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世界气候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世界气候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0:33: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世界气候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世界气温分布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冬季河流不会结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度差异不大
B.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主要是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
C.一月1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
D.冬季影响我国的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B.2℃ C.0℃ D.-2℃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下列关于各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D.丁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亚洲最为显著的气候类型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图中,欧洲西部和美国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碳排放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情况下,碳排放强度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下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和北京的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B.北京的碳排放强度明显优于全国,显现良好地低碳发展状态
C.2019年北京碳排放强度与全国碳排放强度的比值为0.35
D.2010年后,北京与全国碳排放强度比值越来越大
12.北京为了降低碳排放总量,采取的举措合理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将“首钢”迁出北京
④推广新能源汽车 ⑤维持能源消耗现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1月25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4.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1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山西实现“山西蓝”的有( )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表示方法: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通常用_______图来表示。
(2)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般来说, 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左右,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
(3)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
(4)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一年内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____方向,在____(海洋/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____(单选)。
A.逐渐增高B.逐渐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高于/低于)20℃;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
(3)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
(4)描述图1中甲地和乙地气温状况,比较两地气温差异,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18.(2021·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世界气候的分布受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因素影响。
(2)纬度位置:
①______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②热带、温带、寒带获得______多少不同。热带获得的太阳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寒带获得太阳的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温带获得的太阳温度______,平均气温______。
③赤道附近地区______,是世界上______的地区,两极地区______,是世界上降水量______。
(3)海陆分布:
①一般说同纬度,夏季______气温高、______气温低,冬季______气温低、______气温高。
②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______。
(4)地形:
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降水量______。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停止对绿色气候基金捐资等出资义务。2019年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明称,美国已通知联合国,宣布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根据《巴黎协定》规定,退出过程需要一年时间。这意味着,2020年11月4日就成为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日子。这让世界气候变化又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预计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1)图1中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C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A、B、C三地所处的纬度接近,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为___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___气候,①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④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四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气候大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____线之间。
(4)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气候分布有定的规律性,尤其在非洲大陆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请据图填写气候类型名称A_____B_____C_____。
(2)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D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 。亚欧大陆东岸和南岸则相对复杂,有F____气候;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则以M_____为主。
(3)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为典型,其形成原因是____。
(4)“小蜗牛有壳,小乌龟也有壳。如果气候再这样下去,恐怕北极熊真要背着冰箱了。"漫画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世界气候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世界气温分布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在北半球气温从南往北逐渐降低,南半球正好相反。读图可知,北极圈附近地区的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气温,A错误,B正确。从北回归线向南赤道,再到南极圈,气温先升高再降低,不是单一变化趋势,C错误。从南回归线向北到赤道,再到北极圈,气温先升高再降低,不是单一变化趋势,D错误。故选B。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冬季河流不会结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度差异不大
B.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主要是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
C.一月1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
D.冬季影响我国的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
【答案】2.B 3.B
【解析】2.冬季河流不会结冰即1月气温高于0℃,读图可知,高于0℃的河流为②长江,B正确;①气温在-24℃——-16℃,会结冰,③气温在-8——0℃,会结冰,④河流流经气温在-8℃-0℃之间,会结冰,ACD错误;故选B。
3.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温差不大,冬季温差大,故A错;冬季温差大主要是纬度因素,南北纬度跨越大,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C错误;冬季风发源地是亚欧大陆,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气温低于0℃,河流会结冰。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影响我国的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冬季风发源地是亚欧大陆。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B.2℃ C.0℃ D.-2℃
【答案】4.B 5.D
【分析】4.读图可知,A地虽然位于迎风坡,但是海拔太低,气流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C地位于山顶,虽然气温低,但水汽含量少,降水少;D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作下沉运动,降水少;B地位于山腰,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降水多, 故选B。
5.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海拔为0米,C地的海拔为3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两地温差为18℃。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16℃-18℃=-2℃, 故选D。
【点睛】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下列关于各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D.丁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6.A 7.B
【解析】6.读图,甲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正确。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B错误。丙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C错误。丁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D错误。故选A。
7.根据上题分析,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占全球比例十分稀少,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迥异于其他类型气候,这也往往造成作物生长季无法与雨季配合,因此地中海农业区的作物种类往往为耐旱的蔬果,灌溉系统十分发达,亦为其一大特色。
(2018·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亚洲最为显著的气候类型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图中,欧洲西部和美国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C 9.D 10.B
【解析】8.读图,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①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②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大;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最多,季节变化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所以根据题意选C。
9.根据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②④正确,①③不正确。根据题意选D。
10.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没有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也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①是地中海气候,②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故选B。
【点睛】气温和江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反应一个地方的冷热程度,降水反应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可以判断气候类型。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碳排放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情况下,碳排放强度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下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和北京的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B.北京的碳排放强度明显优于全国,显现良好地低碳发展状态
C.2019年北京碳排放强度与全国碳排放强度的比值为0.35
D.2010年后,北京与全国碳排放强度比值越来越大
12.北京为了降低碳排放总量,采取的举措合理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将“首钢”迁出北京
④推广新能源汽车 ⑤维持能源消耗现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11.B 12.A
【解析】11.全国和北京的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排除A;北京的谈排放强度明显优于全国,显现良好的低碳发展状态,B正确;2019年北京碳排放强度与全国碳排放强度的比值为0.25,排除C;2010年后,北京与全国谈排放强度的比值越来越小,排除D;故选B.
12.北京为了降低碳排放总量,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开发新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首钢”迁出北京;推广新能源汽车;①②③④正确;维持能源消耗现状不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排除⑤;故选A。
【点睛】碳排放强度低并不表明效率高,贫穷的农业国家碳强度均较低,但效率并不高;强度高也不能说明效率低。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1月25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4.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1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山西实现“山西蓝”的有( )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3.A 14.C 15.D
【解析】13.读图可知,A是晴天,B是阴天,C是霾,D是雾天;从题干可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以晴为主。故选A。
1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晴朗,因此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绿色。故选C。
15.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防治大气污染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倡导绿色出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等。综上所述,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表示方法: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通常用_______图来表示。
(2)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般来说, 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左右,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
(3)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
(4)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一年内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答案】(1)气温变化曲线
(2)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3) 1月 7月
(4)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及温差的计算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1)
人们通常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常用等温线分布图来表示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
(2)
在一天之中,气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一天之中,陆地上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
(4)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点睛】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____方向,在____(海洋/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____(单选)。
A.逐渐增高B.逐渐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高于/低于)20℃;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
(3)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
(4)描述图1中甲地和乙地气温状况,比较两地气温差异,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1) 东西 海洋 B
(2) 高于 低于0℃
(3)全年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大
(4)甲地年平均气温小于0℃,乙地年平均气温10℃~20℃之间,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海拔)。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和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世界平均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
观察图1,世界年平均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东西走向,海洋上等温线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故选B。
(2)
由图1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从太阳获得的热量最多,可以看出其年均温度约高于20℃;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3)
图中①地是刚果盆地,②地是马来群岛,③地是亚马孙平原,都位于赤道附近,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4)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平均气温是10~20℃,两地纬度相近,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18.(2021·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世界气候的分布受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多种因素影响。
(2)纬度位置:
①______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②热带、温带、寒带获得______多少不同。热带获得的太阳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寒带获得太阳的热量______,平均气温______;温带获得的太阳温度______,平均气温______。
③赤道附近地区______,是世界上______的地区,两极地区______,是世界上降水量______。
(3)海陆分布:
①一般说同纬度,夏季______气温高、______气温低,冬季______气温低、______气温高。
②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______。
(4)地形:
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_,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降水量______。
【答案】(1)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2) 纬度位置 太阳热量 最多 较高 最少 较低 少于热带、多于寒带 比热带低、比寒带高 终年高温 降水量最大 终年寒冷 较少的地区
(3)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多
(4) 低 大
【分析】本题以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
世界气候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2)
纬度位置: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②热带、温带、寒带获得太阳热量多少不同。热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平均气温较高;寒带获得太阳的热量最少,平均气温较低;温带获得的太阳温度少于热带、多于寒带,平均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③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两极地区终年寒冷,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3)
海陆分布: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一般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②受海陆分布影响,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多。
(4)
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山地的迎风坡往往比背风坡降水量多。
1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停止对绿色气候基金捐资等出资义务。2019年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明称,美国已通知联合国,宣布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根据《巴黎协定》规定,退出过程需要一年时间。这意味着,2020年11月4日就成为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日子。这让世界气候变化又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预计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1)图1中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C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A、B、C三地所处的纬度接近,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为___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___气候,①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④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四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气候大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____线之间。
(4)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1)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因素或海陆位置
(2)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多雨
(3)全年高温 南回归 北回归(位置可互换)
(4)贴近生活,言之成理即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多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c.近距离外出时,以步行、骑自行车代替汽车;f.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诸如风能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潮汐能等替代燃煤、燃油发电。)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详解】(1)由图可知,A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A、B、C三地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三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
(2)图2中①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热带雨林气候;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少雨;④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3)图2中四种热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终年高温,这四种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
(4)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低碳生活、多步行或坐公交车,多植树造林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常规能源等。
【点睛】
2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气候分布有定的规律性,尤其在非洲大陆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请据图填写气候类型名称A_____B_____C_____。
(2)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D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 。亚欧大陆东岸和南岸则相对复杂,有F____气候;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则以M_____为主。
(3)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为典型,其形成原因是____。
(4)“小蜗牛有壳,小乌龟也有壳。如果气候再这样下去,恐怕北极熊真要背着冰箱了。"漫画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
【答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和规律解答。
【详解】(1)读图,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B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C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北回归线大陆西岸和中部。
(2)读图可知,亚欧大陆西岸主要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D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欧大陆东岸和南岸则相对复杂,有F热带季风气候;而广大的内陆地区则以M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亚洲东部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因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不同季节风向相反,形成最为显著的季风气候。
(4)读图可知,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请我身高,冰川融化,是北极熊生存的家园越来越小。故反应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