,f(6)的值为_________.
5.设是R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
(1)是奇函数 ; (2)是奇函数;
(3) 是偶函数; (4) 是偶函数.
6.设是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则当
时_________.
7设是奇函数,且在内是增函数,又,则的解集是
________.
8.已知其中为常数,若,则的值等于_________.
9.奇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则_________.
10.已知偶函数在区间单调增加,则满足<的x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是奇函数;(2)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3)
求的取值范围
12. 如图,已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若f(a)>f(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函数的基本性质 (3)
1.(1,2) 2. 3. 4.0 5. (4) 6.
7(-3,0)(0,3) 8.-10 9.-15 10.
11.,则,
12.a>3或a<-1
13.基本初等函数(1)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 ________.
2. = ________.
3. 若,则取值范围是.
4.化简的值等于________.
5.化简:= ________.
6.化简:(xy2··)·= ________.(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7.化简:·=________.(式中字母是正数).
8.在①;②;③;④()各式中,有意义的序号是________.
9.化简的值等于________.
10.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解方程:
(1) ; (2).
12.已知a+a-1=3,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13.基本初等函数(1)
1. 2. 27 3. .16 5. 6. xy 7. a2 8.①③
9. 2 10. -1 11. (1)
(2)
12.(1)±1;(2)2
14.基本初等函数(2)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函数与的图象关于________对称.
3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值域是______
4 若是奇函数,则实数=_________
5.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6.若函数是奇函数,则为__________
7.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
8. 函数y=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
9. 设关于的方程R),若方程有实数解,实数b的取值范围为____.
10. 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解不等式:
(1) ; (2).
12.设是实数,

(1)求的值,使函数为奇函数;
(2)试证明:对于任意在为增函数.
14.基本初等函数(2)
1.(0,1) 2.原点 3[0,);[0,1) 4 5.(-1,1) 6.2 7.(,81]
8.(1,2) 9.b-1 10.R, .(3,+ ) 11.(1)∵ ∴ 又∵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原不等式等价于 解之得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可以整理为 ∵, ∴即,∵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2.(1)∵,
由是奇函数,∴ 即,∴.
(2)证明:设,则

由于指数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所以即,
又由,得,,所以,即.
因为此结论与取值无关,所以对于取任意实数,在为增函数.
15.基本初等函数(3)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指数式写成对数式为__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3.计算=__________.
4.计算=__________.
5.的值为 .
6.若,则等于_____________.
7.计算=__________.
8.计算:=__________.
9.计算:=__________.
10.求值: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计算的值
12.(1)已知,试用表示
(2)已知,,用、表示 ;
(3)已知,用表示.
15.基本初等函数(3)
1. 2. 3 3.-1 4.3 5.1 6. 7. 2
8. 原式
9.
10.
11. 原式
12.(1)∵∴
(2)∵, ∴
(3)由,得

16.基本初等函数(4)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2.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3.若,则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4.方程的解__________.
5.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
6.若函数的图象过两点和,则_____ ____.
7.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
8.已知在上是的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0.已知函数,实数取值范围是 .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求函数的定义域
12.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16.基本初等函数(4)
1. 2.[4,.+ ) 3.=3+4 4. 2
5. 而
6. 7. 奇函数 8. 令是的递减区间,
∴而须恒成立, ∴,即,∴;
9. 恒成立,则,得
10. 11. ,即定义域为;
12. 分a>0,a=0,a<0,三种情况讨论 的取值范围为
17.基本初等函数(5)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 函数的最小值为 。
2.若函数,则__________.
3.函数在[2,16]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3,则常数a=__________.
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
5.函数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
6.函数y=f(x)的图像与函数g(x)=log2x(x>0)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7.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若当x≥0时,f(x)=log3(1+x),则f(-2)=__________.
8.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有__________个.
① ② ③ ④
9.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2,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
10.已知是上的减函数,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已知函数,求的定义域和值域.
12. 已知求函数的值域.

17.基本初等函数(5)
1. 3 2.2 3. 或2 4.(1,2) 5. 当时
与矛盾; 当时; 6.f(x)= 7.-1
8. 4个 对于,为奇函数;
对于,显然为奇函数;显然也为奇函数;
9.. 10. 11. ,即定义域为;
, 即值域为
12.
18.基本初等函数(6)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函数既是幂函数又是反比例函数,则这个函数是=__________.
2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http://www.21cnjy.com/
3.若
上述函数是幂函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
4.图中曲线是幂函数在第一相限的图象,
已知取, 四个值,则相应与曲线
、、、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
5.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6设,如果是正比例函数,则_________.
如果是反比例函数,则_________,如果是幂函数,则_________.
7.函数的定义域是 .
8.是偶函数,且在是减函数,则整数的值是 .
9.已知函数在第一象限为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10.函数是幂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
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证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
12.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x)=min{, x+2,10-x},
求f(x)的最大值.
18.基本初等函数(6)
1 设则
2 ,
3. 2个 是幂函数 4.2, ,-,-2 5. 4 6.http://www.21cnjy.com/
7. {x|x<-3}
8. 或 应为负偶数,即,当时,或;当时,或
9.m>1或m<-2 10. ,得
11. 证明:任取,且,则

因为,得
所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12.用函数的图象求f(x)的最大值 f(x)的最大值为6
19.基本初等函数(7)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如果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 用“二分法”求方程在区间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那么
下一个有根的区间是__________.
3.设,用二分法求方程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___________.
4. 若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值的和为 .
5.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是__________
6.若函数的零点个数为,则______
7.方程根的个数为__________
8. 若函数f(x)=a-x-a(a>0且a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9.若方程在区间上有一根,则的值为_______
10.若是方程的解,是 的解,则的值为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已知,求方程的实根个数.
12.设与分别是实系数方程和的一个根,且
,求证:方程有且仅有一根介于和之间 .
19.基本初等函数(7)
1. 2. 3. 4. -1 5. 或 6.4 7.0个
8.
9. 容易验证区间 10.3
11.作出图象 2个
12. 解:令由题意可知
因为
∴,即方程有仅有一根介于和之间
20.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写出等腰三角形顶角(单位:度)与底角的函数关系 .
2.复利是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做本金,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滚利”).设本金为,每期利率为,存期为,则本金与利息和 .
3.单利是在计算每一期的利息时,本金还是第一期的本金.设本金为,每期利率为,存期为,则本金与利息和 .
4.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有关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平均增
长率为,则对于时间的总产值,可以用公式 表示.
5.用长度为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场地,使其一边靠墙,若靠墙的一边设为,则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6.1995年底世界人口达到亿,若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12年底世界人口为亿,那么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7 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则第四年造林

8.建造一个容积为立方米,深为米的无盖长方体蓄水池,池壁的造价为每平方米元,
池底的造价为每平方米元,把总造价(元)表示为底面一边长(米)的函数为 .
9.某商品进货单价为元,若销售价为元,可卖出个,如果销售单价每涨元,
销售量就减少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此商品的最佳售价应为 元
10.某产品的总成本(万元)与产量(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则生产者不亏本的最低产量是_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冬季来临,某商场进了一批单价为元的电暖保,如果按元一个销售,能卖个;
若销售单价每上涨元,销售量就减少个,要获得最大利润时,电暖保的销售单价应该为多少?
12.某电脑公司在甲乙两地各有一个分公司,甲分公司现有电脑台,乙分公司现有同一型
号 的电脑台.现地某单位向该公司购买该型号的电脑台,地某单位向该公司购买
该型号的电脑台.已知甲地运往、两地每台电脑的运费分别是元和元,乙地运
往、两地每台电脑的运费分别是元和元.
(1)设甲地调运台至地,该公司运往和两地的总运费为元,求关于的函
数关系式.
(2)若总运费不超过元,问能有几种调运方案?
(3)求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及最低运费.
20.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 2. 3.
4. 5.25 6.
7亩 8. (x>0)
9.定价为元 10.150台.
11.设单价为元,利润为元,则
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
12.(1)设甲地调运台至地,则剩下台电脑调运到地;乙地应调运台电脑至地,运往地 台电脑 .则总运费

.
(2)若使,即,得
又, .,即能有种调运方案.
(3)是上的增函数,又,时,有最小值为.
所以,从甲地运台到地,从乙地运台到地、运台到地,运费最低为元.
21.初等函数及其应用(1)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轴对称.
2.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轴对称.
3.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中心对称.
4.直线是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那么的图象
关于______________对称.
5.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
6.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则=__________.
7.函数的图像关于____________对称.
8.若y=f(x)定义域R,则y=f(x-1)与y=f(1-x)图象关于____________对称.
9.函数对一切实数都满足,并且方程有三个实根,
则这三个实根的和为___________.
10.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若对于,都有,且当时,,则f(-2011 )+f(2012)的值为_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1)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且方程有等根,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函数与y=f(x)的图象关于点(-2,3)对称,求函数的解析式.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比较
f(-25),f(11),f(80)的大小.
21.初等函数及其应用(1)
1. y轴对称 2. x轴对称 3. 原点中心对称 4.x=-1对称 5.. x=- 6.c 7. 原点
8.x=1 9. 10.1 11.(1)= (2)=
12. 因为满足,所以,所以函数是以8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则,,,又因为在R上是奇函数, ,得,,而由得,又因为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所以,所以,即
22.初等函数及其应用(2)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02.方程的解的个数是 .
3.函数y=a|x|(a>1)的图象的序号是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___________.
5.设是上的奇函数,,当时,,
则等于____________.
6.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2)=-f(x),则,f(6)的值为___________.
7.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则_______.
8.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于任意x∈R,都有f(x+5)=-f(x),若
f(-3)=1,则f(2012)=__________.
9.方程x2-2ax+4=0的两根均大于1,则实数a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10.函数的定义域为R,若与都是奇函数,下列4个命题
(1) 是偶函数 (2) 是奇函数 (3) (4) 是奇函数
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 ,求f(2012)的值.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上有四个不同的根,求的值.
22.初等函数及其应用(2)
1.. 第 一象限 2.2 3.B 4.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5.-0.5 6.0 7. 8.-1 9. 10. (4)
11.由已知得,,,
,,
,,,
所以函数f(x)的值以6为周期重复性出现.,所以f(2012)= f(2)=—1
12.因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所以,所以, 由为奇函数,所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由知,所以函数是以8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又因为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所以在区间[-2,0]上也是增函数.如图所示,那么方程f(x)=m(m>0)在区间上有四个不同的根,不妨设由对称性知所以
23.初等函数及其应用(3)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
2.若,,满足,则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都有
,则的值是__________.
4.函数与函数的图像的对称轴是______.
5.设函数在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定义函数取函数.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
6. 函数在[-1,1]上存在,使,,则的取值范围是 .
7.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的一切实数,对定义域内的任意都有,且当时,则在上是__________ 函数(填:增函数 减函数)
8.对于函数f(x)定义域中任意的x1,x2(x1≠x2),有如下结论:①f(x1+x2)=f(x1)·f(x2);② f(x1·x2)=f(x1)+f(x2); ③>0;④.
当f(x)=lgx时,正确结论序号是__________.
9.在这三个函数中,当时,
使恒成立的函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
10.若函数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已知函数满足:x≥4,则=;当x<4时=,求的值.
12.设的定义域为,对任意,都有,且时,,又,
①求证为减函数;
②解不等式.
23.初等函数及其应用(3)
1.奇函数 2. 偶函数 3.0 4. x= .5. 6.. 7.增函数
8.② ③ 9.1个 10.
11.∵3<2+log23<4,所以f(2+log23)=f(3+log23) 且3+log23>4
∴=f(3+log23)=
12.
24.初等函数及其应用(4)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函数的增区间为 .
2.函数是 (奇函数、偶函数).
3.对一切恒成立,则a的取植范围为 .
4.已知函数f(x)= 3x-x+4的一个零点x0∈[a,b],且b-a=1,a,b∈N*,则a+b=__________.
5.要使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6.函数y=的值域为 .
7.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R都有成立.若,则等于_________.
8.若函数y=log2|a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2,则非零实数a的值是__________.
9.已知函数在R上为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0.定义符号函数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m为何值时,关于 x的方程8 -(m-1)x+(m-7)=0的两根:
(1)为正数根;(2)为异号根且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3)都大于1;(4)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5)两根在0,2之间.
12. 对于函数f(x),若存在,使f(xo)=xo成立,则xo为f(x)的不动点;已知f(x)=ax2+(b+1)x+(b-1) (
(1)当a=1,b=-2时,求f(x)的不动点;
(2)若对于,函数f(x)恒有两个互异的不动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4.初等函数及其应用(4)
1.; 2.. 偶函数 3(1,2] 4.3 5.
6.y== (y-1)x=2y+1 ∴y≠1 且x=≠-3
解得y≠1且y≠ ∴原函数值域为:y∈(-∞, )∪(,1)∪(1,+∞)
7.2 8.a=. 9.在x<1时为减函数,则,ax在x≥1上为减函数,则011.关于方程根的讨论,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与 轴的交点位置的充要条件即可求:
即设方程两根为 则
1) ;(2) ;
(3) ;4) ;
(5) 。
12. (1)f(x)的不动点为3或-1 (2)a的范围06.函数基本概念(1)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已知f(x)=(x且x),g(x)=+2(xR)
则f(2)= ,g(2)= ,f=
2.设函数f(x) (x)表示x除以3的余数.,对于x,y下面各式成立的是
A) f(x+3)=f(x) B)f(x+y)=f(x)+f(y) C) 3f(x)=f(3x) D) f(x)f(y)=f(xy)
3.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有 ______个.
4.已知函数,,那么集合中所含元素的个数有 ______ 个.
5.下列对应是函数的的序号为________.
(1)(2);
(3),, ;
6.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序号为________.
⑴,;⑵,;
⑶,;⑷,;
⑸,
7.定义符号函数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
8.若函数 ,则______.
9.若函数,则=________.
10.已知函数,若,则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函数满足求常数.
12已知函数在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此函数的表达式
6.函数基本概念(1)
1. 2.A 3.1个 4.0个或1个; 5.(1)(4) 6. (4)。(1)定义域不同;(2)定义域不同;(3)对应法则不同;(5)定义域不同; 7.[-3,+∞) 8.0 9. 10.-3
11.C=-3 12
7.函数基本概念(2)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3.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
4.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x-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6.已知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7.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且函数的最大值为,
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
8.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截轴上的弦长为,且过点,则函数
的解析式________.
9.已知,则=________..
10.已知,则的解析式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 已知A = B = R,A,B,对任意A,是从A到B的函数.若输出值1和8对应的输入值分别为3和10,求输入值5对应的输出值.
12.已知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且方程的解分别是-1,3,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解析式.
7.函数基本概念(2)
1 (,-1) (-1, ) 2 (,-2) (-2,2) (2, ) 3. (,0) 4.[1,5]
5.(2,3) 6.(1,3) 7. 设,对称轴,
当时, 8.. 9. =
10.=-3x-.11. 7
12.或.
8.函数基本概念(3)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已知f(x)的定义域是M,g(x)的定义域为N,则集合M、N的关系为 .
2 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__.
3.函数的值域为 ________.
4.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
5. 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
6.函数y=x-的值域是 .
7.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
8.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则=________.
9.函数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值域中共有 个整数.
10.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求函数y=的值域.
12.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其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文峰函数”,那么解析式为,值域为{4,1}的“文峰函数”共有多少个?
8.函数基本概念(3)
1. 2 [, 3 (0,5] 4..5. 6.
7. 作出图象 也可以分段求出部分值域,再合并,即求并集函数 8.2 9.2n+2
10.[,2] 11.
12. 定义域为{1,2} {-1,-2} {1,-2} {-1,2}{-1,-2,1} {-1,-2,2} {-1,1,2} {-2,1,2}
{-1,-2,1,2}共有9个
9.函数基本概念(4)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个点.
2.函数的图象的序号是_________.
3.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
4已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5.若y=f(x)定义域R,则y=f(x-1)与y=f(1-x)图象关于 对称.
6.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满足条件的实数组成的集合是 ________.
7.设函数,当时,的值有正有负,则实数的范围为________.
8.已知函数在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则、的
值为________.
9.若函数,则对任意实数,下列不等式总成立的序号是________.
A B
C D
10.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的图象适当平移,这个平移是________.(填序号)
A 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 B 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
C 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 D 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 7、  8、 9 、 10、
二、解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写出主要的证明、解答过程)
11.作出函数的图象
12.若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9.函数基本概念(4)
1.四个点 2.D 3.[-2,2] 4 (,] 5.x=1对称 6.{-2} 7.(-1, -) 8.
9.A 10.D. 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
11.作出函数的图象
(五点法:顶点,与轴的交点,与轴的交点以及该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12. K=0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K≠0时,
k+4kx+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