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能用H++OH- = H2O表示的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 D.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
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K+、Na+、NO3-、MnO4- B.K+、Na+、Cl-、 SO42-
C.K+、Na+、Br-、Cu2+ D.Na+、Ba2+、OH-、SO42-
3.(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 OH-+H+=H2O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
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 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
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
5.(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O3- →CO2 B.HCl→Cl2
C.KClO3→KCl D.MnO4- →Mn2+
6.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7.(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不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NaOH
D.Al2O3能跟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8.(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 0oC,101KPa, 4.48L 某气体的质量为8g,则该气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40 B.40 g/mol C.160 D.160g/mol
9.(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将300mL 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的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 )
A.0.3mol/L B.0.03mol/L C. 0.05mol/L D.0.04mol/L
10.(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有关铁与水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铁与水均能发生反应
B.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C.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D.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1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1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适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的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1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1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5个电子,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
A.+5 B.+6
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
15.(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PH3>H2S> HCl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非金属性:F>O>S
16.(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的氟氯硫磷砷附近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周期表的左下角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18.(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SO2有毒,但葡萄酒中都含有少量的SO2,以起到保鲜、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酒中的SO2对人体无害,因为它的含量很少
B.葡萄酒中的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从红葡萄酒的颜色可判断出,其中的SO2没有漂白性
D.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减少其中SO2的含量
19.(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B.SO2的催化氧化
C.水电解生成H2和O2,H2和O2点燃条件下生成H2O
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
20.(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硫的氧化性不如氧气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
A.S+O2=SO2,O2是氧化剂、S是还原剂
B.S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
C.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2H2S+O2=2S↓+2H2O)
D.S和Cu反应只能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应生成CuO
二、非选择题
2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检验混合气体中同时含有SO2和CO2。
(1)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 ;
(2)设计B、C的实验目的是: ;
(3)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 。
(5)若将等体积的SO2和Cl2一起通入水中,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配制1 mol/L的CuSO4溶液500mL,需胆矾 g;把称好的胆矾放入 里,用适量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然后慢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液面距刻线 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到液面与刻线相切;把瓶塞盖好,颠倒摇匀。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3.(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方法制Fe(OH)2,但一般看不到白色的Fe(OH)2沉淀,原因是Fe(OH)2不稳定,极易被O2氧化生成Fe(OH)3。请回答:
(1)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现象是
(2)Fe(OH)2被O2 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常常加入铁粉,其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像其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现象。
2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关问题:
(1)下列表述中能证明元素⑦与元素⑧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 。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元素⑧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于元素⑦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2)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化学式)。
(3)④与⑧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c+OH-=H2O+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H++OH- = H2O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2.【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溶液中的MnO4-显紫色,A不符合题意;
B.各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均为无色溶液,B符合题意;
C.溶液中的Cu2+显蓝色,C不符合题意;
D.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离子之间是否能大量共存,主要看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等时,离子之间不可大量共存。在遇到此类试题时,注意题干中是否涉及颜色,要熟悉溶液中常见离子的颜色,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另注意“H+与NO3-”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A不符合题意;
B.醋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为难溶物,不能拆,C符合题意;
D.铁只能被Cu2+氧化为Fe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符合事实;2.化学式拆写(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等不能拆写)是否正确;3.符号(等号,可逆号,沉淀气体的箭头标注)使用是否正确;4.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是否漏掉离子反应;6.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4.【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反应过程中,Ti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为0,所以TiCl4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Mg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为+2,所以Mg作还原剂,被氧化,B符合题意;
C.TiCl4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Mg作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5.【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到+0,需加入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为-1,可加入还原剂实现,但KClO3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分解得到KCl,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降为+2,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应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原反应物中有氧化剂,而氧化剂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
6.【答案】C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分析】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采用加热的方法,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若加入盐酸,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A错误;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量不好控制,一旦氢氧化钠过量,又引入杂质氢氧化钠,B错误;配成溶液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除去了主要成分,D错误。
【点评】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采用加热法,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以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7.【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解析】【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比Fe活泼。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A符合题意;
B.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但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铝的熔点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氧化铝能与NaOH发生反应, 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
8.【答案】A
【知识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标况下,根据n=可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则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为40。
故答案为:A。
【分析】标况下,根据n=进行解答,注意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9.【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假设稀释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300×10-3L×0.5mol/L= 500×10-3L· c,解得c=0.3mol/L。
故答案为:A。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c浓·V浓=c稀·V稀进行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Fe与水在常温下不反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故答案为:D。
【分析】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据此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解析】【解答】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A不符合题意;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B不符合题意;
C.Fe2+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3+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C不符合题意;
D.涉及反应是Fe+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Fe(SCN)3为络合物,不是沉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中学常见水溶液中有色离子有: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判断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可从所含元素的价态入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2.【答案】A
【知识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解析】【解答】先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KSCN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在。
故答案为:A。
【分析】氯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均具有氧化性,均能把Fe2+氧化为Fe3+,KSCN溶液用于检验Fe3+。注意该实验中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Fe2+,因其为紫红色,容易与之后反应得到的红色混淆。
13.【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故A正确;
B.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则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共16个族,故C错误;
D.第IA族的元素中除H元素外都是碱金属,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B.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
D.第IA族的元素中除H元素外都是碱金属,第VIIA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4.【答案】D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假设次外层电子数为a,则最外层电子数为a+5。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每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则可推出该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为氟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进行分析。注意氟元素、氧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15.【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Cl、Br、I的非金属性顺序是Cl>Br>I,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A不符合题意;
B.P、S、Cl的非金属性顺序是Cl>S>P,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符合题意;
C.涉及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顺序是Na>Mg>Al,金属性越强,则其相应碱的碱性越强, C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与非金属性的正好相反。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的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6.【答案】C
【解析】【解答】A.
B.
C.
D.
故答案为:
【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可在元素周期表右上角寻找,A不符合题意;
B.过渡元素常用于制备催化剂材料及耐高温、耐腐蚀材料,B不符合题意;
C.周期表左下角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寻找,C符合题意;
D.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周期表左下角的元素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周期表右上角的元素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常用于制备催化剂材料及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半导体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据此分析。
1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SO2虽然有毒,但其含量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A不符合题意;
B.SO2具有还原性,有抗氧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红葡萄酒,C符合题意;
D.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增大酒和空气的接触面,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使氧气快速的溶解在里面,同时摇走酒里的SO2,使红酒的口感更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SO2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19.【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A.氯气和水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可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SO3,同时SO3可分解生成SO2和O2,属于可逆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水电解生成H2和O2,H2和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H2O,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C符合题意;
D.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同时H2SO3可分解生成SO2与水,属于可逆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据此分析。
20.【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A.该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比还原剂强,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C不符合题意;
D.这两个反应中S和O2均作氧化剂,根据产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可知O2的氧化性比S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反应反应中:①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的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②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③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和还原剂都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和氧化剂都强。
21.【答案】(1)A中品红溶液褪色
(2)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
(3)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石灰水变浑浊
(5)SO2+Cl2+2H2O=H2SO4+2HCl
【解析】【解答】
【分析】
22.【答案】125.0;烧杯;1~2cm;胶头滴管;1 mol/L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配制1 mol/L的CuSO4溶液500mL,需胆矾的质量是1mol/L×0.5L×250g/mol=125.0g;把称好的胆矾放到烧杯里;往容量瓶中慢慢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液面与刻线相切;溶液的浓度配好后,不论取出多少体积溶液,其浓度不变。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注意溶液的浓度配好后,不随体积的多少而改变。
23.【答案】(1)Fe2++OH-=Fe(OH)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最后变红褐
(2)4Fe(OH)2+O2+2H2O=4Fe(OH)3
(3)2Fe2++Fe=3Fe2+;KSCN
【解析】【解答】
【分析】
24.【答案】(1)b
(2)Na;Al3+
(3)离子;略
【解析】【解答】
【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能用H++OH- = H2O表示的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 D.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c+OH-=H2O+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H++OH- = H2O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K+、Na+、NO3-、MnO4- B.K+、Na+、Cl-、 SO42-
C.K+、Na+、Br-、Cu2+ D.Na+、Ba2+、OH-、SO42-
【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溶液中的MnO4-显紫色,A不符合题意;
B.各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均为无色溶液,B符合题意;
C.溶液中的Cu2+显蓝色,C不符合题意;
D.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离子之间是否能大量共存,主要看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等时,离子之间不可大量共存。在遇到此类试题时,注意题干中是否涉及颜色,要熟悉溶液中常见离子的颜色,以及溶液的酸碱性。另注意“H+与NO3-”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 OH-+H+=H2O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A不符合题意;
B.醋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为难溶物,不能拆,C符合题意;
D.铁只能被Cu2+氧化为Fe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符合事实;2.化学式拆写(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等不能拆写)是否正确;3.符号(等号,可逆号,沉淀气体的箭头标注)使用是否正确;4.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是否漏掉离子反应;6.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 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Cl4是还原剂 B.Mg被氧化
C.TiCl4发生氧化反应 D.Mg得到电子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反应过程中,Ti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为0,所以TiCl4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Mg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为+2,所以Mg作还原剂,被氧化,B符合题意;
C.TiCl4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Mg作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5.(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O3- →CO2 B.HCl→Cl2
C.KClO3→KCl D.MnO4- →Mn2+
【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到+0,需加入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为-1,可加入还原剂实现,但KClO3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分解得到KCl,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降为+2,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应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原反应物中有氧化剂,而氧化剂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
6.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答案】C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分析】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采用加热的方法,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若加入盐酸,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A错误;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量不好控制,一旦氢氧化钠过量,又引入杂质氢氧化钠,B错误;配成溶液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除去了主要成分,D错误。
【点评】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采用加热法,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以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7.(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不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NaOH
D.Al2O3能跟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解析】【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比Fe活泼。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A符合题意;
B.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但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铝的熔点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氧化铝能与NaOH发生反应, 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是因为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
8.(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 0oC,101KPa, 4.48L 某气体的质量为8g,则该气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40 B.40 g/mol C.160 D.160g/mol
【答案】A
【知识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标况下,根据n=可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则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为40。
故答案为:A。
【分析】标况下,根据n=进行解答,注意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9.(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将300mL 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的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 )
A.0.3mol/L B.0.03mol/L C. 0.05mol/L D.0.04mol/L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假设稀释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300×10-3L×0.5mol/L= 500×10-3L· c,解得c=0.3mol/L。
故答案为:A。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c浓·V浓=c稀·V稀进行分析。
10.(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有关铁与水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铁与水均能发生反应
B.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C.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D.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答案】D
【知识点】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Fe与水在常温下不反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故答案为:D。
【分析】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据此分析。
1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答案】D
【知识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解析】【解答】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A不符合题意;
B.Fe3+的水溶液为黄色,B不符合题意;
C.Fe2+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3+处于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C不符合题意;
D.涉及反应是Fe+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Fe(SCN)3为络合物,不是沉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中学常见水溶液中有色离子有: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判断物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可从所含元素的价态入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适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的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解析】【解答】先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KSCN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然后加入氧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在。
故答案为:A。
【分析】氯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均具有氧化性,均能把Fe2+氧化为Fe3+,KSCN溶液用于检验Fe3+。注意该实验中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Fe2+,因其为紫红色,容易与之后反应得到的红色混淆。
1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故A正确;
B.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则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共16个族,故C错误;
D.第IA族的元素中除H元素外都是碱金属,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B.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
D.第IA族的元素中除H元素外都是碱金属,第VIIA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5个电子,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
A.+5 B.+6
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
【答案】D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假设次外层电子数为a,则最外层电子数为a+5。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每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则可推出该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为氟元素,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进行分析。注意氟元素、氧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15.(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PH3>H2S> HCl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非金属性:F>O>S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Cl、Br、I的非金属性顺序是Cl>Br>I,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A不符合题意;
B.P、S、Cl的非金属性顺序是Cl>S>P,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符合题意;
C.涉及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顺序是Na>Mg>Al,金属性越强,则其相应碱的碱性越强, C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与非金属性的正好相反。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的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6.(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A.
B.
C.
D.
故答案为:
【分析】
17.(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的氟氯硫磷砷附近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周期表的左下角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可在元素周期表右上角寻找,A不符合题意;
B.过渡元素常用于制备催化剂材料及耐高温、耐腐蚀材料,B不符合题意;
C.周期表左下角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寻找,C符合题意;
D.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周期表左下角的元素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周期表右上角的元素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常用于制备催化剂材料及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半导体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据此分析。
18.(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SO2有毒,但葡萄酒中都含有少量的SO2,以起到保鲜、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酒中的SO2对人体无害,因为它的含量很少
B.葡萄酒中的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从红葡萄酒的颜色可判断出,其中的SO2没有漂白性
D.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减少其中SO2的含量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SO2虽然有毒,但其含量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A不符合题意;
B.SO2具有还原性,有抗氧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红葡萄酒,C符合题意;
D.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增大酒和空气的接触面,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使氧气快速的溶解在里面,同时摇走酒里的SO2,使红酒的口感更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SO2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19.(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B.SO2的催化氧化
C.水电解生成H2和O2,H2和O2点燃条件下生成H2O
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A.氯气和水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可逆反应,A不符合题意;
B.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SO3,同时SO3可分解生成SO2和O2,属于可逆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水电解生成H2和O2,H2和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H2O,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C符合题意;
D.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同时H2SO3可分解生成SO2与水,属于可逆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据此分析。
20.(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硫的氧化性不如氧气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
A.S+O2=SO2,O2是氧化剂、S是还原剂
B.S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
C.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2H2S+O2=2S↓+2H2O)
D.S和Cu反应只能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应生成CuO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A.该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比还原剂强,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B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O2是氧化剂,S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C不符合题意;
D.这两个反应中S和O2均作氧化剂,根据产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可知O2的氧化性比S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氧化反应反应中:①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的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②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③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和还原剂都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和氧化剂都强。
二、非选择题
21.(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检验混合气体中同时含有SO2和CO2。
(1)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的实验现象是: ;
(2)设计B、C的实验目的是: ;
(3)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能够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 。
(5)若将等体积的SO2和Cl2一起通入水中,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中品红溶液褪色
(2)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
(3)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石灰水变浑浊
(5)SO2+Cl2+2H2O=H2SO4+2HCl
【解析】【解答】
【分析】
22.(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配制1 mol/L的CuSO4溶液500mL,需胆矾 g;把称好的胆矾放入 里,用适量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然后慢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液面距刻线 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到液面与刻线相切;把瓶塞盖好,颠倒摇匀。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125.0;烧杯;1~2cm;胶头滴管;1 mol/L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配制1 mol/L的CuSO4溶液500mL,需胆矾的质量是1mol/L×0.5L×250g/mol=125.0g;把称好的胆矾放到烧杯里;往容量瓶中慢慢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液面与刻线相切;溶液的浓度配好后,不论取出多少体积溶液,其浓度不变。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注意溶液的浓度配好后,不随体积的多少而改变。
23.(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方法制Fe(OH)2,但一般看不到白色的Fe(OH)2沉淀,原因是Fe(OH)2不稳定,极易被O2氧化生成Fe(OH)3。请回答:
(1)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现象是
(2)Fe(OH)2被O2 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常常加入铁粉,其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像其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1)Fe2++OH-=Fe(OH)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最后变红褐
(2)4Fe(OH)2+O2+2H2O=4Fe(OH)3
(3)2Fe2++Fe=3Fe2+;KSCN
【解析】【解答】
【分析】
24.(2022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关问题:
(1)下列表述中能证明元素⑦与元素⑧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 。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元素⑧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于元素⑦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2)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化学式)。
(3)④与⑧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答案】(1)b
(2)Na;Al3+
(3)离子;略
【解析】【解答】
【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