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2013-2014年度联考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半期测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 )。
2、在适宜的温度下,( 乳酸菌 )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 细胞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 风化 )。
5我国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侯风地动仪 )。
6 地球的内部构造从里到外分为:( 地核 )、( 地幔 )、 ( 地壳 )。
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杨利伟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
2、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
3、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4、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
5、、杜鹃花喜好碱性土壤,而竹子喜好酸性土壤。( × )
6、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
7、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
8、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
9、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疾病的一种方法。 ( √ )
10、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 )
三、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提示: 答案不一定唯一哟!)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C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2、让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 AB )
A、橙子 B、西红柿 C、肥皂水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壳的运动 B、 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脓”就是( BC )的尸体。
红血球细胞 B、死亡的白细胞 C、病菌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
细胞 B、细菌 C、病毒
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B )。
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
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B )。
自来水 B、橘子汁C、洗发水
下面用霉菌生产的食物有( ABC )
A 豆腐乳 B 豆瓣酱 C 臭豆腐
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C )
向大海倾倒垃圾 B、改造沙漠 C、乱伐森林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B )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四、连线。(共14分)
列文虎克 细胞 风蚀石 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
弗莱明 微生物 海边礁石 风、流水、碳酸盐石分解的作用
胡克 青霉素 石林 海浪的冲击
火山湖口 强风的作用
问答题(6分)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这些地表现象会造成泥石流、沙尘暴、地表崩塌等给人类带来危害。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现象。
现象:番茄酱( 外溢 )。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 岩浆 )沿着( 地壳的薄弱 )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变色花实验。
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 红色 ),”叶子“变成( 绿色 )。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 酸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