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自低利
2.答趣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近日启幕的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河南博杨院的数字考古盲盒亮相,以数
字化形式模拟考古现场。据患,这款育盒国庆假期7天即吸引3000万用户“在线考古”,去年12月起,
的
河南博物院开发的考古盲盒就成为拼手速才能抢到的爆款。过去10个月,考古盲盒的销量约36万个,
销售颜超3000万元。“考古+盲金”,古老与新潮的交融吸引了新一代消费者的眼球,使其纷纷加入
“挖土”阵营。事实上,考古育盒消费咸凤湖,不仅因为能“龙宝”、有惊喜,背后还有更深层的
原因。
从消费时机和动机讲,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公众对我国挥湟灿烂的历史文化产
生了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对以探索过往历史文化为己任的考古学兴趣日渐浓厚。考古工作日益受到
重视,加上文博综艺节目热摇,唤醒了不少人心中的"考古梦”,这也让考古文博相关消费有了更多
发展契机。将考古挖抵的冲秘感代入流行的盲盒,玩家不仅可以挖宝”,还能通过搜果感藏文物了
解专业知识。可以说,考古言盒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传就文化的创新表达:考古盲金热铺,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力和经济价值。
从消费品特质看,考古盲盒的最大特色是沉浸式体险感和代入感。“开金一把铲,宝物自己挖”
“挖到什么都是你的”,玩家藏上手套即可化身考古学家,拿起考古手铲从迷你版的深方内发掘“
历史道存”,深废还原考古挖掘过程,带给考古爱好者及盲金玩家沉浸式体验。还有消费者称,“
除了满足深秘欲望,开盲金耐心挖土的过程也很解压”。这种鲜明的体验感让考古盲盒迅逸“出图”
受到追捧。
从消费群体希,
“95后”“00后”等新生代正逐步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
"
新与传播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文博文创消费调研报告》显示,文创消费年轻化趋势明显,
1990年后出生的消费者占比超53%,其中“95后”占比达30%。“Z世代”注重精神消变,愿意为兴
趣螺单,更注重文博文创产品的体验感与个性化。因而,兼具文化属性、创新性、探索性的考古言
金南一准出,就受到年轻消费者青昧,为其带来“传统+潮流”的新型消费体险,也为传就文化与
年轻消货者兴梅的结合打开了新空间。
考古南盒以沉浸式体验、新奇玩法,成为文博文创产品爆款。从一定意义上说,考古盲金也是
馨
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发抵文物潜在价佳的一种论径。通过这科我体,传统文化正走进更多人心中。
对文博文创产品而言,我国将大精深的传抚文化资源是共创意的源泉,新时期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提
升及对关学体验的重视是共创新的动力。在新的满费趋势下,文博华位、文创企业及南家需要更多
高一语文学科试恩第1页〔共8页)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A(张冠李戴,“过去10个月,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是考古盲盒,不是数字考古盲盒。)
2.C(A项“反映了新生代群体的生活压力之大”无中生有;B项“舞台剧的形式比其他网络视频
更加接地气”于文无据;D项根据材料二“近年来,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走红、茶文化在海外受到
关注、展现中国特色文化的影视作品不断出海等,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国际传播价值”
,可见,中国文化传播海外,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具有传播价值。)
3.D(A项学校组织学生欣赏《智取威虎山》,并非传播传统文化;B项着重表现快递小哥对诗词的
热爱和进取精神;C项“介绍家乡新貌”不属于传播传统文化。)
4.①首先陈述了考古盲盒消费热的社会现象;②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深层原
因;③最后论述了考古盲盒消费热对文博文创产业发展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每点1分,
答三点得4分)
5.①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1分)②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1分)③注重东方基因的文化表
达关注美和感性,关注处理外界与个人关系的智慧。(2分)④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语境,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技术手段。(2分)
6.D(文中的小波子回乡,与父母即使有不同意见,也都能相互理解,彼此并未有隔膜。)
7.C(文中樱桃的确是外来者,但她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文中并未明确。所以本句对视角的解读
有误。)
8.①小说结尾描绘了典型的农村生活,男子种田、女人做饭、鸡鸣成片,画面淳朴而祥和。②字
里行间洋溢着农村生活的安适和自足。③表现了农民淳朴而勤劳的品质。(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
9.①食品安全·自己种的粮食菜蔬绿色健康。(2分)②主观因素:他们勤劳、节俭,自己不愿意
闲着,不愿意多花钱买着吃,不愿意找孩子讨要,给孩子增加负担。(2分)③农耕传统:华夏民族农业
为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习惯,对土地有深深依恋,安土重迁。(2分)
10.C(句意: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
赏的方面。“犹似未开之花"中“未开之花"是偏正结构,意为未开的花,可知“之“与“花”不能
断开,由此可排除B、D;“此皆言其可目者也"中“言”与“其可目者也”是动宾结构,由此推断中
间不能停顿,据此排除A。)
11.C(A错误。爱,动词,喜爱。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爱,动词,爱护。句意∶吴广向来
爱护士兵。B错误。而,连词,却,表转折。句意∶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啊。而,
连词,表并列。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C.正确。秋,名词,时候。句意︰都属
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秋,名词,时候。句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候。D.错误
。谢,动词,凋谢。句意∶等到花朵凋谢。谢,动词,道歉。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12.B(A.“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句意为︰因为叶子大所以叫“荷”。“荷”,指荷叶“自
荷钱出水之日”,句意为︰自从荷叶长出水面的那一天。古代荷叶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
和称谓。萌芽后,初生叶不伸出水面,称为“钱叶”。故两者相同,均指荷叶。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B."莲,芙藁之实也”,句意为莲是芙藻的子实。故此处“莲”是指莲子。而“莲实与藕皆并列
盘餐"句意为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起摆上餐桌。故此处“莲"指芙藻。两者所指不同。
C.“菡也,实为菡苗,未发为菡苗”,句意为菡,实指菡苗,是函和未开的荷花。“迨至菡苗
成花”,句意∶等到花苞开花。故两者相同,均指荷花花苞。
D.“芙蓉之含敷蒲也”,句意为芙蓉开放铺展。“敷布容艳之意”,句意为(芙蓉)是开放美艳
的意思。故两者相同,均指芙蓉花的艳丽。)
13.①得分点:“濯”,洗涤;“清涟”,名词作状语,用清水;“中通”,内空;“蔓”“枝”
,名词作动词,生蔓,生枝;“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译文∶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②得分点:“败”,枯萎;“零落”,脱落;“难堪”,不好看;“弃物”,被遗弃的废物。
译文∶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
14.①文本一写“莲"为“花中君子”,写“莲”的生长环境是“出淤泥而不染”,其外形是“
中通外直”,气质仪态是“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味道“香远益清"等,侧重赞美的是“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内在品格;
②文本二则紧扣芙蓉“可人”的特点,侧重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角度来写它的观
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15.B【解析】B“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错
误。甲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
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16.①甲词写的是家国天下的抱负,情感豪放激越,场面宏大壮阔,语言铿锵有力,如“千骑卷
平冈"中的“卷”字,气势磅礴,十分雄伟。
②乙词抒写儿女情长,感情委婉含蓄,情真意切,如结尾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坚决。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8.C(内含①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②内容。③犹含蓄。内涵①内在的涵养。②指概念中
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此处指其特有属性,选"内涵”。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
生。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根据意义,选“油然而生”。披
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根据意
义,选“披荆斩棘”。凝聚:①物质由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②聚集。凝结: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
变成固体。此处应选“凝聚”。)
19.B(“世界四大文明中”,介词短语修饰“文明”,“中”是介词不能漏掉。使得中国航天就此
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使得”一词表明前后句的因果关系。)
20.D(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以下问题"我国到来,探日时代”应改为“我国,探日时代的到来”,
“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延伸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两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不可调换顺序。“标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志”用以表明事物特征,用在"我国,探日时代的到来”前合适“意味”着眼于推断的影响用于“中国
航天的传奇还将延伸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前合适。D项修改最恰当。)
21.①也离不开个人数字素养的提升②我国国民数字素养日益受到重视③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
群体而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22.“数字素养”是一种能够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能及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和
利用的素养能力。(“数字素养是一种的素养能力”长单句3分,“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能”1分,“对
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和利用”1分,共5分)
23.[写作提示]这篇作文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谈对诗词之美的理解以及青少年该怎
么做才能发扬诗词之美)。参照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例文]
用诗词感发人心
周南
在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里,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
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
很多喜爱古诗词的人都听过叶嘉莹的名字。这位诗词的女儿,一生读诗、释诗、写诗、讲诗,与
诗歌结下不解情缘。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过银幕光影,我们得
以走近这位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去感受她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的一生。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古诗词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意味着什么 从叶嘉莹身上,或许能找到最好的
答案。叶嘉莹诗心早慧,却一世多艰,遍尝生死不能相见、故土不能相还的蓼辛茶苦。是诗歌如日
月光华,照亮了她生命中的灰暗时刻;又如一叶轻舟,渡她涉过生命的长河。在故土沦陷之时,她写下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茄哀角不堪听”的哀婉之声;在女儿遭遇意外的时刻,她用“迟暮天公仍罚我
,不令欢笑但余哀”书写维心之痛;漂泊海外时,她注解杜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以浇胸中思乡块垒……那些与生命相融合的感发,那些以诗词为舟样的依托,让她免于在苦难中被磨
碎,也塑造了她一生的温润沉静、坚韧持守。所以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
当然,对叶嘉莹而言,诗词并不只是爱好、慰藉,更是理想、信仰。所以她用尽一生研究古典诗词
,更希望在自己亲身体会到了古典诗词美好、高洁的世界后,能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
来",并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目的”。所以她屡次说如果自己不尽到传承的责任,就是上对不起古人,
下对不起来者”所以她90多岁高龄仍登台授课而又著述不辍,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她告诉初学诗歌的小男孩,诗,就是心在走路”;她坚守讲台七十载,阐说精妙,启发无穷”,留下.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佳话;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告诉他们判断诗词
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叶嘉莹成
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
为什么让更多人走进诗歌如此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栖息地,而诗歌里正有慰藉人生的
精神养分。当你通过诗歌,与作者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那些古典诗歌中蕴含的审美趣味,那些涌动着
的生生不已的精神力量、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心诗意,就能给予我们美好和希望,就能让我们在人生风
雨袭来时获取勇气和力量。闻一多曾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当我们看到挥汗如雨的劳动者劳者歌其事”、写下动人的诗篇;看到走南闯北、日晒雨淋的快递
小哥,时刻把《唐诗三百首》放在行囊;看到农民大姐以诗词为精神良药,走过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
夜,我们就更能体味叶嘉莹用诗词感发人心”的苦心,也更能明白诗词之于人生的意义。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在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里,蓄积着中国人的
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让更多人从一首诗、一阕词
、一篇文章中汲取文化养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更多人生命的指路明
灯,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文言文参考译文
文本一∶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
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
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
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
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
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文本二∶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
过问的时候。芙藻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
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
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
到花朵凋谢,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
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
;(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
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
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一年又一年用来裹东西。我夏天视它为生命,是因为芙藻有它恰如
人意的地方。
【高一年级期中·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