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刺激的反应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快速而短暂。
(一)动物可以对外界刺激迅速地作出反应
人和其他动物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小鸟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
(二)对刺激反应的过程
(1)人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等。
(2)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3)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的快慢也会有所差别。
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
(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鼻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变化的刺激。
(3)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等,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二)神经元
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结构
神经元
A: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B:突起
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②轴突:较长,-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功能
神经元可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三、 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能够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二)脑
(1)大脑
①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②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 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③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对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命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干中的一些中枢损伤 ,会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运动和嬉闹时要十分注意保护“后脑勺”。
(4)脊髓
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②结构:由灰质(内)和白质(外)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③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能力拓展】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控制着躯体对侧的运动和感觉,如左边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被破坏,会导致躯体右侧肢体瘫痪。
大脑受到损伤,人会成为丧失各种能力的“植物人”;小脑受到损伤,人难以维持基本平衡,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脑干受到损伤人会死亡;脊髓受到损伤,人会瘫痪,某些反射活动无法控制,如大小便失禁。
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一)应答性反应:应答性反应即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二)反射
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反射弧
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1)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能感受光、声音、气味、机械压力、温度变化、触碰等刺激。
(2)传人神经:将感受器转化的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包括从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
(3)神经中枢:处理传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结构。一些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一些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布的“命令”传向效应器的神经纤维,包括脊髓中的下行传导束和从脊髓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四)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种反射。缩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觉在后。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3.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此过程在脊髓里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即可完成。“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此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五)大脑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排尿中枢等都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它们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当我们有意识地敲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反射不是很明显;当胸段脊髓横断后,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时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的控制;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
【能力拓展】
①任何反射活动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都会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②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刺激,二是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③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做出解释之前。这样就缩短了作出反应的时间,所以仅体现了脊髓的反射功能。
④人的许多有意识行为还可以不牵涉感受器,由大脑直接传递给连接效应器的运动神经元,产生一个动作,如踢腿、甩手等自主的随意动作。
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一)非条件反射
(1)概念: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2)特点
①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个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②非条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与生俱来,不需要训练,也不会因为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
(二)条件反射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2)特点
①条件反射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形成,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学习的基础。
②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③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3)意义:使人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
动物和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并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适当的反应。
例1、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例2、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例3、干燥的秋冬季节,当手接触金属体时常会发生放电现象而缩回。图甲为手指、门把手上的电荷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缩手反射模式图。
(1)手指触碰到门把手发生放电,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________门把手。(选填“→”或“←”)
(2)手指触碰后会立即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若图乙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人的表现为________。
例4、交通法规规定,禁止酒后驾车。为此研究人员以10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获得如下数据;
人体累积的酒精量(毫升) 25 55 85 115 145 175
人体对声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秒) 0.247 0.257 0.268 0.287 0.329 0.36
人体对电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秒) 0.311 0.328 0.337 0.255 0.386 0.417
(1)研究人员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为了减小误差,上表记录的每一个反应时间已经经过数据处理,如“0.247秒”其实指的是________。
(3)本实验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请指出问题所在________。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2.下列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3.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C.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无痛感
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4.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A.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 B.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
C.X-传出神经;Y-脊髓 D.X-传入神经;Y-脊髓
6.观察该细胞并填空。
(1)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2)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①A→B→C ②C→B→A ③B→A→C
(3)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 (可多选)。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7.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与肘部动作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射弧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如果图甲中的C为图乙中的③和④,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④收缩、③舒张时,人体就完成了________动作。在上述过程中,若图甲中的B受到损伤,则此动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
8.酒后驾车是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小乐欲通过“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来证明饮酒对神经系统会造成影响,从而明确良好的生理状况对安全出行的重要意义。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两人做好准备(刻度尺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夹住,记录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被试者分别在:①不饮酒,②饮300毫升啤酒,③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① ② ③
第一次( m) 24.4 32.2 48.7
第二次( m) 25.5 33.2 53.0
第三次( m) 25.1 35.0 51.3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在三种状态下都重复测试三次,其目的是 。
(2)本实验通过比较 , 可初步得出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慢的结论。
(3)小乐还可通过 等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4)【科学解释】“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为:眼→视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脊神经→手指肌肉收缩。饮酒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在线课程,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听课笔记的过程属于每个同学都会的简单反射
B.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
C. 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 在线学习时,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上形成视觉和听觉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干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小脑能维持身体平衡
B.当我们情绪激动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
C.“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D.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3.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横断,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大脑皮层无法发出肌肉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4.小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B.大脑皮层参与这一过程
C.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5.11月9日。为指导同学们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学校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某同学在所到警报声后,作出了如下图的反应,试回答:
(1)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________。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生长激素:②肾上腺素:③性激素。
6.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下面以“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进教室”两个反射为例,分析反射弧与神经系统组成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听到铃声进教室”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类神经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控制“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进教室”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
(3)神经系统通过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和处理________,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7.巴甫洛夫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确立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下列是某同学在家模仿巴甫洛夫的实验进行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每当狗吃到食物后都会分泌唾液,这种对外界的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是通过 来完成的。
(2).图B中把铃声和进食反复结合后,使 (选填“铃声”或“进食”)转化为条件刺激时,就形成了图C中所示的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 控制此反射的中枢位于 。
(3).图D中,表示一段时间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后,条件反射将 ;该实验说明了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下同)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参考答案
例1、A
【解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解答】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来不及考虑说明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例2、A
【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图中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
【解答】A、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A符合题意;
B、该反射弧的顺序为: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简单反射,C不符合题意;
D、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b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不符合题意。
例3、(1)←(2)c(3)能感受到电刺激,但无法立即缩手。
【解析】(1)物体上出现了电荷的聚集,是产生了静电。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解答】(1)在干燥寒冷的冬季,人们接触门把手时,偶尔会被“电”了一下,这是静电现象,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门把手。
(2)人的缩手反应,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C脊髓。
(3)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若图乙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缩手动作,原因可能是上图中的d传出神经受损所致。
例4、(1)人体收到声和电的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与人体累积的酒精含量的关系
(2)时间段
(3)没有保证志愿者的年龄,生理状况等相同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解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1)由表格数据可知人体对声和电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与人体累积的酒精量的有关,故此实验是探究人体收到声和电的刺激后作出反应的时间与人体累积的酒精含量的关系;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0.247秒其实指的是人体累积的酒精量为25ml时100名志愿者对声刺激后作出反应时间段的平均值;
(3)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理状况反应能力不同,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知本实验应该保证志愿者的年龄,生理状况等相同。
1.D
【解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2. C
【解析】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解答】A、望梅止渴、鹦鹉学舌都需要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或学习而获得,属于条件反射,嘤嘤求哺是婴儿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惊弓之鸟是动物通过后天生活经验获得的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C符合题意。
D、猫捉老鼠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闻鸡起舞、老马识途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C
【解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它们组合在一起为反射弧。
【解答】A、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A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无痛感,无反射,C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4. A
【解析】(1)非条件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或脑干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脊髓在完成简单反射的同时,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产生感觉。
【解答】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说明非条件反射能完成,以脊髓为神经中枢的反射结构是正常的,因此,乙、丙、丁结构正常,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图中脊髓中的上行传导至甲出现损伤,刺激无法 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A
【详解】由分析可知,反射由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的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以针刺X的指尖,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X感觉痛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和脊髓完好,脊髓能把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但没有缩手,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不能把冲动传导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做出反应。
以针刺Y的指尖,Y不觉痛也不缩手。说明传入神经受损,不能把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反射活动就无法继续,脊髓也就不能把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就不能产生痛觉。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说明大脑完好。
故选:A。
6.(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细胞体”“突起”答案顺序可互换)
(2)③
(3)A,C,D
【解析】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构成;
(2)神经元中树突接受刺激,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再把冲动传递到轴突,从而向上传递;图中B是短而多的树突,A是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体,C是轴突;故 ③ 符合题意;
(3)A、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B、肌肉细胞用于舒张和收缩,不能感受刺激,不属于神经元;
C、嗅觉细胞能够接受气味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D、味觉细胞能够接受味道的刺激,属于神经元;
7.(1)感受器;神经中枢 (2)伸肘;不能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中任一结构收到损伤都会影响反射的完成。
【解答】(1)图甲中所示反射弧中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
(2)图乙中当神经传来的兴奋使④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时,人体就完成了伸肘动作。若图甲中B神经中枢损伤,则此动作不呢完成。
8.(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2)三种状态下,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
(3)测试对象(或饮酒量或测试次数等,合理即可)
(4)脊髓
【解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解答】(1)每种状态都三次测试是为了避免实验现象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由表格可知,实验中测量了多次被试者手指夹住处的刻度值,每种状态下都有三组数据,所以是通过比较三种状态下的被试者手指夹住处刻度值的平均值来比较反应嘟嘟的快慢;
(3)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以增加实验对象的人数及测试的次数等,测量出更多的数据来比较;
(4)脊神经由脊髓控制的;
1.C
【解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很多神经,叫脊神经,它们共同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到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的影响。
(4)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方面分析解答。
【解答】A、做听课笔记是属于复杂反射,因为这是同学们通过后天的学习积累的经验行为,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这是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后天性反射,A不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B不符合题意;
C、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C符合题意;
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分别是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B
【解析】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解答】A、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当我们情绪激动时,经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参与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肾上腺激素,B符合题意;
C、“画饼充饥”、“谈虎色变”是属于复杂反射,C不符合题意;
D、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D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横断,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进而丧失运动功能。
4.C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即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疼痛。
A、1是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A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不参与这一过程,B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所以缩手时小明未感觉到疼痛,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D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5.(1)感受器 (2)内分泌腺 (3)②
【解析】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1)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2)依图所示,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所以,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内分泌腺。
(3)图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②肾上腺素 ,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
6.(1)F;脊神经;E;脑神经
(2)B;周围神经系统;A;中枢神经系统
(3)信息
【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
可见图中A中枢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C脑,D脊髓,F脊神经,G大脑,H小脑,I脑干。
【解答】 (1)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属于F脊神经。“听到铃声进教室”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是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属于E脑神经。
(2)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中枢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3)反射是在接受刺激后,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7.(1)反射弧(2)铃声;条件;唾液腺;大脑皮层(3)消失;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解析】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缩手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动物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脊髓等中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它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解答】(1)图A中,每当狗吃到食物后都会分泌唾液,这种对外界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2)狗进食时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图B中把铃声和进食反复结合后,铃声就成了进食的信号,即铃声转化为条件刺激,形成了图C中所示的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作出反应分泌唾液的唾液腺,控制此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图D中,一段时间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条件反射也就消失了。该实验说明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射是在进食时分泌唾液这一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故答案为:(1)反射弧;(2)铃声;条件;唾液腺;大脑皮层;(3)消失;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九)
神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