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9:32:08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中2022级期中联考
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9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由韦伯太空望远镜拍到的海王星照片,
号称是几十年来最清晰的海王星光环照片(图1)。照片中还展现了海王星14颗已确认
卫星中的7颗。据此完成1~2题。
一海卫二
海王星
图1
1,韦伯太空望远镜拍到的海王星属于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下列天体系统与海王星无关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太阳能光伏电站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清洁无污
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四川盆地却很少见到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据此完成3~
4题。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有
①风的形成
②水体的运动
③煤炭的形成
④火山的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中2022级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4.四川盆地不适合修建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自然原因是
A.空气密度小
B.云雾天气多
C.经济落后
D.科技力量薄弱
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网站9月14日消息,我国首次实现太阳过渡区(太阳色球与日
冕之间的层次)探测,并捕获到近期太阳上的一些活动现象。据此完成5一6题。
5.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现象有
①太阳黑子
②太阳耀斑
③日珥
④日冕物质抛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日冕物质抛射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损害航天器
②地表温度明显上升
③产生极光现象
④干扰海底光缆通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奇虾类动物作为最早称霸海洋的大型掠食动物和顶级捕猎者,其化石记录约为距今
5.2~4.0亿年。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云南澄江生物群一块完整奇虾化石
(图2)进行研究,发现其为新属种,将其命名为帽天山开拓虾。据此完成7一8题。
图2
7.奇虾类动物所在地层主要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8.与帽天山开拓虾所在地层形成时期有关的是
A.蓝细菌出现
B.联合古陆形成
C.恐龙盛行
D.被子植物繁盛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我国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9级地
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据此完成9一10题。
9.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只有水平晃动
C.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D.只有上下颠簸
10.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四川九寨沟珍珠滩瀑布作为电视剧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是九寨沟风景区必赏
美景之一。上游的流水缓缓流淌,然后从约40米的悬崖上跌落下去,狂奔着冲向谷底,
四周的坝、滩和坡上,渐渐长出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相继而来,一起构成了壮阔的珍珠
滩瀑布景观,图3为珍珠滩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
高中2022级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中2022级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5 CAABC
6~10 CBBCA
11~15 BCDCB
16~20 CADBA
21~24 DAD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25.(14分)
(1)(5分)金星(1分):地球(1分):天王星(1分):火星(1分)、木星(1分)(两个答
案可调换顺序)。
(2)(4分)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1分):
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1分)、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1分)、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1分)
(三个答案可调换顺序)。
(3)(2分)莫霍界(面)(1分):古登堡界(面)(1分)。
(4)(3分)地壳(1分);地幔(1分);E(1分)。
26.(14分)
(1)(4分)太阳(短波)(1分):地面(长波)(1分):大气逆(1分):保温(1分)。
(2)(4分)晴天(1分);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失热
量多,气温低(2分):④(1分)。
(3)(3分)地面(长波)(1分):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1分)、大气的对
流运动显著(1分)(两个答案可调换先后顺序)。
(4)(3分)C(1分);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2分)。
解析:
1.海王星是太阳系中八颗行星中的一颗,ABD错误,故选C。
2.海王星及其卫星,它们首先属于太阳系,其次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可观测宇宙: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构成,所以与海王星无关的是地月系。故选A。
3.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上水、大气的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风的形成、水体的运动与太阳辐射
有关: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与太阳辐射有关:火山的爆发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
放,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A。
4.题目问四川盆地不适合修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自然原因,“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薄弱”属于社会
经济原因,CD不符合题意:四川盆地地势较低,空气密度较大,A错误:由于地形原因,四川盆地的水
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导致云雾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能资源贫乏,故选B。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
冕层。故选C。
6.日冕物质抛射破坏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之一。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
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这种扰动足够强烈,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
空航天等活动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具体事件体现为损害航天器,辐射影响航空电子设备,干扰海底光缆通
信,毁坏电网,损害输油管道等。地表温度的明显上升与日冕物质抛射破坏太阳风的流动无关。故选C。
7.古生代是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根据材料可知奇虾类动物的化石记录为距今5.24.0亿年,因此
可知奇虾类动物所在地层主要形成于古生代时期,故选B。
8.根据上题可知,该地层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古生代是联合古陆形成时期;前寒武纪出现蓝细菌,中生
代恐龙盛行,新生代迎来被子植物的繁盛,ACD错误。故选B。
9.纵波、横波在固体中均可传播,但纵波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地震发生时纵波传到地面的时间略早于横
波;纵波使人感到上下颠簸,横波使人感到水平晃动。本次地震位于陆地,因此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先上
下颠簸,后水平晃动,C正确。故选C。
10.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
千米。材料显示此次地震位于陆地,震源深度10千米,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A正确。
11,图中大气体现的是大气圈,瀑布体现的是水圈,植被等体现了生物圈,岩石体现的是岩石圈,一共体
现了四个地球圈层。故选B。
12.图示中地球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非独立发展,A错误,C正确。水圈是连续而不规
则的,B错误。地球外部圈层的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非地球内部,D错。故选C。
1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位于软流层以上。ABC错误,故选D。
14.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故选C。
15.人类生活生产中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减少了植被对二氧化碳
的吸收,二者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城市路面的硬化与题意无关:大量使用制冷剂容易造成臭氧层
的破坏。故选B。
16.卫星入轨后位于高层大气,运载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
平流层当中,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