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①近一段时间,“内卷化”成了一个网络热词,被频繁地用于各类社交媒体针对诸多社会热点
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对各行各业内日益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的声讨,到对高考负担过重与教育
资源分配不平等趋势的担忧,甚至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批判与解读,“内卷化”一
词成了公众对复杂现象进行描述与深入剖析的概念切口。
②然而,同基于内卷化概念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的图景相悖的是,人们对内卷化的具体内涵究
竟是什么往往不甚明朗。“内卷化”,这一源自文化人类学领域,最初被用作描述社会文化变迁规
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段问题的专业词汇,其原义已然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经由不断的解构与重
构延伸出了更多新含义。
③“内卷化”,亦称“过密化”,最初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于描述社
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即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进
行复杂化的转变,从而再也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而在中国语境下,内卷化概念最初闻名自历
史学家杜赞奇对于古代中国经济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赞奇借用“内卷化”一词描述清代人口爆炸,
廉价劳动力过剩,从而无法带动技术革新,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长期停滞于小农经济阶段的发
展状态。其后,历史学家黄宗智在其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将内卷化总结概括为
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经济状态的描述,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内卷化定义的共识性
理解。由此,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开始逐渐将内卷化概念延伸至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当中,以求借其分
析玫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内卷化的具体内涵从最初对于社会文化变迁规律与分析经济发展阶
段问题的描述,已逐渐产生了演变:对于个体而言,内卷化一无论体现在考生之间的升学竞争当
中,还是体现在各行各业内正在日趋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当中一更多指代其学习、工作与生
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与成本,却并不能相应地获得更多回报的“无效努力”的状态:而对于宏观社
会而言,诸多个体的内卷化又能够引发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
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体效率下降的状态。
⑤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学术机构、金融领域与互联
网行业等部门的青年白领群体。一方面,面对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健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旧问题,
以及“996”工作模式的普遍化、社会阶层固化与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等新问题,这些群体基于自身晋
升困难、劳动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暴露于潜在的经济与健康风险却又无力改变,从而不得不继续从
事日益常态化的过度劳动的处境,往往可以在内卷化概念对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状态的描述当中
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文凭在近年来愈发陷入通货膨胀化的趋势,社会竞争
的压力并未伴随着全民救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得到抑制,反而被不断地加剧:在这一背景下,“高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