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1 模块检测(苏教版选修1-1)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120分钟 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
70分)
1.下列命题:①;②;③;④,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 .
2.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是 .
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
4.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
5.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它的一个焦点是,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的单位为m,的单位为s),则物体速度为0的时刻是 .
7.如果方程表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
8.要建造一座跨度为16米,拱高为4米的抛物线拱桥,建桥时,每隔4米用一根柱支撑,两边的柱高应为
米.
9.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若过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则= .
11.已知曲线,曲线,若当时,曲线在曲线的下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2.函数表示的曲线过原点,且在处的切线的斜率均为-1,有以下命题:
①的解析式是;
②的极值点有且只有1个;
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0.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13.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且过点的圆锥曲线方程为 .
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或;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16.(14分)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过椭圆的一个焦点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抛物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是,求抛物线与椭圆的标准方程.
17.(14分)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在[-1,1]上的最大值.
18.(16分)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2.
(1)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过点能否作出直线,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若存在,求出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16分)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1)当,且,时,求椭圆的左、右焦点的坐标.
(2)是(1)中椭圆的左、右焦点,已知的半径是1,过动点作的切线(为切点),使得,求动点的轨迹.
20.(16分)如图,有一块半椭圆形钢板,其长半轴长为,短半轴长为.计划将此钢板切割成等腰梯形的形状,下底是半椭圆的短轴,上底的端点在椭圆上,记,梯形面积为.
(1)求面积以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写出其定义域;
(2)求面积的最大值
1.② 解析:①,是真命题;②,,故②是假命题;③,,故③是真命题;④是真命题.
2. 解析:由,得.把代入,得.故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为.
3. 解析:∵ ,∴ ,∴ .又∵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4. 解析:,令,得.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0,+∞),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5. 解析:因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所以可设双曲线的方程是.又它的一个焦点是,所以,所以=1,.
6.=0或1或4 解析:由题意可知.令,解得=0或1或4.
7. 解析:∵ 方程表示椭圆,∴ 解得且.
8.3 解析:由题意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又抛物线的跨度为16,拱高为4,所以点(8,-4)为抛物线上的点,代入求得,即抛物线的方程为.所以当时,,所以柱子的高度为4-1=3(米).
9.[2,+∞) 解析: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若过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该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渐近线的斜率,∴ ,∴ ,∴ .
10.8 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得两式相加,得,即,∴ .
11. 解析:令,故在上恒成立.
∵ 在上恒成立,∴ 在[﹣2,2]上单调递减,∴ ,即.
12.①③ 解析:由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可得.
又,且在处的切线斜率均为-1,则有解得
所以,.
①可见,因此①正确.
②令,得,因此②不正确.
又在内递减,且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两端点处,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因此③正确.
13.或 解析:由题意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1)可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而点在曲线上,代入得,∴ 双曲线的方程为.
(2)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点在曲线上,代入得,∴ 椭圆的方程为.
14. 解析:由,即,得在(0,+∞)上为增函数,且当时,有.
故函数在(0,1)上有,又,则此时.
同理函数在上有>0,又,则此时.
又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 当时,;当时,.
而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二、解答题
15.解:的根为.
当时,的解集为.
故命题成立有.
由,得.
由,得.
故命题成立有.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因此有或.
又,解得或.
故的取值范围是或.
16.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方程为.
∵ 点在抛物线上,∴ .∴ 抛物线的方程为.
∴ .∴ .
∴ 椭圆的方程为.
17.解:(1)当时,,,,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
当≤0时,,在[-1,1]上单调递减,
所以.
当时,令,解得.
因为,所以且.
又当时,,
故在[-1,1]上单调递减,
所以.
综上,函数在[-1,1]上的最大值为.
18.解:(1)∵ ,∴ .∴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2)假设过点能作出直线,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
若过点的直线斜率不存在,则不适合题意,舍去.
设直线方程为,∴
①代入②并整理,得.
∴
∵ ,∴ .
∴ .
∴ .∴不合题意.
∴ 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19.解:(1)∵ ,∴ ,∴ .
又∵ ,∴ .∴ .
∴.
(2)设,连接及.
∵是的切线,∴ .
∴ .
又∵ ,∴ .
∴.∴.
∴ 动点的轨迹是以(6,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0.解:(1)依题意,以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则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满足方程.
解得.
,
其定义域为.
(2)记,则.
令,得.
因为当时,;
当时,,
所以是的最大值.
因此,当时,也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故梯形面积的最大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