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某歌曲唱道:“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的把头抬起……”下列与中国人同为黄色人种的是( )
A.因纽特人 B.阿拉伯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欧洲人
基础过关
A
2.2020年4月20日,中国赴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抗疫医疗专家组开始调研当地疫情,分享抗疫经验。读图F5-2-1可知,该国人种主要属于( )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D
3.下列关于人种体质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种体质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黑色人种的头发卷曲,是天然的凉帽
C.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浅肤色可以反射阳光
D.如果一个白色人种长期生活在热带,也会变成黑色人种
4.下列地区中,主要人种相同的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 B.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C.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 D.亚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B
B
5. 爱尔兰将汉语纳入国家高中教育,沙特阿拉伯将汉语纳入各学校及大学教育各个阶段的相关课程,俄罗斯于2019年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近年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汉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D.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D
6.2017年8月31日,一艘名为“天健”的货轮从我国连云港出发,通过北极航道,于10月3日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天健”轮到达圣彼得堡后,船员见到的本地居民多说( )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法语
C
2022年是我国与德国建交50周年。据此读图F5-2-2,完成7~8题。
7.我们与德国人日常交流时,除了使用德语,还
可能使用( )
A.法语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 D.英语
D
8.德国很多居民会选择在教堂举办婚礼,这反映了他们大多信仰(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犹太教
9.中学生佩佩计划利用寒假阅读下列名著,其中与基督教有关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穆斯林的葬礼》
C.《西游记》 D.《通往麦加之路》
B
A
10.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及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西部
B.非洲北部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信仰基督教
C.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黑色人种为主
C
11.西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又是国际化大都市。有同学对西安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西安市的语言、人种和宗教进行了探究。读图F5-2-3,完成下列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西安市的语言、人种和宗教
(1)语言:在西安,本地居民说的是___________语,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人们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语。
(2)人种:西安本地居民属于___________人种,此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洲。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皮肤黝黑,眼睛也是黑色,头发黑且多卷曲,鼻宽且鼻梁较矮,嘴巴厚并凸起,他们属于___________人种,最有可能来自___________洲。
汉
英
黄色
亚
黑色
非
调查报告:
(3)宗教:在西安可以看到一些宗教的建筑,其中下列图A为___________教建筑,图B为___________教建筑,图C为___________教建筑。
基督
佛
伊斯兰
12.西班牙语除西班牙本国使用外,还广泛流行于( )
A.大洋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13.东南亚很多地方流行汉语,甚至有的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其原因是( )
A.大批中国学生到东南亚留学,将汉语带到东南亚并传播流行
B.在历史上东南亚是中国的一部分
C.大批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来中国留学,将汉语带到东南亚并传播流行
D.历史上大批华人、华侨“下南洋”,对当地的开发与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促进了汉语的传播
能力提升
D
D
14.下列关于各宗教习俗和禁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督教徒忌讳数字“13”
B.伊斯兰教妇女有戴面纱、头巾的习俗
C.穆斯林爱吃猪肉
D.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的传统节日
C(共18张PPT)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是人们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据此读图F5-3-1,完成1~2题。
1.图中的聚落类型及其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地势平坦
B.林场,这里地表崎岖
C.城市,这里房屋密集
D.渔村,这里以渔业生产为主
基础过关
D
2.该聚落地处( )
A.盆地 B.港湾 C.山谷 D.高山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F5-3-2),完成3~5题。
3.图示聚落分布的规律是( )
A.沿盆地边缘分布
B.沿铁路分布
C.沿公路分布
D.沿河流分布
B
D
4.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居民区规模 ②自然资源 ③地形 ④河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B
6.图F5-3-3为湖南省凤凰古城,该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有( )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 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 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D
图F5-3-4所示帐篷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制成,白天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同时将猛烈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当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雨。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帐篷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
A.酷寒 B.湿热
C.干冷 D.干热
D
8.图示帐篷较为集中分布在( )
A.非洲北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北部
9.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意大利的是( )
A.威尼斯城 B.丽江古城
C.巴西利亚 D.克里姆林宫
A
A
10.读某地城市演变示意图(图F5-3-5),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幅图按形成和发展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人口不断___________。
(2)A图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填“农业”或“非农业”)活动。
A
C
B
增加
农业
(3)该地能不断演变成城市,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城镇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试从规模、景观方面分析)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规模越来越大;交通线越来越密集;建筑物越来越密集,高度越来越高。
(5)城市在演变过程中将出现哪些问题?(列举三种)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
广东省南岗千年瑶寨(图F5-3-6)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读图并完成11~12题。
11.与广州市相比,南岗千年瑶寨( )
A.商贸发达
B.交通便利
C.高楼林立
D.梯田成片
能力提升
D
12.图中可见,瑶寨布局上错落有致,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森林
13.中国很多房屋坐北朝南,其优点不包括( )
A.可以阻挡寒冷的北风 B.可以防范台风
C.可让更多阳光进入屋内 D.让南风吹进屋内,夏天凉爽
B
B
14.维斯比古城是瑞典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镇,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内很多街道不允许机动车通行以减少尾气排放,古城外还新建了大型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以保障绿色可持续的旅游环境。维斯比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有( )
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 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 ③提高旅游的环境质量 ④有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 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巍峨的古老城垣厚重深沉,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布局和风貌。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淳朴的晋中民风,让古城散发着安静而内敛的气息。
材料二 平遥古城示意图(图F5-3-7)。
(1)平遥古城中的日升昌位
于镇国寺的___________方向。
(2)平遥古城的特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
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布局和风貌
(3)如何更好地珍惜和保护平遥古城,请你出谋划策。
①注重改善古城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②结合古城特点,适度发展富有古城特色的产业。
16.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聚落和民居建筑,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你家乡的传统村落又有怎么样的特色呢?
【目的】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家乡的村落情况,将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中涉及的乡土知识,以及学生身边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同学们的地理综合素养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综合实践
【要求】
(1)主题:探究家乡的村落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到阅览室收集、整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由至少一名成年人陪同下外出考察。根据需要,准备好相机、纸、画笔等材料,记录家乡的主要村落及周边自然环境,房屋的分布、基本特征等。
(3)撰写小组调查报告,并在学校展评。
略(共17张PPT)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F5-1-1),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
A.2005年 B.2010年
C.2015年 D.2020年
基础过关
B
2.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2005年 B.2010年 C.2015年 D.2020年
读2010年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2005—201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图(图F5-1-2),完成3~4题。
3.人口最多的大洲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欧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大洋洲
D.南美洲、大洋洲
D
B
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或地区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C
图F5-1-3为金砖国家某年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统计图,表F5-1-1为金砖国家某年不同年龄人口构成情况。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五个国家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南非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最高
的是巴西
D.人口数量最少的是俄罗斯
B
表F5-1-1
6.2021年8月17日,我国修正草案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该草案修正是基于( )
A.人口数量负增长 B.人口密度下降
C.人口大规模迁出 D.人口结构步入老龄化
项目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中国 17.88% 71.2% 10.92%
印度 27.05% 66.77% 6.18%
巴西 21.33% 69.74% 8.93%
南非 29.08% 65.6% 5.32%
俄罗斯 17.9% 67.41% 14.69%
D
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图F5-1-4),完成7~8题。
7.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世界人口负增长
8.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各国国防兵源不足
C.资源短缺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B
C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据此读图F5-1-5,完成9~10题。
9.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B
10.人口激增很可能导致的问题有(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粮食需求量减少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质量变差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B
11.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图F5-1-6),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G、H
八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
是:①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
②海陆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③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___;④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口稀少的地区有___________,其中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E、G
位于中低纬度
位于临海地带
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C、D、F、H
F地为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2)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__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____有密切联系。
(3)你认为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
不均匀
自然环境
不能。因为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许多地方目前还不适宜人类居住。
12.读图F5-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①时,人口总量最大
B.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④时,人口增长最快
C.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③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国防兵源不足
D.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②④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既不出生,也不死亡
能力提升
C
读某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图F5-1-8),完成13~14题。
13.未来几年,该国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是 ( )
A.医疗及保健 B.学龄前教育
C.旅游和娱乐 D.体育和健身
A
14.为了遏制15~64岁人口比重下滑的趋势,下列措施效果最快捷明显的是 ( )
A.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B.推出延迟退休计划
C.吸收国外务工人员 D.设立强化教育基金
C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图(图F5-1-9)。
材料二 2022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当天,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根据报告,到2022年年底,全球人
口将突破80亿,2050年达到97亿。报告同时预测,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_______;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20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呈现______趋势;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总量将达到______亿。
(2)联合国《年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测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依据的是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______(填“高”或“低”)。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印度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
加快
减缓
97
高
劳动力相对丰富
对环境、资源造成沉重压力
(3)结合以上信息,归纳目前世界人口的发展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