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4 16: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3.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
备课组 五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文字力量; 2.品词析句,体会文本恰当的比喻; 3.集体朗诵,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点 品词析句,体会文本恰当的比喻;
教学难点 集体朗诵,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少年责任重大,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接下来,梁启超又会议论些什么呢?继续走进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不好读,听录音。 2.把这些四字词语读好了,就会读了。谁来试试? 3.这段文字不仅难读,还很难理解。借助注释,四人小组讨论。 4.交流意思:其中干将的地方点一点用典。 5.这段文字中有一些特点,同桌合作,去找找看,哪一组找的多: ①四字一句 ②双句押韵,ang ③对偶,排比的修辞 ④有很多事物,用来形容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 a圈一圈,有哪些? b这些事物也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是怎样状态的事物?(刚刚开始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c那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有怎样的联系呢?不着急,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中国资料: (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清朝末年,中国人口总数超过4亿,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3)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世界遗产数量全球领先。 (4)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 恰当的比喻,正是这篇文言文的重要特点之一,使得内容形象生动。梁启超先生也是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国民看到了少年中国的希望。 6.梁启超为什么说中国是“少年”呢?明明今日的中华正处于不兴的时候,正处于没落的时候啊?你们来猜猜。 ①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②振兴之路刚刚开始 7.中国的历史悠久和幅员广大。少年中国的未来无限美好。带着这份理由再次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人,如果让你用现在的话给课文加个结尾,你会加什么? 2.看看梁启超是怎么结尾的。 3.作者已经看到了少年中国美好的未来,文章最后才会发出如此的感叹: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齐读) 4.读懂这个赞美了吗?(少年中国不会灭亡,会发扬光大,中国少年会像国家一样,前途无限。) 5.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文字感受到了梁启超先生对于中国浓浓的爱,体会到了文字中间满满的期待。自己在座位上读一读,练一练,读出气势。 6.起立,跟着视频一起朗诵!
板书设计
教学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