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生物学
月考专区
高二上学期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测试五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三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测试五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5 16:34:36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赣县区第三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测试五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②和④相比,①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B.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值剧烈变化
C.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下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氧化物主要在血浆中产生
B.烟草中的尼古丁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
C.与不吸烟者比,蛋白质能为吸烟者提供更多能量
D.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缩手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4.2022年,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下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图中A、B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依赖B物质识别靶细胞
B.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C.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5.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⑧是细胞毒性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6.图1和图2表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体内T细胞的含量极低
B.重度感染人群其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晚
C.被病毒侵染细胞的死亡是在抗体诱导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D.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可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7.如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B.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是③,儿童尿床的相关中枢是⑤
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能导致呼吸骤停
D.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⑤中的某些中枢
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出,肾上腺皮脂瘤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和水潴留(指液体与气体在体内不正常地聚集停留),从而使血容量增大,引起肾性高血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机体的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B.肾性高血压患者组织液增多,可能出现组织水肿症状
C.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对肾上腺皮脂瘤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其血钾的含量高于正常值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B.肝脏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肌细胞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C.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D.人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
10.某些中老年人常在夏季清晨早餐前,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下列对他们机体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产热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B.ATP的合成和分解速率均加快
C.血糖降低导致肝糖原分解量增加
D.骨骼肌细胞耗能增加且只进行无氧呼吸
1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需要神经中枢参加
C.手指不小心碰到烫的东西,感到疼痛后手缩回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下列关于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免疫反应及相关预防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依靠自身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流感病毒的HA和NA,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B.B细胞受到流感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双重信号刺激后被激活,进而分泌抗体
C.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可发生变化,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
D.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患流感,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预防流感
13.将某双子叶植物幼苗若干均分为7组,用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处理幼苗根部,并给予根部单侧光照,得到实验数据如图。其中浓度1~6的外源生长素浓度以10倍递增,对照的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源生长素浓度大于浓度2时会抑制幼苗根的生长
B.在浓度6条件下,根弯曲角度可能为0
C.生长素只能作用于根弯曲处的向光侧
D.对照组根的生长与内源生长素有关
14.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甲中的琼脂块处理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乙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一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胚芽鞘的伸长量a、b、c、d均大于0,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B.若胚芽鞘的伸长量为c
C.若胚芽鞘的伸长量为c
D.若胚芽鞘的伸长量为c
15.齐民要术中的《种谷篇》指出了谷子的熟期、高矮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长而收少。强苗者短,黄谷之属是也;弱苗者长,青、白、黑是也”,意思是说早熟品种,秆矮而产量高;晚熟种,秆高而产量低。植物健壮,秆就矮小;植株软弱,秆就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早熟和晚熟、高秆和矮秆、低产和高产都是相对性状
B.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具有性状差异,可反映基因的多样性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水稻植株能增加植株的产量
D.通过杂交育种可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早熟、矮秆、高产水稻
16.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膜电位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17.有关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B.自主神经在反射弧中被称为传入神经
C.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不受脑的控制
D.人体紧张时,在交感神经的控制下瞳孔缩小
18.具有甜味或苦味的分子会刺激位于舌面和上颚表皮的味细胞。大脑皮层中,产生甜味和苦味的区域分别称为CeA和GCbt。脑干受损会导致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的舔舐次数,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舔舐甜味或苦味物质后产生不同感觉,是沿不同反射弧传导的两种反射活动
B.脑干受损无法产生苦味或甜味感觉,说明产生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很可能分布在脑干
C.根据实验结果推测,GCbt能抑制甜味感觉的产生,CeA也能抑制苦味感觉的产生
D.动物减少舔舐掺有苦味物质的食物,可使其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19.“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定。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活动的类型及参与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A.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B.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C.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D.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20.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传递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的协助
C.CO2刺激下丘脑内呼吸中枢,会使呼吸加深加快
D.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听懂话
21.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22.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不同种类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大小可以不同
B.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不能用样方法,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C.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结果越接近实际值
23.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细胞分散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
B.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2中c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样液未充分摇匀或稀释倍数不够所致
C.根据抽样和计算获得的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
二、综合题
24.如图表示针刺手指取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① 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_____(填序号),效应器由_____组成。
(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膜内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引起的,电流表B的指针发生_____次偏转。
(3)刺激图甲中的①,电流表B的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
(4)若刺激图丙1处,6处没有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4处以_____的方式释放了_____神经递质。
(5)若在图丙所示的5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的指针不偏转,但发现图丙5当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不放药物时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处的功能。
25.新型隐球菌是一种低毒性病原体,能侵染人和动物,从而造成危害。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太子参须多糖对隐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免疫调理作用。他们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隐球菌感染模型组、太子参须多糖治疗组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隐球菌初次侵入小鼠体内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启动,首先由______________细胞处理侵入机体的新型隐球菌。细胞免疫在隐球菌侵入机体后,对维持机体的稳态起到关键作用,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给药方案为;第1~2d对空白组小鼠作去离子水滴鼻处理,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第7d以后,空白组小鼠灌服蒸馏水,治疗组小鼠灌服等量适宜浓度的太子参须多糖,模型组小鼠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连续处理7d,期间各组均自由摄食和饮水,分别于相应时间对小鼠进行称体质量,并记录其体质量的变化。
(3)上述实验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体质量______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模型组,且经过太子参须多糖治疗后小鼠体质量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这说明______________。
(4)若要通过实验探究太子参须多糖是否对新型隐球菌的感染有预防作用,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D 6.C 7.B 8.D 9.C 10.D 11. C 12.B 13.C 14.D 15.C 16.A 17.A 18.D 19.A 20.B 21.A 22.A 23.A
24.(1) ⑤ 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 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 1 (3) 4 6 (4) 胞吐 抑制性 (5)6
25.(1) 抗原呈递细胞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最终通过抗体的作用将其消灭。
(2) 用等量的含有新型隐球菌去离子水进行滴鼻处理 灌服等量的蒸馏水
(3) 高于 太子参须多糖对隐球菌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理作用
(4)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实验鼠分成两组,一组灌服等量适宜浓度的太子参须多糖一段时间,另一组灌服等量的蒸馏水相同的一段时间,然后用含有新型隐球菌的去离子水对两组小鼠进行滴鼻处理,一段时间后多次检测两组小鼠体质量的变化,最后通过比较两组小鼠的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