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时间:45分钟 分值:40分)
一、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培育全民质量素养,既是质量发展的________,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________。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________,彰显的是________。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工人的“专利”,广大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都要有工匠精神,都要用工匠精神这种执着的态度、认真的方法、追求卓越的理念去推动工作质量水平提升。广大企业要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培育质量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通过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职业理念的不断强化、职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为质量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树立质量先进典型,( )。在全社会弘扬当代先进的质量文化,树立起鲜明的质量导向,厚植质量发展根基,传递质量发展正能量,让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务之急 从长计议 吹毛求疵 持之以恒
B.当务之急 深谋远虑 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C.首当其冲 深谋远虑 吹毛求疵 旷日持久
D.首当其冲 从长计议 精益求精 旷日持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广大企业要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B.广大企业要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加强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C.广大企业要加强质量职业教育,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D.广大企业要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激励更多的企业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B.激励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C.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D.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工匠精神”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5分)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在手工业时代达到顶峰的一种精神文化,并不止于制造业,更不止于工匠。从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从浅层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深究其里,重点却不仅在“工匠”,更在于“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止于“工匠”,而应当深植于各行各业,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答:
5.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6分)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中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答:
二、阅读提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从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人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与此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目标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激情,从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财富。工匠精神首先就是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在劳动中体验和升华人生意义与价值,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社会地位并不高,然而千百年来工匠以业维生,并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实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发扬工匠精神,就要增强我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无论是三峡大坝、高铁动车,还是航天飞船,都凝聚了现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细节、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了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如历代精美的陶瓷以及玉器。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工匠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对细节与精度的准确把握,是长期工艺实践和训练的结果,通过训练将其培养成为习惯、成为品格,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功夫”一词,不仅指武功,而且也指各种工匠所应具有的习惯性能力。功夫是长期苦练得来的。不下一定的苦功,不可能出细活。工匠从细处见大,在细节上的追求没有终点。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创新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对工匠技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然后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工匠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工匠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而且要有技术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的生产技艺的大胆革新,能给行业技艺带来突破性贡献,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需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才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工匠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摘编自翟春阳《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它来源于劳动实践,分布广泛,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是工匠文化的核心。
B.几千年来,工匠们以业维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工匠文化。
C.秉承劳动崇高、劳动光荣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因此,发扬工匠精神就要爱岗敬业。
D.现代机械工业对技艺的难度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工匠们摒弃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在自己的技艺领域进行创新。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劳动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只要诚实劳动,就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B.工匠们要下一定的苦功夫,进行长期的工艺实践和训练,使自己对细节与精度的把握变成习惯,以适应现代工业的要求。
C.某企业要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可重点从完善工匠政策、提高待遇、做好宣传等方面入手,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D.在讲述“工匠故事”时,要体现劳动之美、精神之美和时代之美,将“工匠故事”融入教育过程,去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8.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庖丁训练多年,解牛数千,其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界。
B.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C.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焊出了世界新标准,实现了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
D.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教育片《大国工匠》,该片讲述了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9.(对应一课一考点)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5分)
答:
10.工匠精神对社会和国家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解析:选B。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质量发展”应是“当务之急”。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从长计议:慎重考虑而不急于作出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应是“深谋远虑”。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工匠精神追求的应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旷日持久:耗费时日,拖得很久。“彰显”的是积极的内容,应选“持之以恒”。
2解析:选B。原句搭配不当,应为“加强质量职业教育”;语序不当,应先“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制度”,后“加强质量职业教育”。只有B项修改正确,故选B。
3解析:选D。注意“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的先后顺序。
4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所下定义的主干句,即“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其次要分析工匠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或者说这种精神具有什么特点。分析材料可知,工匠精神的本质特点是对产品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对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最后将这些本质特点作为定语成分添加到句子主干中即可。注意句子表述要通顺,不能超过要求的字数。
答案: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对产品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对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一种精神。
5答案:(示例)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对联,蕴含着对孟剑锋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6解析:选C。A项,“工匠精神……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是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B项,“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错误,材料一只是说“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工匠文化”,并没有说工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D项,“摒弃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曲解文意,材料一说的是“不仅仅是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然后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
7解析:选A。“只要……就……”说法绝对,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
8解析:选D。A项,可用于论证“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B项,可用于论证“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C项,可用于论证“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D项,可作为“宣传工匠精神”的论据,不能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因此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9答案: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论证充实;②采用“总—分”的论证思路,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10答案:①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②有利于我国重大建设的成功;③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巩固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④有利于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⑤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创新创业,塑造“中国创造”的大国形象;⑥有利于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