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4:1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教学课件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1.理解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2.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4.掌握地球五带的划分。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降水量(mm) 25 27 51 68 126 297 256 117 186 100 34 41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知识回顾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根据图像,说出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知识回顾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一月气温与七月气温不同
知识回顾
关键词
纬度
海洋和陆地
海拔高低
月份
地球的形状
距海的远近
地形
地球的运动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知识回顾
关键词
赤道,两极
内陆和沿海
西岸和东岸
迎风坡和背风坡
气温
距海的远近
风带和气压带
地形
气温
降水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影响因素
猜一猜:哪个灯光照射到墙上亮?为什么?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更热
直射:太阳高度大,照射面积小,光束集中,太阳辐射强
斜射:太阳高度小,照射面积大,光束分散,太阳辐射弱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阳光直射沙土
获得光热多
温度高
阳光斜射沙土
获得光热少
温度低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直射与斜射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强,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太阳辐射弱,因而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左图A B C三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
右图A B C 三处太阳高度是否一样?
直射
斜射
斜射
斜射
斜射
一样
不一样
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高纬度气温低
P79
(2)读右图,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2)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思考:太阳能集热板为什么要倾斜一定的角度摆放?
南方
北方
热水器的表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受热条件最好。
请你来判断

哪个方向正确?
A
B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现象:昼夜更替
太 阳 光 线
昼夜更替
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
太阳辐射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太阳升落、太阳高度变化
气温等天气的变化
早晨与中午比较,中午热
太阳高度不同
2.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
公转的周期:
产生的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P79
A

B
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转。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0。
P80
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中纬度地区明显)
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地球是倾斜的
地球公转所处位置不同
太阳直射点不同
地面获得的
太阳热量不同
热量少
热量多


形成四季
等长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同一纬度不同季节)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渐短夜渐长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中纬度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太阳高度大,影子短。
冬至太阳高度小,影子长。
赤道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北极圈
66.5°N
南极圈
66.5°S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23.50N
23.50S
66.50N
66.50S
P81活动①读图4-21,指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春分

秋分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②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___月___日。
6 22
③我们居住的濮阳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P82活动④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极圈、回归线之间
极圈以内
有太阳直射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热 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⑤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线起来。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洲
热带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北温带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南极洲
P82活动⑥
7.在地球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吗?每年哪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北温带
没有阳光直射
从春分到秋分
濮阳(350N,1150E)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球状
自转
公转
太阳高度不同造成太阳辐射量纬度差异
太阳辐射量日变化
太阳辐射量季节差异
太阳辐射量纬度差异
各地气候有规律变化
读图下,完成各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秋分
2.图中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按照
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A
D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两分两至位置
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球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A
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甲位置时,
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6.地球从乙位置公转到丁位置,北半球昼长的变化情况是( )
A.昼变长 B.昼变短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