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4 19:3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导读课
教学目标:
解读《朝花夕拾》小引,了解本书特点。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趣事,出示文中几个童年生活片段,让学生带着兴趣和个人体验走进前几篇回忆童年的文章,消除与作品隔膜。
制定读书计划,初步领会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朗诵小学学过的诗歌《有的人》节选
过渡: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在这一首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鲁迅?
鲁迅先生对敌人顽强斗争,对人民无私奉献,鲁迅先生一直以革命斗士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2.出示鲁迅不同时期的照片,让学生说说感受。
二、走进《朝花夕拾》,走进鲁迅
鲁迅先生也年轻过,我们现在能找到鲁迅先生最早的照片就是20多岁的时候。不过还好他留下了文字,通过文字我们照样可以认识到更早时候的鲁迅,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走进鲁迅。
1.读《朝花夕拾》小引,标上段落,逐段阅读,看看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1段:当时的社会环境——飞机轰炸,军阀混战
第2段:作者很无聊,编编旧稿,看看花草,虽生之日,犹死之年——郁闷而痛苦。
第3段:作者时时想起儿时在故乡吃过的、玩过的,令人向往,从而点出了写作的内容。
第4段:明确指出这本书的内容是对故乡的人和事的回忆,交代每一篇具体写作的地点。看得出作者受排挤受打击的流离不定的生活。
这本书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中年鲁迅对自己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感受到他回忆时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阶段的方式去读这本书,关注小鲁迅的生活经历,体会大鲁迅的思考。
读目录,大致归类
哪些文章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哪些文章是鲁迅对青年经历的回忆?
写童年: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写青年: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消除隔阂,走“近”童年鲁迅
分享自己童年趣事
2.出示几个片段,请学生带着小时候的视角观看,说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片段一: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片段二: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总结:不管是雪地捕鸟的快乐,还是背着老师偷偷捉苍蝇喂蚂蚁的紧张刺激,30年后回忆起来,仍然那么清新,那么动人。
当然,这只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冰山一角,他的童年中还有哪些趣事?还学了什么,想了些什么?有哪些人物对他的童年有很大的影响呢?请你读这七篇文章去探寻吧!
明确任务,制定读书计划
任务:读前七篇文章,圈点勾画鲁迅小时候玩的内容、学的内容和想的内容,并做简单的概括。关注对鲁迅童年影响深刻的人物,画出体现他(她)形象的语句,说说他们对鲁迅有什么影响。
在日记本上每天记录阅读进度。一周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