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3 峨日朵雪峰之侧(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3 峨日朵雪峰之侧(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4 20: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月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目录
CONTENTS
01 诗歌导入
02 三读诗歌
04 背景拓展
03 诗歌鉴赏
诗歌导入
01
攀登者——孤独的快慰。
三读诗歌
02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 )徨( )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 )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 )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 )钉一样揳( )入巨石的罅( )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一读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 )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一读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pánɡ)徨(huánɡ)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lì)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xiāo)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mǎo)钉一样揳(xiē)入巨石的罅(xià)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二读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shí)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二读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pánɡ)徨(huánɡ)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lì)/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xiāo)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mǎo)钉一样/揳(xiē)入/巨石的罅(xià)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三读
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shí)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三读
诗歌鉴赏
03
1、这“高度”是一个怎样的高度,诗人从哪几方面讲述?
1、这“高度”是一个怎样的高度,诗人从哪几方面讲述?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攀爬者的心理、山势、高度、攀爬者的姿态
2、蜘蛛与雄鹰或雪豹有什么区别、联系?
形体 力量 与“我”的关系
蜘蛛
雄鹰或雪豹
2、蜘蛛与雄鹰或雪豹有什么区别、联系?
形体 力量 与“我”的关系
蜘蛛 小
雄鹰或雪豹 大
2、蜘蛛与雄鹰或雪豹有什么区别、联系?
形体 力量 与“我”的关系
蜘蛛 小 渺小
雄鹰或雪豹 大 强大
2、蜘蛛与雄鹰或雪豹有什么区别、联系?
形体 力量 与“我”的关系
蜘蛛 小 渺小 现实
雄鹰或雪豹 大 强大 理想
3、“快慰”是指什么?结合全诗回答。
尽自己最大努力攀登到最高处
看到壮观的落日景象
听到壮观的嚣鸣声
付出血滴和努力坚守攀登的姿态。
谦卑而强劲的生命状态
背景拓展
04
4、《峨日朵雪峰之侧》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比,都描写了阔大的景象,找出这两处描写,比较这两种景象有什么区别,结合作者背景,说说这区别的原因在哪里?
4、《峨日朵雪峰之侧》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相比,都描写了阔大的景象,找出这两处描写,比较这两种意境有什么区别,结合作者背景,说说这区别的原因在哪里?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意象 意境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境
《峨日朵雪峰之侧》意境
意象 意境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境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富有力量感。
《峨日朵雪峰之侧》意境 薄壁、雪、太阳、山海、石砾。令人恐惧
意象 意境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境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富有力量感。 阔大、雄壮。
《峨日朵雪峰之侧》意境 薄壁、雪、太阳、山海、石砾。令人恐惧。 阔大、凝重。
1919年,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
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开始了。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主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7月14日,毛泽东主编 的《湘江评论》创刊。
7月21日 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
……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
拿个体生命对抗外部力量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5年毕业于河北省荣军中学。1950年参军,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1957年定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1962年。这个时间的昌耀,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虽然诗人一直处于满怀冤屈、艰难存世的状态中,然而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依然呈现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展现着生命的坚毅与坚韧。
拿个体生命对抗个体生命的意义
感谢聆听!
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