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13:1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蜡烛的某些性质,让学生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
3.初步学会对人体吸入、呼出气体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观察实验认识蜡烛的某些性质;
(2)学会对人体吸入、呼出气体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
2.难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生]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反复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 实验探究
[师]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讲解]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必须包括八个环节,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
[小结]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
(1)实验前: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
(2)实验中: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体等现象的产生。
(3)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知识点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1]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探究蜡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气味、状态。
2.观察蜡烛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3.组内讨论,分析实验,总结现象与结论。
[师]请同学们结合实验组内合作完成学案。
[小结](1)蜡烛无气味、白色固体、硬度小。
(2)石蜡不溶于水,故难溶于水;石蜡浮在水面上,故石蜡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实验探究2]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提出问题]1、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哪层最明亮?
2、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回答问题。
[猜想与假设]1、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2、蜡烛燃烧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进行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步骤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步骤3: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再向烧杯内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火焰分为三部分 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面的最慢。 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
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表达与交流]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小结]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有蜡烛熔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3]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1、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将蜡烛熄灭,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现象与结论]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白烟能够燃烧。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小结]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石蜡是否受热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通过对实验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知识点三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4]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的含量那个高?
[猜想与假设]1、空气中氧气含量可能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进行实验]
实验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实验2:向一瓶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震荡。
实验3:取2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现象与结论]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燃烧;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生成。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小结]
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
一、实验探究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探究蜡烛物理性质
2.蜡烛燃烧的探究
3.蜡烛熄灭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用木条燃烧情况验证氧气含量的不同
2.通过石灰水的变化验证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3.验证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