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作业题
选择题
1. 欧洲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不包括( )
A. 垦殖运动的开展 B. 市民阶层的出现
C. 迁徙税的缴纳 D. 劳役豁免权的购买
2. 14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农村出现。这主要体现在( )
A. 商品经济的产生 B. 货币地租的实行
C. 租地农场的出现 D. 自然经济的解体
3. 中世纪晚期,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其生产的农产品主要用于( )
A. 自己消费 B. 市场销售
C. 赠送领主 D. 上缴国家
4. 在13、14世纪的欧洲,他们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他们”指的是( )
①贵族 ②富裕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中世纪后期,欧洲富商巨贾将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
A. 亲自耕种土地 B. 建立租地农场
C. 开设手工工场 D. 建立庄园经济
6.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后期,领主将农民的劳役折合成货币以及出售自营地成了普遍的做法。农奴也很欢迎这一趋势,领主们看到货币也不会讨厌。当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时,农奴自身也就自然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该学者这一观点反映的实质是( )
A. 货币地租开始盛行
B. 近代城市逐渐兴起
C. 庄园领主日益富裕
D. 封建庄园逐步瓦解
7.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租地农场主就是原来的封建领主
B. 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C. 这促进了旧的生产关系的解体
D. 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行会组织的出现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9. 下面是与西欧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幅关系图。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
D. 中世纪后期市场经济的雏形开始出现
10. 16世纪,英国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擀制匠,将呢折成匹……”这段材料主要描述的是( )
A. 劳动与资本的分离 B. 残酷的封建剥削
C. 明确的社会分工 D. 市民阶层的形成
11.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的衰落 B.农奴逃亡
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D.生产力的提高
12.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当时一种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具有的特点是( )
A.由集中转向分散 B.生产效率不高
C.适应了市场需求 D.强化王权的需要
1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市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4.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生产的产品不流向市场 B.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C.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D.采用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
15.14—16世纪,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各国的手工工场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在西欧各国中,手工工场发展最快,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法国 B.希腊 C.德国 D.英国
16.11纪以后,欧洲农村自然经济改变的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农牧业产品显著的增长
D.无产者涌入城市,商人转化为包买主
17.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
A.贵族 B.骑士
C.乡绅 D.富裕的农民
18、“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19、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的新的阶级力量是( )
A.国王 B.传统贵族
C.教职人员 D.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0.12、13世纪,欧洲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这表明手工工场的特征是( )
A.生产直接面向市场 B.社会生产日益分散化
C.手工业者劳动程序化 D.未实现雇工分工合作
21.中世纪晚期,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其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 B.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
C.自产自销的庄园经济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材料二 13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出现了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的方式。后来,商人将生产者集中在同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不仅提供原料,还提供生产工具,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1)材料一中“富裕农民”建立的“农场”被称为什么?“农场”建立后,“富裕农民”的身份有何变化?
(2)材料二中农民在家里“从事手工生产的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手工工场生产方式的变化趋势。商人与生产者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对中世纪欧洲产生的影响。
23、近代欧洲早期,西欧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手工作坊主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手工工场阶段,买了200架织机,雇用1 000多名工人,按日付给工人工资,自己不再亲自参加生产,集中精力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
材料二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纱绩辛且勤……户外又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检细毛……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
材料三 在需求旺盛等诸多有利因素的促进下,英国手工业发展迅速,分成了许多专业部门,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手工工场,这在毛纺织业中最为典型。手工工场分为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种形式。随着生产的发展,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分散型手工工场,逐渐被集中劳动型工场取代。在农村,有些人租赁地主的土地,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农民养羊或种植农作物,给市场提供毛纺织原料和粮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与手工作坊相比,手工工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哪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些生产方式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4、近代早期,西欧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的西欧封建庄园里,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当时大封建主拥有巨大领地,划分为若干庄园,散布于全国各处,他和他的家属、随从周转于各庄园,巡回就食。封建主组织庄园生产的目的,是保证自身及其家庭的消费需要,使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而且自给,这就决定了庄园的自然经济性质。
材料二 14世纪时,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直领地集中在一起,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材料三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材料四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
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据《白银资本》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11世纪和14世纪欧洲封建领主的生活来源有什么不同。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生产目的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指出13、14世纪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流向,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歌谣。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
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
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并坐剪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
材料二 15—16世纪,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岀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材料三 手工工场的发展,租地农场兴起引起的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一个是无产阶级,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生产有什么区别?
(3)根据材料三,说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引起了西欧社会怎样的变化?
答案
1-5BCBCB 6-10DABCC 11-15DCADD 16-21BABDAA
22、(1)租地农场。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主。
(2)分散的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3、(1)手工作坊的学徒不领取工资,而手工工场的工人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手工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规模大;不仅有男工,还有女工和童工;分工合作。
(3)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4、(1)11世纪时,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14世纪时,领主通过将土地出租,获取租金生活。封建庄园生产的目的是保证封建主自身及其家庭的消费需要;租地农场生产的目的是将产品推向市场。
(2)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都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由亚洲流向欧洲。欧洲的经济远没有亚洲发达;亚洲的中国小农经济和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发达,印度的棉纺织业发达。
25、(1)规模大,雇佣工人多;生产集中;工作时间长等
(2)区别: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3)变化: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