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第三章专题十 植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第三章专题十 植物激素的实验探究(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4 17: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植物激素的实验探究
一、知识点
二、生长素发现实验
1.下列植物的运动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  )
A.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 B.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
C.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 D.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
2.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向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3.将两盆红石榴分别放在a、b两个暗室中,将a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则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 (填字母)室中的植物。
A.a室 B.b室
C.a室和b室都是 D.a、b两室都不是
4.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 cm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向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向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1)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2)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之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7.根据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实验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胚芽的基部能产生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物质
B.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
C.用铝箔小帽罩住胚芽尖端后,胚芽能弯曲,但不生长
D.没有切去尖端的胚芽能生长,但不弯曲
8.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21教育网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cn·jy·com
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   。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   。
(3)E、F实验的推论是: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
(4)A、G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于   。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   ,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   (填字母)。
三、生长素的其他实验
10.如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茎
B.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B点
C.D点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D.生长素浓度越高,对各器官的促进作用越强
1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C.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
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12.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   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出处:21教育名师】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
   。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   。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13.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生长素浓度根数量实验日期 2×10 1(克/升) 2×10 2(克/升) 2×10 3(克/升) 2×10 4(克/升) 2×10 5(克/升)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3)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并请说明理由   .www.21-cn-jy.com
14.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1·c·n·j·y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15.以燕麦的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实验:
实验甲:取三株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A不做处理,B、C剪去胚芽鞘的尖端,如图甲。其中C在切口的左侧放一块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B不放,给予均匀光照。几天后A直立生长,B没有生长,C弯向右侧生长。重复实验5次。21*cnjy*com
实验乙:取三株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D幼苗不做任何处理,在幼苗E的胚芽鞘尖端戴一个不透明帽子,在幼苗F胚芽鞘的下面一段戴一不透明物,都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几天后D、F弯向光源生长,E直立生长。重复实验5次。【来源:21cnj*y.co*m】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结论无法通过实验甲得出   (选填数字)。
①单侧光照射,会引起植物向光生长 ②生长素主要由胚芽鞘尖端产生
③琼脂块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④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⑤ 植物的生长部位主要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⑥植物生长需要光
(2)实验乙的目的是探究   ,实验乙中的对照组是   ___(选填“D”“E” 或“F”)。
(3)若另进行实验丙:切掉幼苗G的胚芽鞘尖端,在切口上方放置一块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再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请你预测一下几天后G的生长状况是 (填选项)。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
C.弯向左侧生长 D.弯向右侧生长
16.为探究不同单色光对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的影响,小明按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已经长出2厘米胚芽鞘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 3 组。
②取 3个相同的培养皿,将种子在培养皿中间按"一"字排列,且种子间间距相等。
③将培养皿放置于不透光的纸盒中,将其中两个纸盒开小口。
④用不同的单色光照射(如图),2 天后测量胚芽鞘和竖直方向之间的倾角。
⑤多次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倾角色光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橙光 48 40 45 44.3
绿光 25 20 23 22.7
无光 0 0 0 0
(1)实验中,设置无光组的目的是   
(2)小明选择长出胚芽鞘的小麦种子,而不是用成年的小麦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ww-2-1-cnjy-com
小明得出结论"不同单色光对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影响不同,橙光比绿光影响更大",他的依据是
   。
四、探究其他激素对植物影响实验
17.蓝莓里面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想探究乙烯利(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21*cnjy*com
步骤一:选取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分别标为A、B、C、D、E;
步骤二:每隔6天,分别对标号为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 的乙烯利溶液,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
步骤三:在第三次喷洒后10天采摘蓝莓;
步骤四:测出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A B C D E
乙烯利溶液溶度(mg/L) - 100 200 400 600
花色素的苷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
(1)步骤二中对A喷洒清水,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2-1-c-n-j-y
(3)本实验中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4)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
  。
18.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6
请依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   。
(3)对番茄的胚轴来说,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   mol/L。
(4)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
19.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21cnjy.com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21·世纪*教育网
20.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在浓度较高时,可以使一些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卷缩并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① ② ③ ④
2,4-D溶液浓度 a b c 0
平均株高(cm) 20 29 35 16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
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①、②、③、④;
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①、②、③组的芹菜幼苗,用   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   ,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选填“能”或“不能”)
21.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1)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乙同学又补充了实验过程请你帮他填完整: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2)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A
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与生长素分布有关,属于激素调节,A符合题意。
而合欢在夜暮降临时小叶闭合,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均匀植物激素无关。
故选A。
2.A
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所以A符合题意.
B:如果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还需设置对照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所以B不符合题意.
C: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C不符合题意;
D: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a室红石榴接受的是来自室顶的光照,其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而b室红石榴接受的是南侧光照,其生长素将运输到背光一侧。
故选A。
4.(1)不均匀
(2)顶芽
(3)子叶
(1)单侧光使青菜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①盆青菜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2)根据①②组实验可得出去掉顶芽和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尖端,不会引起向光弯曲,说明顶芽或子叶可能产生生长素;根据②③组,说明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综合①②③,得出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3)因为去掉子叶和顶芽后青菜苗不会出现弯曲,去掉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实验出现弯曲;
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不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不产生生长素;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产生生长素;
5.(1)3、4、5;2
(2)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1)1中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浓度不均匀,会弯曲生长,2去掉了尖端无生长素,故会停止生长,3中光照均匀,也有尖端产生生长素,2会直立生长,4中植物感受不到光的不均匀刺激,直立生长,5中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无光照影响生长素不均匀,会直立生长,6是琼脂块位于单侧,会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直立生长的是3、4、5,停止生长的为2;
(2)①向光性生长是单侧光引起的,变量为光照是否单侧光,其他变量都保持不变,故选择1和3;
②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变量为有无尖端,1和2变量为有无尖端,都是单侧光照射;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是否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变量为尖端是否遮光处理,故1和4进行对照;④中5和6号对照,变量为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的弯曲生长。
故答案为:(1)3、4、5,2;(2)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6.B
据图分析,尖端产生的物质进入琼脂快,然后进入到尖端以下区域,促进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生长,与未放琼脂块的一侧形成对照。本题中没有光照,B错误。
故选B。
7.B
A.胚芽的基部能产生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物质,产生的部位是尖端,错误。
B.切去胚芽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正确。
C.用铝箔小帽罩住胚芽尖端后,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但并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胚芽能生长,错误。
D.没有切去尖端的胚芽能产生生长素,可以生长,弯曲,错误。
故选B。
8.(1)胚芽鞘尖端
(2)向左弯曲
(3)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
(1)达尔文进行的实验中,实验A和实验B的区别是B去掉了胚芽鞘尖端,A中没有去掉胚芽鞘尖端,结果只有实验A中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2)拜耳的两个实验中,实验C与实验D的区别是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一样,实验C中尖端放在左侧,结果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实验D中尖端放在右侧,则可以推测胚芽鞘会向左弯曲生长。
(3)根据拜耳的实验结果,温特又进一步进行了实验设计,他将切掉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然后切去一小块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出现了与拜耳的实验结果一致的现象,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了能使胚芽鞘生长的某种物质,因此可推测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 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因为他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还是琼脂块本身就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所以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1) 胚芽鞘尖端 (2) 向左弯曲 (3) 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 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
9.(1)向光性
(2)CD
(3)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
(5)向右弯曲;CDG
(1) A、B实验中,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B虽然有单侧光,但整个植株被不透光的装置罩着,B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具有向光性。
(2) 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尖端是否接受光照是自变量,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CD。
(3) E、F实验的推论是: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4)A中胚芽鞘以为单侧光的刺激表现为向光源弯曲生长,G中是接触过胚芽鞘的琼脂块放在右侧,也能引起弯曲,可以说明向光性是因为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5)H是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左侧,应该向右侧弯曲。 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CDG。因为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实质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也是感光部位,所以从C、D、G可以判断H琼脂块放在左侧,向右弯曲。
故答案为:(1)向光性 (2)CD (3)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 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4) 单侧光引起某种物质分布不均 (5) 向右弯曲 ;CDG
10.C
A.由图可知 ,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根,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B不符合题意。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符合题意。
D. 生长素 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A从图中可得到根、芽、茎浓度都是先促进生长后抑制生长,故可以得到结论;
B图中D点对于芽、茎是促进生长的浓度,对于根对应的是抑制生长,可以得到结论;
C从图中可得到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而根部有嫩细胞也有成熟细胞,无法从图像得到嫩和成熟细胞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DA、B、C三点对应的是对于根的最高促进生长素浓度、芽的最高促进生长素浓度、茎的最高促进生长素浓度,故可以得到最适宜的浓度。
故答案为:C。
12.(1)③④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3)(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向性运动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④向光生长,二者区别在于尖端有没有遮光,故对比③④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
(3)根据图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 向性运动 。
13.(1)对照作用
(2)不利于
(3)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
(1)清水组是作为空白对照,对比生长素浓度对于植物生根的影响;
(2)由数据可知:2×10-1克/升到2×10-5克/升浓度范围内,浓度低时,生根比较明显;浓度高时,生根数目多,所以浓度过大不利于生长。
(3)由表格可以看出浓度最低为2×10-5克/升,没有用更低的浓度去做实验,所以不正确。
故答案为:(1)对照作用 (2) 不利于 (3) 不正确,没有用浓度更低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
14.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但该实验并未设置对照组,即没有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因此不能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A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答案为:A
15.(1)①③⑥
(2)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D
(3)A
(1)实验甲中给予的是均匀光照,不存在单侧光,所以①无法得出。A有尖端,直立生长;B无尖端但放了一块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弯曲生长;C无尖端也无提供生长素,没有生长;由此可得②④⑤结论正确。若要得出③,还需增设空白琼脂块的实验,单单B无法得到结论③。若要得出⑥,还需增设无光的实验,甲中没有,所以无法得出⑥。
(2)实验乙的变量为幼苗的遮光部位,目的是为了探究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不做任何处理的组为对照组,D为对照组,E、F为实验组。
(3)幼苗G的生长状况分两步判断:1、是否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有,所以会生长)2、是否存在感光部位尖端且提供了单侧光照射?(提供了单侧光照射,但是感光部位尖端被切除,而且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未偏向一侧,所以不会弯曲)综上:直立生长。
故答案为:(1) ①③⑥ (2) 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D (3)A
16.(1)空白对照
(2)幼苗生长更快,实验现象更明显
(3)橙光组和绿光组都出现倾角,而无光组无倾角;且橙光组的倾角比绿光组大。
(1)空白对照:设置两组实验,一组给予该实验的自变量处理,另一组不作任何处理。例如实验中,设置无光组的目的是空白对照。
(2)成年的小麦植株做实验生长情况不明显,而幼苗生长更快,实验现象明显因此选择长出胚芽鞘的小麦种子。
(3)由实验数据可知,不同单色光照射植物时,植物的弯曲生长均不同,而该实验中橙光对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影响最大,同时它的倾角最大。
故答案为:(1)空白对照(2)幼苗生长更快,实验现象更明显(3)
17.(1)对照(对比) 增多
(2)增多
(3)每组实验蓝莓植株数量过少,实验存在偶然性(没有重复实验)
(4)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 ~ 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1)由于B、C、D、E的蓝莓果穗均匀喷洒500毫升浓度为100、200、400、600mg/L的乙烯利溶液,那么可以作对照实验,因此向A组喷洒等量清水,可以对比实验现象,更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2)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浓度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喷洒后,蓝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增多。
(3)该实验选取的是长势基本一致且处于蓝莓着色初期的植株5株,说明每组的实验植株树太少了,对于实验中应当注意的是实验样品少而导致实验存在很大偶然性,并且该实验也没有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为乙烯利溶液浓度为200mg/L是最有利于对蓝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寻找更合适、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应补充的步骤是将乙烯利溶液的浓度在100mg/L ~ 400mg/L之间(或200mg/L左右)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范围再进行实验。
18.(1)对照
(2)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3)10-8~10-7
(4)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1)该实验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变量是萘乙酸浓度,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和其他组形成对照。
(2) 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 其原因是避免水分蒸发引起NAA溶液浓度变化, 影响实验结果。
(3) 从表中数据可见, 当NAA浓度为 10-8~10-7mol/L 时, 番茄胚轴增长长度最大, 所以对番茄的胚轴来说, 最适的NAA浓度范围是 10-8~10-7mol/L 。【版权所有:21教育】
(4) 若想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胚轴的生长的最适浓度, 应在 在10-8~10-7mol/L的范围内,增加若干实验组 。
19.(1)第一组
(2)生根数
(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缺少条件范围不得分)
(4)低
(1)第一组的激素浓度为0,因此可以起对照作用。
(2)月季幼茎插条生根越多,说明生长素对其的作用越大,因此通过比较生根数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低。
故答案为:(1)第一组(2)生根数(3)在1-1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o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4)低
20.(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株高
(3)不能
(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芹菜幼苗生长情况,探究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采用对照实验,那么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探究唯一变量对植物的影响,因此用等量的清水(蒸馏水)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虽然随着浓度增加,平均株高先增加后减小,但是,现有的实验记录不全面,无法支撑这一结论。首先,并没有设置浓度更高的实验组从而得到更多实验现象,来帮助我们明确更高浓度时具体的植株株高情况。第二,16厘米的株高虽然最短,但是也可能依然比原幼苗更高,故依然是促进生长的,所以缺少更多的实验组无法支撑题目所描述的结论,因此不能说明。
故答案为:(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2)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株高(3)不能.
21.(1)没有设置对照组;生长正常、大小相同;清水
(2)实验组的植株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1)对照实验的设置,除对研究对象唯一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由题可知,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① 该实验研究的是"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赤霉素”,那么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15株大豆幼苗要生长正常、大小相同 。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2)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得出结论: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