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三:探秘词语家族的“传承”,掌握词语的演变规律》名师单元教学课件(3课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三:探秘词语家族的“传承”,掌握词语的演变规律》名师单元教学课件(3课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5 15: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学习任务三:探秘词语家族的“传承”,掌握词语的演变规律》
学习任务设计说明
词语的使用是以词义的理解为基础的,而词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同一个词的语音和语义都会有变化。“探秘词语家族的‘传承’”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词义演变的一般规律,理解古今词义的区别,避免用今义附会古义,同时,也要努力建立古义、今义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习古代汉语,也有助于学习现代汉语。
第三课时
学习活动一:探讨词语“传承”的路径
01
学习活动二:辨别词语的“辈分”
02
目 录
学习活动三:阅读学术作品,把握词义演变规律
03
学习活动四:归纳梳理,积累语言
04
学习活动一:探讨词语“传承”的路径
01
1.阅读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
概括词义演变的几种基本方式。
词语演变的主要方式
缩小
转移
扩大
如“臭”的词义缩小了,“走”的词义转移了,“布”的词义扩大了。
2.借助《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了解词义演变的情况。








“布”最初是指麻布后来又可以指棉布现在还可以指混纺布等。词义扩大了。
>
>
“灯”在古代指油灯,现在指各种各样的灯。词义扩大了。
>
“钟”在古代指一种乐器,也指一种计时的工具,现代主要指钟表的钟。词义缩小了。
>
“枪”在古代指长矛,现在多指发射子弹用的枪,但在“红缨枪”这样的词语中,“枪”就保留了古义。词义扩大了,词语的古今意义之间不仅具有区别性,还具有延续性。
“心”在古代指人的思维器官,现在指心脏。词义转移了。
>
>
“走”在古代指跑、疾行,现在指走路。词义转移了。
>
“臭”在古代指气味,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
>
“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由专名变成了通名,可以指所有的河流。词义扩大了。
学习活动二:辨别词语的“辈分”
02
解释下列句中“子”的意思,并用图表说明“子”古今词义的区别。
(1)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
(2)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史记·孝文本纪》)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4)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杜甫《少年行·其二》)
(5)这个农庄里,有很多的子鸡。
“子”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子女”,既可以是“儿子”,也可以是“女儿”,但在现代汉语中只表示“儿子”,这是词义的缩小。
>
>
“子”表尊敬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这是词义的缩小。
>
“子”的“果实”“种子”义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出现,再如“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世说新语·德行》),与先秦相比,属于词义的增加。
>
“子”的“年幼的”义也是明清以后产生的,与之前相比,这属于词义的增加。
明确:
(1)“子”指“女儿”。
(2)“子”指“儿子”。
(3)“子”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4)“子”指“果实”。
(5)“子”指“年幼的”。
“子”(古代)义项
“子”的这几个义项的演变,用图表示如下:
演变关系
“子”(现代汉语)义项
男子的尊称
与古代相比,现代汉语词义缩小
无“男子的尊称”义
子女
与古代相比,现代汉语词义缩小
儿子
魏晋南北朝才产生“果实”“种子”义
与先秦相比,词义增加
种子、果实
无“年幼的”义
与明清以前相比,词义增加
年幼
由上图可知道:词义的演变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不能简单用“扩大、缩小转移”来概括,要具体词语具体分析。
上述两个活动帮助大家认识了词义演变的一些现象,我们设计以下活动,来增加大家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词义的演变规律。
学习活动三:阅读学术作品,把握词义演变规律
03
阅读何九盈、蒋绍愚《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古汉语词汇讲话》,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第1版),进行圈点批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认识词义演变的方式。
学习活动四:归纳梳理,积累语言
04
请梳理必修上册的古诗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
一词多义如“绝”“信”等,
古今异义如“金”“一定”“博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