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
与民族交融
单元概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司马氏建立的西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重新陷入分裂的局面。东汉、魏、晋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至东晋后期,不断南迁的中原人民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统一了北方,孝文
帝积极进行汉化改革,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以祖冲之、王羲之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创造出了璀璨的科技和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这一时期承上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方面,都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元时间轴
第16课 三国鼎立
目录
释疑解难
05
01
素养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看图说史
04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7
拓展阅读
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曹操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史事,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时空观念: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等,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交战地点有初步的概念,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地理方位及都城名称。
历史解释: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理解这一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知识梳理
许
屯田
200
统一北方
208
三国鼎立
曹丕
刘备
孙权
水利
民族
台湾
看图说史
1. _______之战示意图
2. __________形势图
赤壁
三国鼎立
释疑解难
1.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 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曹操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
3.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一局面下,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因此,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在评价某位历史人物时说,“(他)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袁绍 B. 曹操 C. 孙权 D. 刘备
B
2. 东汉末年,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又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措施可概括为( )
A. 曹操对外开疆拓土的措施 B. 曹操准备统一北方的措施
C. 曹操发展全国经济的措施 D. 曹操加强思想统一的措施
B
3. (2021 菏泽)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题3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A. 牧野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D
4. “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材料反映的战争( )
A. 导致北民大量南迁
B.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D.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5. 赤壁之战作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不同的史书对之有不同的叙述。根据题5表可以确定的是( )
A. 赤壁之战最终曹军溃败 B. 周瑜是赤壁之战的统帅
C. 饥疫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三国鼎立局面由此形成
A
6. 题6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是( )
A. 蜀、吴、魏
B. 魏、蜀、吴
C. 魏、吴、蜀
D. 吴、魏、蜀
C
7.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材料叙述的是三国鼎立的( )
A. 背景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D
8. 题8表中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A. 加强对外交往
B. 推动文化发展
C. 促进民族交融
D. 巩固局部统一
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曹魏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孙吴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外联系,蜀汉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三国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作用亦各异,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本国的发展,客观上巩固了局部的统一,D选项符合题意;加强对外交往是孙吴的措施的作用,排除A选项;题干并未反映三国的政策是否推动文化发展,排除B选项;三国只有蜀汉的措施侧重于改善民族关系,排除C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9. 《三国志》中记载:“(黄龙)二年春正月……遗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 吴国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C. 赤壁之战的惨烈战况
D. 蜀国加速了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B
10.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定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叛乱,对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孟获第七次被放归,说服各部落全部归降,南中地区重归蜀汉控制。这一历史故事印证了诸葛亮重视( )
A. 改善民族关系 B. 扩大蜀汉疆域
C. 开发西南地区 D. 发展畜牧业
A
二、综合题
11.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材料三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争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认为,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省,但对于具体地区,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qí)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题11图所示“有名的大战”中,较强者是哪一方?(1分)简述该次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赤壁之战中,我们能获得什么经验教训?(3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
曹军。孙刘联军通过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战胜曹军。
骄兵必败;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要知己知彼,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3)根据材料三指出,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在今天的哪一省份?(1分)“新赤壁大战”的焦点是围绕着哪两个地点的争论?(2分)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点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湖北省。蒲圻和嘉鱼。赤壁之战发生的年代久远;史书记载比较模糊。
素养提升
《三国演义》源自《三国志》。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最早刊本名为《三国志演义》,题记“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内容故事都是按照《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编排,只不过采取口语化,当时叫“平话”。既然名之“演义”当然有“推演”之处,推演过头正如鲁迅所言“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似妖”。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些出自《三国志》,有些则是杜撰,还有些则是张冠李戴。265年,曹魏灭亡、西晋建立时,陈寿32岁。他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有利条件是亲身经历,见闻真切;不利的是史料尚未全出,褒贬出于恩怨。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证了很多陈寿未见的史料,丰富了史事,分量也超过原书数倍。但毕竟相隔100多年,裴松之加进去的很多细节有传说之嫌,很难说千真万确。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的关系。(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概括陈寿著《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优缺点。(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学创作。
陈寿著《三国志》的优点是当代人写当代史,较为真实可信;缺点是史料不全,褒贬不够客观。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优点是史料丰富;缺点是年代距三国时期较久远,真实性难以保证。
拓展阅读
鲁迅解读《三国演义》
讲三国底的事情的,也并不自罗贯中起始,宋时里巷中说古话者,有“说三分”,就讲的是三国故事。……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罗贯中之《三国演义》是否出于创作,还是继承,现在固不敢草草断定;但明嘉靖时本题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明罗本编次”之说,则可见是直接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的。但是现在的《三国演义》却已多
经后人改易,不是本来面目了。若论其书之优劣,则论者以为其缺点有三:(一)容易招人误会。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惟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并信虚者为真。(二)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三)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如他要写曹操的奸,
而结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要写孔明之智,而结果倒像狡猾。——然而究竟它有很好的地方,像写关云长斩华雄一节,真是有声有色;写华容道上放曹操一节,则义勇之气可掬,如见其人。后来做历史小说的很多……都没有一种跟得住《三国演义》。所以人都喜欢看它;将来也仍旧能保持其相当价值的。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