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回声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26 22: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1、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
课题 31、回声 课型 精讲 课时 2 主要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及课文插图,结合实际演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重点指导“藏”和“荡”。“藏”: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先写“厂”字,“荡”:上面是草字头,下半部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扬”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学法选择 讲读法、 探究合作
教、学具准备 生词卡片,插图,小黑板
电教手段运用 多媒体
详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目的 以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练习说话,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回声吗?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讲的。二、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2、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四、检查初读效果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识记生字字形重点指导“藏”和“荡”。“藏”: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先写“厂”字,“荡”:上面是草字头,下半部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扬”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五、指导正确书写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回答下面的问题:⑴这一段有几句话:讲的是什么?⑵“倒影”是什么意思?(结合图的理解)⑶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大月亮?(把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成的圆形比作大月亮)2、指导朗读描写美丽景色的第二句话,注意句间停顿。3、齐读第一段。(二)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引导学生划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桥洞底下)提问:1、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周围”指什么地方?“美丽的的景色”指什么?结合图(一),联系课文第一段说明。2、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来,这时,它听到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3、齐读第二段。(三)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  小青蛙为什么很奇怪?它是怎么问妈妈的?1、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要用适当的语气朗读小青蛙和青蛙妈妈的话。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四)图文对照。理解第四、五自然段1、默读第四、五自然段,观察第二幅插图,思考:青蛙妈妈带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说了什么?2、图文对照,引导学生理解小青蛙问妈妈,妈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3、借助图(二)理解画出的句子。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自然段。5、分角色朗读四、五自然段。6、填空练习⑴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回来。⑵青蛙叫的声音的(),碰到桥洞的( ),也要()回来。7、引导学生说一说:⑴结合课文内容讲讲“荡”和“返”的意思。⑵什么是“回声”?你曾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用自己的话说)(五)齐读最后一段理解“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这句话的意思。三、练习朗读全文1、指导读好句子末尾的助词,如:啊、吧、哩、啦等。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揭示学生注意小青蛙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看到美景很高兴,要用赞美的语调读得稍慢些;再是听到回声很奇怪,要用问话的语气读;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非常高兴,读的节奏要稍快些。    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四、练习用生字口头组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半圆的()欢快地()  美丽的()高兴得() 再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