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01
02
统治危机的初显
03
《万国来朝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2.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唯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阁中书舍人。
——[清]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征
特点:简、速、密(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①概况: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②职责: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养心殿
军机处
秦
西汉
隋唐
宋
明清
确立
三公九卿制
巩固
中外朝制
发展
一省两院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元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清·红漆皮奏折匣
奏折匣通常由皇帝赐发,匣中原有钥匙分别在宫中与具折官员手中,以保机密。
官员和皇帝单线联系
票拟
奏本
单独呈送密封奏折
皇帝
官员
亲手批阅奏折返回
3、奏折制度
作用: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清朝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乾隆时期达到巅峰,在这一时期,发生的有迹可循的文字狱多达130起,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文化悲剧,它钳制了文人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翰林胡中藻因为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就被判刑,而这样的文字狱案在乾隆朝的文字狱中还有很多。
——王莹《浅析清朝文字狱》
4、大兴文字狱——严密控制思想文化
影响:严密控制思想文化,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措施 作用
军机处 削弱了大臣对皇权的威胁
奏折制度 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控制
文字狱 加强了对官员、民众的思想控制
清前期强化专制的主要措施
朝代 税收制度
隋唐前期 租庸调制:谷物、绢布等、以绢布代役
唐中后期 两税法:户税、地税
明朝 一条鞭法:把按户口、人丁征收的徭役杂税一部分摊入田亩上,与田赋合并,全部征收银两
清 康熙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1712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的固定丁数。
清 雍正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征收统一赋地丁银
隋唐至清的赋税制度
二、疆域的奠定
1、加强对西藏对管理
尊号或制度 时期
“达赖喇嘛” 顺治时期,五世达赖来京朝贺,被授予尊号、金册与金印
“班禅额尔德尼” 康熙时期,五世班禅被授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驻藏大臣 雍正五年(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金瓶掣签制 乾隆后期开始,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须在驻藏大臣主持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是亲征。
-------[清]玄烨《瀚海》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1757年,清朝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帝力平和卓兄弟
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落实北部、西北边疆的管理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2、平定西北叛乱
郑成功
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台湾府志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郑成功,原名郑森,“成功”是南明皇帝赐名。其父郑芝龙为海盗出身,后接受明朝招抚。清军南下时郑芝龙被招降,郑成功与父分道扬镳,坚持抗清。
1683
1684
1662
3、设置台湾府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4、《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17世纪中叶
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康熙前期
通过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同意谈判
1689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
——康熙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各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蒙古地区设立盟、旗制度
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西藏设立理藩院,设驻藏大臣,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
内地分立18行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表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乾隆时期官场风气恶化最严重的表现,是官僚队伍的腐败已经积重难返……乾隆晚年最宠信的军机大臣和珅即是一个超级贪官,查抄其家产,即值银2亿2千多万两,相当于5年国库收入……表明清朝统治机器已经严重腐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贪污腐败严重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白莲教之乱(绢本)
◎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所留下的痕迹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
1793年,乾隆接见马戛尔尼
英国礼单
天体远行仪、地球仪、望远镜;
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
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中国回礼
第一次赏英吉利国王物品,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479件。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广州十三行(清);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结果: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闭关锁国的原因
重农抑商的传统;
专制政体的压迫;
天朝上国的姿态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思考:闭关锁国有何影响?
影响: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但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一定防卫作用。
课堂总结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初显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
推行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经略边疆
疆域奠定
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
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
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
内部危机
外部危机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