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真核细胞中,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基因,B错误;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C正确;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2.(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DNA由4种碱基组成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DNA由4种碱基组成,不是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不是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不是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
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是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2、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3.(2020·西城模拟)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
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A、DNA分子通过双螺旋结构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A正确;
B、DNA中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组合多种多样,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错误;
C、半保留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亲代与子代DNA遗传信息的完整连续传递,C正确;
D、DNA能够发生基因突变,且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组成,核苷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信息。DNA在细胞核中进行复制和转录以实现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4.(2020·义乌模拟)下列生物结构中不存在基因的是( )
A.核糖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拟核 D.叶绿体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为DNA,即基因在DNA上,因此核糖体不含基因,A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RNA上含有基因,B错误;
C、拟核是存在于原核细胞中的环状DNA分子,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含有基因,C错误;
D、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DNA上含有基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的定义: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据此分析答题。
5.(2020高一下·枣庄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②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⑤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只含一个DNA分子;⑥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⑧DNA 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多样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细胞核基因位于核内的染色体上,而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基因主要在拟核区,①错误;
②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因此可以说基因是DNA的一部分,②错误;
③染色体主要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因此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③正确;
④每一个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④正确;
⑤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⑤错误;
⑥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而对于某些病毒来说,遗传物质是RNA,因此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错误;
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⑦错误;
⑧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特异性,⑧错误。
因此只有③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也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6.(2020高一下·枣庄期中)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②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④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分子上,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基因分布在DNA上,①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错误;不同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形成了基因的多样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基因,又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即基因具有特异性,③正确;染色体未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之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④正确。
【分析】1、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螺旋链;
3、基因特异性: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一定,种类一定,排列顺序一定,故具有特异性;
4、基因多样性: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多种多样,故基因有多样性;
5、细胞分裂间期,经过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分子,着丝点断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又恢复至1条DNA分子。
7.(2020高一下·柳州期中)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A正确;
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正确;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
【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8.(2020高三下·贵州月考)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的结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型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答案】A
【知识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对相对性状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符合题意;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基因中某个碱基改变,导致密码子改变,但改变前后的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则不会导致性状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基因型相同,因为环境影响性状不一定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某些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和多个性状有关。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DNA、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9.(2020高一下·六安开学考)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Ⅰ是脱氧核苷酸,Ⅱ是核糖核苷酸,二者应该是并列关系,共同包含在Ⅲ核酸内,A不符合题意;
B.Ⅰ是染色体,Ⅱ可以是DNA,但如果Ⅲ是基因,则Ⅲ应该包含在Ⅱ内,B不符合题意;
C.Ⅰ是固醇,则Ⅱ可以是胆固醇,Ⅲ可以是维生素D,因为固醇包含胆固醇和维生素D,C符合题意;
D.Ⅰ是蛋白质,Ⅱ是蛋白质,则Ⅱ和Ⅰ是交叉关系,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若Ⅲ是激素,与Ⅰ也是交叉关系,不是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脂质的分类与功能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0.(2020·大同模拟)遗传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对科学家的研究或成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
B.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
C.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是决定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单位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A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解析】【解答】解:孟德尔假设是某种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A错误;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即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正确;许多研究都证明,基因决定蛋白质的结构,是指决定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上有基因,DNA是基因的集合
【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DNA的载体,A错误;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都在染色体上
B.DNA均为双链结构,RNA均为单链结构,且同时存在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必然是DNA
C.大肠杆菌中一定有RNA,但是其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
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因此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含有性染色体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但不是都在染色体上,存在于线粒体中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但某些噬菌体的DNA为单链,某些病毒的RNA为双链,B不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具有细胞结构,一定有RNA,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C符合题意;
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但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不一定都有性染色体,例如水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植物如水稻等无性染色体。
2.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3.(2019高二上·承德开学考)下列选项中,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
【答案】D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决定DNA遗传特异性是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特定的排列顺序。
故答案为:D。
【分析】1、DNA分子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2、DNA分子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脱氧核苷酸)序列。
14.(2019高二上·万州开学考)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B.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D.DNA 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答案】B
【知识点】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中还混有少量的蛋白质,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A正确;
B.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遗传信息是指DNA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即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分子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5.(2019高二上·成都开学考)某犯罪嫌疑人面目变化很大,让人很难辨别。假如你是一位刑侦专家,你认为在已获取该人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以下鉴定方法最可靠的是( )
A.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氨基酸种类和核苷酸种类
B.鉴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相比
C.检测犯罪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分子
D.检验犯罪嫌疑人皮屑标本的有机物种类及含量
【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不同人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核苷酸种类是8种,具有统一性;错误;
B、档案指纹可能不全,不一定能找到匹配的指纹,错误;
C、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因此是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正确;
D、不同人的有机物的种类大体相同;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则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二、综合题
16.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 ,基因和b的关系是 。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 ,基因和a的关系是 。
(3)如果基因存在于 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 。
(4)b的空间结构是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 ,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 。
【答案】(1)b;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b片段
(2)a;染色体;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性染色体;伴性遗传
(4)规则的双螺旋结构;40%;0.25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b(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a或(染色体),基因在a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4)b是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已知 (A+T)/(G+C)=0.25,即(A+T):(G+C)=1:4,则G占碱基总数的4/5×1/2=2/5(40%);又因为(A+T)/(G+C)在单链和双链中比值相等,因此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0.25。
【分析】分析题图,g表示C、H、O、N;d、e、f表示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c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DNA;h表示蛋白质;a表示染色体。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A—U、T—A、G—C、C—G。碱基比例相关计算:
①在两条互补链中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②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 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③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17.(2016高一下·泰州期中)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个.
(2)根据图1所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序,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 (从上往下序列).
(3)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 总是为 ,由此证明DNA分子碱基数量关系是 .图1中的DNA片段与图2中的DNA片段中A/G比分别为 、 ,由此说明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1)5
(2)CCAGTGCGCC
(3)1;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0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解:(1)图1中显示的一条链上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链上还有1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即总共有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看清楚各列所示的碱基种类是读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的关键.(3)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图1中的DNA片段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可计算出此DNA片段中的 ;图2中的DNA片段中一条链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CAGTGCGCC,可计算出此DNA片段中 ,可知:不同生物DNA分子中 、 、 是不同的,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由于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子代噬菌体合成的蛋白质全都是利用细菌内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因此繁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不含有35S标记.
【分析】a. 题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图l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TGCGTATTGG,所以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ACGT,所以图B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
b. 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1 / 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2.(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DNA由4种碱基组成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3.(2020·西城模拟)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
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
4.(2020·义乌模拟)下列生物结构中不存在基因的是( )
A.核糖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拟核 D.叶绿体
5.(2020高一下·枣庄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②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⑤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只含一个DNA分子;⑥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⑧DNA 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多样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6.(2020高一下·枣庄期中)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②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④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0高一下·柳州期中)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
8.(2020高三下·贵州月考)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的结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型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9.(2020高一下·六安开学考)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10.(2020·大同模拟)遗传学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下列对科学家的研究或成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
B.摩尔根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物质载体是染色体
C.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是决定蛋白质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物质单位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1.(2019高二上·凯里期中)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DNA上有基因,DNA是基因的集合
12.(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下列关于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都在染色体上
B.DNA均为双链结构,RNA均为单链结构,且同时存在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必然是DNA
C.大肠杆菌中一定有RNA,但是其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
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因此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含有性染色体
13.(2019高二上·承德开学考)下列选项中,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
14.(2019高二上·万州开学考)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B.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D.DNA 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15.(2019高二上·成都开学考)某犯罪嫌疑人面目变化很大,让人很难辨别。假如你是一位刑侦专家,你认为在已获取该人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以下鉴定方法最可靠的是( )
A.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氨基酸种类和核苷酸种类
B.鉴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相比
C.检测犯罪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分子
D.检验犯罪嫌疑人皮屑标本的有机物种类及含量
二、综合题
16.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 ,基因和b的关系是 。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 ,基因和a的关系是 。
(3)如果基因存在于 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 。
(4)b的空间结构是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 ,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 。
17.(2016高一下·泰州期中)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个.
(2)根据图1所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序,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 (从上往下序列).
(3)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 总是为 ,由此证明DNA分子碱基数量关系是 .图1中的DNA片段与图2中的DNA片段中A/G比分别为 、 ,由此说明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真核细胞中,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基因,B错误;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C正确;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2.【答案】D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DNA由4种碱基组成,不是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不是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不是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
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是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2、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3.【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A、DNA分子通过双螺旋结构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A正确;
B、DNA中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组合多种多样,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错误;
C、半保留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亲代与子代DNA遗传信息的完整连续传递,C正确;
D、DNA能够发生基因突变,且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组成,核苷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了遗传信息。DNA在细胞核中进行复制和转录以实现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4.【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为DNA,即基因在DNA上,因此核糖体不含基因,A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RNA上含有基因,B错误;
C、拟核是存在于原核细胞中的环状DNA分子,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含有基因,C错误;
D、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DNA上含有基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的定义: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据此分析答题。
5.【答案】B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细胞核基因位于核内的染色体上,而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基因主要在拟核区,①错误;
②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因此可以说基因是DNA的一部分,②错误;
③染色体主要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因此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③正确;
④每一个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④正确;
⑤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⑤错误;
⑥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而对于某些病毒来说,遗传物质是RNA,因此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错误;
⑦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⑦错误;
⑧DNA指纹技术的原理是DNA的特异性,⑧错误。
因此只有③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也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6.【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分子上,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基因分布在DNA上,①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错误;不同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形成了基因的多样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基因,又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即基因具有特异性,③正确;染色体未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之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④正确。
【分析】1、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螺旋链;
3、基因特异性: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一定,种类一定,排列顺序一定,故具有特异性;
4、基因多样性: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多种多样,故基因有多样性;
5、细胞分裂间期,经过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分子,着丝点断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又恢复至1条DNA分子。
7.【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A正确;
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正确;
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
【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8.【答案】A
【知识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对相对性状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符合题意;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基因中某个碱基改变,导致密码子改变,但改变前后的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则不会导致性状改变,C不符合题意;
D.基因型相同,因为环境影响性状不一定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某些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和多个性状有关。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DNA、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9.【答案】C
【知识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Ⅰ是脱氧核苷酸,Ⅱ是核糖核苷酸,二者应该是并列关系,共同包含在Ⅲ核酸内,A不符合题意;
B.Ⅰ是染色体,Ⅱ可以是DNA,但如果Ⅲ是基因,则Ⅲ应该包含在Ⅱ内,B不符合题意;
C.Ⅰ是固醇,则Ⅱ可以是胆固醇,Ⅲ可以是维生素D,因为固醇包含胆固醇和维生素D,C符合题意;
D.Ⅰ是蛋白质,Ⅱ是蛋白质,则Ⅱ和Ⅰ是交叉关系,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若Ⅲ是激素,与Ⅰ也是交叉关系,不是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脂质的分类与功能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0.【答案】A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解析】【解答】解:孟德尔假设是某种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A错误;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即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正确;许多研究都证明,基因决定蛋白质的结构,是指决定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DNA的载体,A错误;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2.【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体细胞中的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但不是都在染色体上,存在于线粒体中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情况下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但某些噬菌体的DNA为单链,某些病毒的RNA为双链,B不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具有细胞结构,一定有RNA,基因一定是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C符合题意;
D.性染色体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但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不一定都有性染色体,例如水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植物如水稻等无性染色体。
2.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3.【答案】D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决定DNA遗传特异性是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特定的排列顺序。
故答案为:D。
【分析】1、DNA分子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2、DNA分子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脱氧核苷酸)序列。
14.【答案】B
【知识点】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中还混有少量的蛋白质,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A正确;
B.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遗传信息是指DNA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即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分子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5.【答案】C
【知识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不同人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核苷酸种类是8种,具有统一性;错误;
B、档案指纹可能不全,不一定能找到匹配的指纹,错误;
C、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因此是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正确;
D、不同人的有机物的种类大体相同;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则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16.【答案】(1)b;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b片段
(2)a;染色体;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性染色体;伴性遗传
(4)规则的双螺旋结构;40%;0.25
【知识点】基因、DNA、遗传信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b(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a或(染色体),基因在a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4)b是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已知 (A+T)/(G+C)=0.25,即(A+T):(G+C)=1:4,则G占碱基总数的4/5×1/2=2/5(40%);又因为(A+T)/(G+C)在单链和双链中比值相等,因此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0.25。
【分析】分析题图,g表示C、H、O、N;d、e、f表示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c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DNA;h表示蛋白质;a表示染色体。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A—U、T—A、G—C、C—G。碱基比例相关计算:
①在两条互补链中 ,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②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 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③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17.【答案】(1)5
(2)CCAGTGCGCC
(3)1;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4)0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解:(1)图1中显示的一条链上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链上还有1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即总共有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看清楚各列所示的碱基种类是读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的关键.(3)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图1中的DNA片段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可计算出此DNA片段中的 ;图2中的DNA片段中一条链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CAGTGCGCC,可计算出此DNA片段中 ,可知:不同生物DNA分子中 、 、 是不同的,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由于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子代噬菌体合成的蛋白质全都是利用细菌内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因此繁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不含有35S标记.
【分析】a. 题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图l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TGCGTATTGG,所以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ACGT,所以图B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
b. 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