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8: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第四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6年9月,冥王星被开除“行星籍”。目前,科学家通过探测器传回来的观测数据判断冥王星具有生命诞生的某类自身条件。下图为冥王星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冥王星被开除“行星籍”的原因可能是( )
A.没有绕太阳公转 B.自转呈自东向西方向
C.质量不足,无法通过自身实现发光发热 D.质量不足,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
2.科学家判断冥王星具有生命诞生的某类自身条件可能是指(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适宜的温度条件 D.存在液态水
调查发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下面图1为东北地区年太阳福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布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图。读图,完成3~5题。
3.顾乡屯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
A.奥陶纪 B.第四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4.图1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距海近 B.纬度低 C.降水少 D.地势低
5.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①②③④四地时,最先到达莫霍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km。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下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7.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 )
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
8.与该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岩石、光照 B.气候、土壤 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
国内航班的飞行高度一般在6800~8000米之间,国际航班的飞行高度一般在8000~12600米之间,但也有部分国际航班飞行高度和国内航班差不多。据此完成9~11题。
9.国内航班主要飞行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混合层 D.电离层
10.国内航班从起飞至水平方向飞行期间,气温和空气密度的变化规律可能分别是( )
A.气温持续减小,空气密度持续变大 B.气温先减后增,空气密度持续变大
C.气温先减后增,空气密度持续变小 D.气温持续减小,空气密度持续变小
11.下列航班中与国内航班可能处于同一大气层的是( )
A.北京—纽约 B.青岛—首尔 C.柏林—东京 D.悉尼—巴西利亚
城市热岛强度为城区平均温度与其周边郊区平均温度的差值,造成城区气温高于周围郊区气温的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濒临台湾海峡。下图示意晋江市海陆风日与非海陆风日的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读图,完成12~14题。
12.与非海陆风日相比,晋江市海陆风日午后热岛强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冷湿陆风影响 B.受冷干陆风影响 C.受冷湿海风影响 D.受冷干海风影响
13.随着晋江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 )
A.海风与陆风均增强 B.海风增强,陆风减弱 C.海风与陆风均减弱 D.海风减弱,陆风增强
14.晋江市发展过程中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A.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布局在郊区 B.严格控制新能源汽车数量
C.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等物质 D.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15~16题。
15.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
16.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对比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根据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规律。(2分)
(2)推测世界的太阳能电站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而不是纬度较低的海南省的原因。(4分)
(4)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的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长江及其支流蜿蜒贯穿湖北大地,在种种自然条件的作用下,为湖北打造出众多的江中洲地。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的现象。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如下图所示。
(1)指出历史早期,长江中的洲地稀少而唐朝后期洲渚日增的原因。(6分)
(2)据图推测甲处沙洲的形成过程。(4分)
(3)江心洲地的消长和交替发展,正是长江中下游历史变迁的特别记录。说明近年来甲处沙洲增长缓慢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图1)。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图2为中纬度某地“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指出鲍姆加特纳起跳的位置所属的大气垂直分层,简述该大气层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4分)
(2)简述鲍姆加特纳自39千米高空起跳至落地的过程中气温的变化特点。(2分)
(3)鲍姆加特纳降至到对流层时,发现其特点与起跳层明显不同。简述对流层的主要特点。(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6年7月武汉遭强降雨袭击,城市内涝严重。连降7天的暴雨导致全市200多处重要交通干道渍水,受灾人口多达100万,直接经济损失39.96亿元。严重的城市内涝,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图为武汉市城市湖泊面积变化图(灰色区域为湖泊)。
(1)简述此次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4分)
(2)列举武汉城市湖泊的作用。(4分)
(3)说出缓解武汉城市内涝可采取的措施。(4分)
黔东南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一个天体要被称为行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围绕太阳公转、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自身运行轨道上除了卫星外的其他天体。太阳系内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行星无法发光发热;自转方向不是冥王星被开除“行星籍”的原因。
2.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冥王星空气稀薄,且距离太阳较远,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不是其具有生命诞生的某类自身条件;冥王星地下存在液态水,其可能为生命诞生提供某类支持。
3.B根据材料可知,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说明其形成的年代为新生代。选项中只有第四纪位于新生代。
4.C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一方面是由于地势较高,另一方面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距海近,水汽较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图中甲地纬度较高;地势低的地区一般晴天较少,太阳辐射总量相对不丰富。
5.D根据图中地壳等厚度线分布规律,④地地壳最薄,莫霍面离地表最近,故地震波最先到达。
6.D读图可以看出,图中有峰丛、溶洞、地下河、竖井、天坑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根据所学,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是在云贵高原。
7.B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地区;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不属于喀斯特地貌;黄山怪石属于花岗岩风化地貌;海南天涯海角属于海岸侵蚀地貌。
8.D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
9.A根据材料中国内航班的飞行高度可知,国内航班主要飞行在对流层。
10.D国内航班主要飞行在对流层。从起飞至水平方向飞行期间,气温持续减小,空气密度持续变小。
11.B国内航班飞行高度较低,主要是由于航程较短所致。四个选项中青岛一首尔航班距离最短,其最可能飞行在对流层中。
12.C据图可知,与非海陆风日相比,晋江市海陆风日午后热岛强度较小,主要原因是此时吹海风,海风从海洋上带来了相对冷湿的气流,使城市温度有所降低、热岛强度变小。
13.B随着晋江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为热排放的越来越多,气温也越来越高,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白天由于陆地气温上升,加大了与海洋的温差,气压梯度力增大,因此导致海风增强;由于白天陆地气温较高,导致夜晚陆地降温后仍会缩小与海洋的温差,气压梯度力减小,因此导致陆风减弱。
14.D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布局在郊区描述不准确,应该是将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禁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等物质不符合实际,且其主要针对的是臭氧层空洞问题;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可以减小城郊之间的温差,利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15.B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多硬化,透水性差,导致地表水难以下渗,地表径流加大;下渗明显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城市路面绿地、水体少,地面蒸发量小。
16.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会引起地面沉降问题;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的排泄量,减少地表径流堆积;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强下渗和蒸腾作用,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透水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强下渗和地下径流。
17.(1)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1分)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辐射总量丰富。(1分)
(2)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人口稠密区。(2分)原因:这些地区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丰富;(1分)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大;而附近常规能源相对不足。(1分)
(3)与海南省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有效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答对两点即可,4分)
(4)与东北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云层较厚,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日照强度弱,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4分)
18.(1)在历史早期,人口少,人类活动较少,长江两岸森林茂密,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少。(3分)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开辟梯田、湖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长江的含沙量也随之增加。(3分)
(2)洪水期长江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2分)流经甲处时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河流携带泥沙淤积,枯水期时水位下降,泥滩裸露,反复沉积而成沙洲。(2分)
(3)上游植被增多,水土流失减轻,河流来沙减少;(2分)中游水库大坝的建设,拦水拦沙,使得部分泥沙堆积在库区。(2分)
19.(1)平流层。(2分)有利影响:因大气稳定,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1分)因臭氧层强烈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被称作地球生命保护层。(1分)
(2)先下降,后上升。(若答案还有“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在0℃以下”也可)。(2分)
(3)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下降;(2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以对流运动为主);(2分)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分)
20.(1)降水量大;(1分)城市化使地面硬化,下渗少,汇水速度快;(1分)湖泊面积减少,蓄水能力差;(1分)排水设施不完善。(1分)
(2)蓄水防洪;(1分)增加下渗,提高地下水位;(1分)美化环境,改善生态;(1分)休闲娱乐。(1分)
(3)增加绿化面积;改建透水地面,增加雨水下渗;建设海绵城市;增加湖泊、湿地面积;加强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答对四点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