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太阳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5 21: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上册-16《太阳》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太阳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的关系。内容很有延续的余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太阳的认识、研究、开发会不断进步。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与人交流,学习倾听,学习简要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信息。通过信息的交流,使学生知道信息搜集的渠道是很多的,掌握一些信息处理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交流信息的同时,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大胆地想象、畅谈自己美好的设想。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质疑,培养主动质疑的兴趣能力,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探索,激发学生课外研究探索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关系介绍清楚的,并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2.学习使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月亮的特点。
3.深入了解太阳的特点,并体会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消文章脉络。但是,由于这节课是说明文,对于他们来说这类文体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并且结合具体事例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一是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方法,所以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层层深入的启发和引导阅读,让学生逐步明白课文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特点的。二是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因此,我会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在学法上,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课文没有过多难理解的词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将采用讨论法、圈点勾画法与批注法等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活。
1、说说自已对太阳的了解。
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与太阳有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2、交流学习情况:
①.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1-3自然段)
②.介绍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4-8自然段)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写出了太阳远的特点?
①勾画出相关句子,
②.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太阳的远
“太阳离我们约有……也要飞二十年。”(列数字、作比较))
②.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更加突出了太阳“远”的特点。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①、找出2、3自然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列数字,作比较)
写出了太阳“大”的特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太阳的温度很高,……也会变成气体。”(列数字,作比较)
写出了太阳"热”的特点。
②、齐读2.3自然段,感受太阳的大、热。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8自然段).
(1).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是什么句 有什么作用
过度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①、与动植物.人们的生活,能源的形成密切相关
②、与云、雨、雪、风等自然气候密切相关。
③太阳有杀菌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④.给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3).课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这是课文的总结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写出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四)、课堂小结。
师:本课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七、说板书设计
特点→远、大、热 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
太阳
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八、说教学反思
1.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我使用了谜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他们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很快地把握了内容,明白了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效果良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分段解决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分段阅读,分段把握的方式,让他们理解主要内容,明确主要说明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把控得不够好,致使一些同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太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重点在于学生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
二、说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说明文及其说明方法,迁移运用说明方法的表达把事物说明白。
教学难点:读写结合,迁移应用《太阳》这一课的表达,如一段写事物的一个特点等,为本单元习作进行表达方法的积累和沉淀。
四、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在本学期的说明文单元(第5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对说明文和说明方法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孩子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此文,因此,学生在学习《太阳》的说明文文体和说明方法时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如何在学过此文原有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对说明文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白说明文是为了向读者说明白一样事物,进而提升习作中的一种能力——读者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利用农远光盘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其次是以读代讲:“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想象等引导学生读读、悟悟、说说、画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从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两个方面来介绍太阳。
因为太阳有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所以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用举例子的方式,通过列举动植物生长受到太阳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太阳有关、气候也与太阳有关等例子,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板书:举例子)
(二)学习说明方法
1.回顾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我们学习课文内容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课文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让文章内容更通俗易懂。(板书:通俗易懂)
除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说明方法呢?
预设: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认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将太阳的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向读者阐述清楚的呢?请用横线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判断这些语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汇报。
离地球远: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板书:列数字)
像这样通过准确真实的数字来介绍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体积大: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板书:作比较)
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这里将地球的体积和太阳的体积进行比较。
温度高: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预设:“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因为太阳本身就是会发光发热,燃烧的球体,所以这个句子只是更具体地说明了太阳的外貌特点,它并没有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过渡:那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有什么好处呢?
3.品味认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以下句子。
第一组: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第二组: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的体积十分大。”
“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
学习导航一
1.小组一起朗读活动单上活动一的两组句子。
讨论:这两组句子中哪些句子的说法更好?为什么?
全班交流。
第一组: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预设:我认为第一句话更好,因为它说得更准确。(板书:准确说明)
小结: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第二组: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太阳的体积十分大。”
“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
预设:我认为第一句话更好,因为这里用我们熟悉的地球的大小和太阳的大小进行比较,让我们更清楚太阳有多大。(板书:突出特点)
第三个句子也用了说明方法,怎么还是不好呢?
预设:把太阳比地球大多少说清楚。
在写说明文时,不要局限于一种说明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选择几种恰当的说明方法将文章写清楚。
小结: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阳的体积大的特点,同时又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阳体积十分庞大的特点。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两个句子在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时候都用上了一个什么字?这个字能去吗?为什么?
预设:这个距离是估算的,并不是十分精确,如果去掉“约”就变成刚好是那么远的,与句子原来的意思不符合,约字也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严谨。
板书:语言准确
4.牛刀小试
学习导航二
1.快速默读语文书第71页《鲸》第一自然段。
2.思考:第一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桌交流。
可用句型:
这句话用了……说明方法,准确说明/具体说明/突出了……,让文章更……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句子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句话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鲸十分庞大的特点。
句子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
这个句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最大的鲸鱼的重量,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句子3:在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这个句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鲸鱼的重量和长度,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还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鲸鱼重的特点。
句子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课文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鲸鱼的大,让文章内容更通俗易懂。
小结:说明文就是要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让读者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事物。
(三)学法迁移,尝试运用
1.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太阳》这篇文章,学习了三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是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一件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通过将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要介绍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介绍事物的某种特点;举列子是用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证明事物特点,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通过这些说明方法可以让文章内容更有说服力,也便于读者理解。在我们介绍一件事物时,也可以用上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
2.迁移运用
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我们成都举行,到时候会有许多外地的,外国的游客来到成都。请你给咱们的地标建筑之一“锦绣天府塔”写一段简单的介绍。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塔有什么特点?请读活动二方框里的内容。
外观特点:高、造型
功能多:观光,发射电视信号,承办展出……
根据材料的内容,明确锦绣天府塔的一个特点,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锦绣天府塔这个特点。写完后,请小组同学帮忙评一评你用的说明方法是否恰当,说明语言是否准确,说明内容有没有体现出锦绣天府塔的特点。
学习导航三
1.给“锦绣天府塔”写一段简介。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锦绣天府塔”的特点。
3.完成后小组互评打星。
评价标准:
说明方法恰当
说明语言准确
体现出锦绣天府塔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远 列数字 作比较
特点 大 列数字
太阳 热 列数字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关系密切 形成风
杀菌
八、说教学反思
1.以游戏活动为线索进行教学。说明文相对于写事的文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一定高。因此,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太阳自述和采访。以这两个游戏推进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方法时,教师从最简单的“列数字”入手,引入其他的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由于学生接触的说明文较少,所以对于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能够理解,但不能清楚地表述这种方法的名称。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地说明。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时,教师给予孩子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