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自练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自练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10: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自练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
⑤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1价。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C.酒精灯 D.橡胶塞
3、某同学用底部有小洞的试管组装如图简易的气体发生器,以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下列宜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是(  )
A.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常温下制氢气
C.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D.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4、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  )
A. B.
C. D.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密度较大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6、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 )
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7、“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8、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D.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9、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C60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的是( )
A.硫酸铜 B.氦气 C.氨气 D.金刚石
10、下列装置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 能够转变成CO
C.在常温下碳容易转化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
1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13、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采用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1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5、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__(填“变深”“不变”或“变浅”),漏斗中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__外界大气压。
17、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①实验室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分液漏斗内应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将气体从a端通入,可以得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1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 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 难溶于水,密度为 1.25g 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 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 ;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 。
19、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和    两部分。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   和   等。
20、“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所示为部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发生装置应从图1中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仪器制取CO2,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干燥生成的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2、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常采用________
________ 。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

三、实验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质塑料瓶变瘪 ,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 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实验中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集气瓶中,造成集气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即AB段压强上升 ;
(2)BC段:图中BC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 不同意,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约一体积的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 二氧化碳不纯、装置漏气等;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四、计算题。
25、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1)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自练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
⑤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1价。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
【答案】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C.酒精灯 D.橡胶塞
【答案】C 
3、某同学用底部有小洞的试管组装如图简易的气体发生器,以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下列宜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是(  )
A.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常温下制氢气
C.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D.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答案】B 
4、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密度较大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答案】D
6、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 )
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答案】A
7、“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8、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A.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D.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B
9、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与C60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的是( )
A.硫酸铜 B.氦气 C.氨气 D.金刚石
【答案】C
10、下列装置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在一定条件下CO2 能够转变成CO
C.在常温下碳容易转化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
【答案】C
1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
【答案】C
13、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采用先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答案】D
1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答案】C
15、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答案】B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__(填“变深”“不变”或“变浅”),漏斗中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__外界大气压。
【答案】变浅 上升 吸附 小于
17、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①实验室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分液漏斗内应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将气体从a端通入,可以得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铁架台 (2)2KMnO4 K2MnO4+MnO2+O2↑
(或2KClO3 2KCl+3O2↑) C
(3)①稀硫酸 能控制反应速率 ②密度比空气大
18、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 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 难溶于水,密度为 1.25g 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 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 ;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 。
【答案】(1)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可燃性;还原性
19、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和    两部分。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   和   等。
【答案】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
20、“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CO2 CO中毒 3C+2Fe2O34Fe+3CO2↑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所示为部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发生装置应从图1中选择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仪器制取CO2,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1中还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干燥生成的CO2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水槽 (2)2H2O2 2H2O+O2↑ ②⑥⑧⑨(或②⑦⑧)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3)多孔隔板 a
22、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常采用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让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

【解答】(1)A和D(或A和E);2KMnO4K2MnO4+MnO2+O2↑;
(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三、实验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质塑料瓶变瘪 ,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 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实验中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集气瓶中,造成集气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即AB段压强上升 ;
(2)BC段:图中BC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 不同意,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约一体积的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 二氧化碳不纯、装置漏气等;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案】【分组实验】甲组:软质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2NaOH+CO2=Na2CO3+H2O;
乙组: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实验中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集气瓶中,造成集气瓶内的压强迅速增大,即AB段压强上升;
(2)图中BC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不同意,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约一体积的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
(4)二氧化碳不纯、装置漏气等;
(5)取样,向试液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有气泡冒出,则原溶液中含有Na2CO3,即已发生了反应。
四、计算题。
25、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1)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4.4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