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数量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②人均粮食产量高③交通拥挤,就业困难④消费需求大,带动商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人口众多的国家有充足的劳动力,同样也具备了更高的消费需求,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①④正确,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是人口过多产生的不利影响,③错误,人口过多人均粮食产量会更低,②错误,故正确答案为①④,故选D。
2.(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答案】B
【详解】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其次是亚洲和南美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故选B。
3.(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体质方面的特征 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 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
【答案】A
【详解】世界人口主要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体质特征,与风俗习惯、经济生活文化程度、语言文字的差异等无关。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行为都是错误的,纵观历史,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因素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人口基数 D.自然增长率
【答案】D
【详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小红在网上结识了外国朋友詹妮,聊天时,詹妮说:“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小红说:“我们也很了不起,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詹妮和小红所说的这两种语言分别是( )
A.阿拉伯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汉语
【答案】D
【详解】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詹妮和小红所说的这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汉语,故选D。
6.(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日语
【答案】D
【详解】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英语、汉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故ABC属于,D不属于。故选D。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乒乓球世界杯于12月4日至7日在新加坡体育城举行。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美称,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小强是殷都区某中学的一名七年级学生,他想了解新加坡的位置,他最好应选用的地图是( )
A.世界气候图 B.中国政区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8.新加坡主要宗教信仰人数最多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7.C 8.A
【解析】7.世界气候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的气候分布,不能了解新加坡的位置,A错误;中国政区图,可以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不能找到新加坡的位置,B错误;世界政区图,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可以找到新加坡,C正确;世界地形图可以了解世界地形的分布,也找不到新加坡的位置,D错误。故选C。
8.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东南亚主要信奉佛教,A正确;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B错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C错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D错误。故选A。
【点睛】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无论是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艺术,基督教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国也是20世纪除了南美、非洲、亚洲的韩国等地,基督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9.(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C.乡村,这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答案】C
【详解】聚落是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其规模有大有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由题目可知,“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说明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描述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结合题意,故选C。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四省区图形文字标志,完成下面小题。
10.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拉萨 B.②—石家庄 C.③—南宁 D.④—银川
11.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 )
A.服饰 B.民居和建筑 C.饮食 D.河流
【答案】10.A 11.B
【分析】10.读图可知,①图形文字显示“藏”,是西藏自治区的图形文字,行政中心是拉萨,故A正确。②图形文字显示为“徽”,是安徽省的图形文字,行政中心是合肥,故B错误。③图形文字显示的是永定土楼,里面有“福”,是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故C错误。④显示“澳门”字,是我国澳门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是澳门,故D错误。故选A。
11.由图可知,这四个省区图形标志的灵感来源于民居和建筑,与当地的民居有关。西藏的布达拉宫,安徽的徽派建筑,福建的永定土楼,澳门门的大三巴牌坊,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及环境与建筑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2.(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落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B.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C.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 D.聚落只有居住功能
【答案】D
【详解】聚落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故A正确。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故B正确。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 ,故C正确,聚落除了居住功能,还有生产、娱乐等功能,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D。
【点睛】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四种民居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小桥流水人家”景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四种民居的形态,与宿迁民居最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3.D 14.C
【解析】13.①是蒙古包在西北地区,A不符合题意;②是陕西窑洞,B不符合题意;③是北方院落,C不符合题意;④屋顶坡度大、在河边建筑房屋,出行方式是依靠船,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4.宿迁位于淮河以北,我国北方地区,最为相似的民居是③是北方院落,C符合题意;①是蒙古包,在西北地区,A不符合题意;②是陕西窑洞,B不符合题意;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民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不属于亚洲古代文明发源地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谷地 C.尼罗河三角洲 D.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C
【详解】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源地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的古印度文明、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中国文明,ABD不符合题意;尼罗河三角洲位于非洲,是古埃及文明,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世界人种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人种,其分布地①是 洲;B是 人种,分布范围最大的是 洲;C是 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
(2)图中数字所示的大洋名称是:② ,③ ,④
【答案】(1)白种人 北美洲 黄种人 亚洲 黑种人
撒哈拉以南非洲
(2)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详解】世界主要人种有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世界三大人种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1)结合图例分析可以看出:①处位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人种是白色人种;B是黄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大的是亚洲;C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
(2)全球主要有四大洋,从图中可知,②大西洋,③ 面积最小的-北冰洋,④印度洋。
【点睛】识记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
1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主要为__________人种,这里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教。
(2)B地主要为______人种。
(3)从五带的划分来看,C地位于________带,C地主要是_________人种;按经济发展水平,这里主要属于________国家;C地与B地的合作称为______。
(4)D、E大多数信仰______________教。
【答案】 白色 基督 黄色 热 黑色 发展中 南南合作 伊斯兰
【分析】根据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有众多的语言,其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A地位于欧洲西部,主要为白色人种,这里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2)读图分析可知,B地位于亚洲东部,主要为黄色人种,通用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读图分析可知,从五带的划分来看,C地位于热带,C地主要是黑色人种;按经济发展水平,这里主要属于发展中国家;C地与B地都为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读图分析可知,D、E两地位于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当地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特点。
18.(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片,分别是代表一个地方的建筑。第1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2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3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4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建筑。
(2)分析四幅景观图填下表。
图片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1 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黄土高原;北极附近;西亚;江南水乡
(2)气候温差大、冬暖夏凉;土壤的直立性好;气候寒冷;用冰雪做房屋;气候炎热,干燥;房屋往往墙厚,窗小;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房顶呈人性,利于排水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详解】(1)从图中看出,第1幅图代表的是黄土高原的窑洞;第2幅图代表的是北极地区的冰屋;第3幅图代表的是西亚的碉堡房;第4幅图代表的是江南水乡的斜顶房。
(2)窑洞,是当地人为了适应冬冷夏热的特点,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而修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北极地区的冰屋反映了其气候特点是终年严寒,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当地人多建墙厚、窗小、平顶的碉堡房;江南气候湿润,空气也比较潮湿,降水量较大,房屋多为“人”字形尖顶,有利于排水。
19.(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 聚落,图乙所示为 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3)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A.都是山地 B.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C.都是高原 D.都是丘陵
【答案】(1)城市;乡村
(2)B;地形平坦,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3)B
【详解】、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从图中可知,甲图大楼林立,交通发达,是城市聚落,乙图景观房屋低矮,农田多是乡村聚落。
(2)一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很容易发育成河流,故B符合。
(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及经济状况从图中可知,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数量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②人均粮食产量高③交通拥挤,就业困难④消费需求大,带动商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3.(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体质方面的特征 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 D.经济生活文化程度
4.(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因素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人口基数 D.自然增长率
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小红在网上结识了外国朋友詹妮,聊天时,詹妮说:“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小红说:“我们也很了不起,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詹妮和小红所说的这两种语言分别是( )
A.阿拉伯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汉语
6.(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日语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乒乓球世界杯于12月4日至7日在新加坡体育城举行。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美称,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小强是殷都区某中学的一名七年级学生,他想了解新加坡的位置,他最好应选用的地图是( )
A.世界气候图 B.中国政区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8.新加坡主要宗教信仰人数最多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9.(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C.乡村,这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四省区图形文字标志,完成下面小题。
10.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拉萨 B.②—石家庄 C.③—南宁 D.④—银川
11.这位网友设计四个省区图形文字标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 )
A.服饰 B.民居和建筑 C.饮食 D.河流
12.(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落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B.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C.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 D.聚落只有居住功能
(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四种民居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小桥流水人家”景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四种民居的形态,与宿迁民居最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23·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不属于亚洲古代文明发源地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谷地 C.尼罗河三角洲 D.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世界人种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人种,其分布地①是 洲;B是 人种,分布范围最大的是 洲;C是 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
(2)图中数字所示的大洋名称是:② ,③ ,④
1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主要为__________人种,这里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教。
(2)B地主要为______人种。
(3)从五带的划分来看,C地位于________带,C地主要是_________人种;按经济发展水平,这里主要属于________国家;C地与B地的合作称为______。
(4)D、E大多数信仰______________教。
18.(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片,分别是代表一个地方的建筑。第1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2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3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的建筑;第4幅图代表的是________建筑。
(2)分析四幅景观图填下表。
图片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
1 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
19.(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 聚落,图乙所示为 聚落:
(2)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3)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A.都是山地 B.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C.都是高原 D.都是丘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