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4 16: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3.桂花雨(第一课时)
备课组 五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11个生字,并理解生字在文中组成词语的意思。 3.理清文章脉络,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今天这篇课文,作者是借助什么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呢? 2.读了这个课题,读了文章,我就想起了一个问题:既然是写桂花的,那就直接叫《桂花》,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奇怪的题目,叫做《桂花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课文吧。 二、 读作者眼中的桂花 1.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作者眼中的桂花是什么样的。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从刚才读的那个自然段里,有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作者对于桂花的感受。他对桂花的感受是什么,是哪个词语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板书:香气太迷人 喜欢) 3.我在这段中看到了一个词“笨笨的”,明明写桂花很迷人,我很喜欢他。可是为什么作者写着写着要写桂花树笨笨的,写着写着要写那些桂花实在太小了,得仔细寻找才能找到呢?(对比)一边读一边感受这番巧妙的比较。 三、朗读全文 1.好,请同学们拿出课文,先看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看明白了,就请你开始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近学生,注意听学生的朗读,了解初读情况。 (如果有学生读的慢,师适当评价:同学们都坚持把课文读完,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 3.课文读完了,这些生字词你都会了吗? (1)指名读、齐读 桂花季 缠母亲 摇桂花 收几箩 泡花茶 做糕饼 送胡爷 送毛婆 住杭州 捡桂花 母亲说 比不过 常想起 村浸香 桂花雨 摇花乐 刚才这些词语,同学们读得很正确,读得也很顺。老师一听,眼前就出现了这篇课文。 4.过渡:同学们,我们读到现在,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三、浏览课文——建构阅读话题 1.(琦君)你们真会读书,连课文下面的小字都关注到了。 2.出示作者琦君的简介。请你浏览对琦君的介绍,说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一点就说一点。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对家乡的眷恋、思念的情感) 4.阅读这篇文章你想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都很有想法,那老师觉得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主要是文章是怎样把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写出来的?也就是说文章是借助什么具体事物从哪几方面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的? 5.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你知道文章是借助什么具体事物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的吗?(桂花) 6.接下来,我们就小组合作,探讨作者借助桂花从哪几方面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的?请你先看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借助桂花从哪几方面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找出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我们可以从三个时间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方面的内容。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过渡:刚刚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来梳理一下你们的答案。 六、课堂练习 1.那作者又是用哪些语句具体生动地描述她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请同学们拿出来练习纸,读一读生字。 3.其中“箩”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糕”是左右结构,米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左右部分也要写得紧凑一些。
板书设计 桂花雨 闻花香 摇花乐 做桂花食品 美好回忆 眷恋、思念
教学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