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花地毯
学习领域: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体验进行设计“花地毯”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拼接小地毯时的默契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图案,注意色彩合理搭配。
教师准备:ppt、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请你认真听、动脑想。故事是这样的:
主人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小猫汤姆过的非常舒服,正在它准备美美的品尝蓝莓巧克力三明治时,叮铃铃……,主人打来了电话,亲爱的汤姆你过的好吗?我愉快的旅行将在周末结束,下午晚饭时准时到家。 听说主人马上回来,懒惰的汤姆猫发现自己把家里弄得狼藉一片,它飞快地开始整理家务,扫地、铺桌布……忙的满头大汗,总算是整齐点了,这时小老鼠捷瑞开心的冲着汤姆做着鬼脸,手指着地板诡秘的笑着。而汤姆却苦恼的皱起了眉头。同学们猜猜此刻发生了什么事?
说一说:地板脏了,地毯脏了,地毯不见了……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原来是主人最喜爱的地毯被淘气的捷瑞咬了一个洞。着急的汤姆想要掩盖这一切,你们愿不愿意帮汤姆免受主人的惩罚呢?那么我们怎么做呢?
生:帮助汤姆做一块漂亮的地毯。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花地毯》(板书)
【设计意图】以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引起孩子们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发现美
议一议: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地毯?它们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地毯有哪些作用?
老师小结:地毯具有保暖、吸音、舒适和审美的功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美、感悟美,从而了解美术的基本因素——形状、花纹、色彩等,培养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
(三)欣赏美
1.引导学生观察单张地毯的图案是什么?组合好的地毯又是什么,图案是如何排列的?有什么特点?那种更好看?
教师小结:(1)单张图案主体明确,显得精致,组合图案更加丰富有趣。
(2)在组合图案时,单张图案没有变化,而组合图案的变化在于单张图案的排列方法不同,具体效果也会跟着变化)
2.课件出示,小地毯图案的设计方法:
单独图案、边角图案、连续图案
3.找不同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小地毯,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小组讨论
师:有哪些不同之处?小组汇报
生:方法、图案、材料不同
师:你发现用哪些方法可以做一个美丽的花地毯。
生:贴、画、贴画结合。
师:可以用哪些材料?
生:卡纸、油画棒等
师:这些地毯的图案五花入门,你会帮助老师归类吗?人物、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几何图形、窗花。你还能想出其它类别的吗?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地毯,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四)创造美
师:今天你就是一位小设计师,请你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花地毯。注意(色彩、方法、图案)的搭配。
1.学生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2.将学生绘画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并在黑板上展示,要注意色彩、图案、使用材料、方法等的穿插搭配。(用磁铁在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教学中不仅要让孩子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动手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视有所见,脑有所思,手有所致,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
(五)展示、评价
说一说:谁先来分享自己的作品,你的创意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你觉得怎样?
想一想:说说为什么喜欢,好在什么地方。你认为这块地毯还需要如何的设计会更完美?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树立信心,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六)总结
小结:同学们,我们送给小猫汤姆的花地毯做好了,这离不开孩子们平日对自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你们真棒!请为自己鼓掌。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们,如果我们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一定会有新的惊喜。老师期待你们下节课更出色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探究、感知、想象力等,鼓励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板书:图案 形状 色彩
对称图案 边角图案 重复连续图案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