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教学课件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1.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沙石
水
沙石
水
300C
200C
150C
170C
在试验中你观察到什么?
通过试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物质 白天 夜晚
水 升温慢 放热慢
沙土 升温快 放热快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中和陆地的温度不一样?
这是因为海水与沙子的比热容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比热容越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
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海洋气温 ,陆地气温 ;冬季则相反。
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
海陆性质差异
陆地 海洋
影响 夏季
冬季
性质
受热快 散热快
受热慢 散热慢
升温快,气温高
升温慢,气温偏低
降温快,气温低
降温慢,气温偏高
低
高
总结
纬度相同 的地方 海洋 陆地
夏季气温
冬 季气温
低
高
高
低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陆地 海洋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7月
1月
8月
受热慢,
升温慢。
2月
散热慢,
降温慢。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同纬度的情况下,
1月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7月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高。
西部距离大西洋近,深受大西洋和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也慢,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多;距离大西洋远,受海洋影响逐渐减弱,大陆影响增强。
濒临海洋的地方:水汽丰富
亚欧大陆的沿海降水 ,内陆降水 。
多
少
降水较多
深居内陆的地方:水汽稀少
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也有的地方好像不是这样的。
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这是为什么呢?
亚欧大陆
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
正 午 太 阳 光 线
阳坡
阴坡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迎风坡降水多
背迎风坡降水少
山脉对低层空气的抵挡作用
地势的影响
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约0.6℃。
非洲赤道附近会出现雪山吗?
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最高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
1.对气温的影响:
2.对降水的影响:
海拔越高,
气温越 。
低
雨
地形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多
少
A
B
(1)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5000 100 0.6 = 30℃
20-30=-10℃
答:A处的气温大约是-10℃。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形地势
地球形状
(2)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改变地表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
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的量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2.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气候变暖的危害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3. 大量排放氯氟化合物导致臭氧层空洞。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4. 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
原因
危害
防治
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和热岛效应,你能做些什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
地球形状 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改变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地球公转,形成春、夏、秋、冬四季
海陆分布 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冬季相反
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在8月和2月
地形地势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
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发
1.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地球形状 B.地球运动 C.地表起伏 D.海陆分布
2.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都在低纬地区 B.温带都在中纬地区
C.高纬都在寒带地区 D.低纬都在热带地区
3.某校举办登山活动,出发时测得山脚处气温是28℃,登上山顶后测得山顶的气温是22℃,根据所学知识,此次活动登高了( )
A.1000米 B.800米 C.600米 D.100米
A
A
A
4.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②火山喷发③过度发展核电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下列地区中,四季气温变化最显著的是 ( )
A.赤道地区 B.热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温带地区
6.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郊区污染程度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