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学习与测试
一、语言运用(49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请允许我大胆地篡改一下鲁迅先生那幅著名的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第二届进博会首次设立了冰雪体验区,溜冰、雪地自行车、打冰壶……近5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形形色色、刺激炫酷的冰雪运动项目,不时激起人们的欢笑声。
C.一切准备就续,计划不能更改,每一个队员必须按时到指定位置上,无论有什么困难也不许请假。
D.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的许多艺术珍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隐侧之情,溢于言表。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3.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面对断头台上路易十六的悲剧,乾隆皇帝本应有机会认真反思一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但他不但对欧洲先进的政治思想 ,相反却疯狂地发起扼杀思想的文字狱。他的帝国版图越来越大,人民的思想境界却越来越小,甚至变得可笑可怜。在国际风潮雷动、国运 之际,满朝士大夫阶层还是鄙夷、仇夷。这些人对外来文化从来不屑一顾。他们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擅长舞文弄墨, ,对西方的“奇技异巧”往往 。从皇帝大臣到街头小贩都坚定地认为,以牛奶为饮食的红毛巨鼻的西洋人,肯定有犬羊的本质,这样低劣的民族,值得我物华天宝的“天朝大国去学习吗?
A.充耳不闻 物换星移 高谈阔论 不动声色
B.处之泰然 江河日下 侃侃而谈 不动声色
C.充耳不闻 江河日下 高谈阔论 嗤之以鼻
D.处之泰然 物换星移 侃侃而谈 嗤之以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其税率全部降至11%,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
B.摩苏尔的解放标志着伊拉克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但重建摩苏尔、彻底消除恐怖主义仍是摆在伊拉克政府和国际社会面前的严峻挑战而令人格外关注。
C.“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巩固了航天器的多方位空间交会,对于后续空间站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D我国先后通过可燃冰期查开发技术、理论、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最终超预期完成了试采工程目标,取得了可燃冰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临走前我再三叮嘱,面试不能粗心大意,应付了事,千万不要劳烦我去给人打招呼。
B.小明上课思维活跃,常常积极主动,斗胆发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C.获悉母校一百一十周年华诞,十分欣喜,届时我一定会拨冗出席校庆大典,特此通知。
D.幸亏有先生的倾心相助才玉成了小女的婚姻大事,我代表全家向您表示诚挚的谢意。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筑楼与造塔的意义一样,都是为了某种寄托与信仰,所建却有一个根基,比如大雁塔于西安,黄鹤楼于长江,根基就是厚重的文化历史。那么望海楼的根基呢?
。 , 。 。 , ,故登望海楼不登天下诸楼可也,登天下诸楼不登望海楼憾也。
①真正意义上的望海楼也许独此一座
②天下诸楼不能尽望海楼之奇
③该是博大的天然造化
④难怪有人说,“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
⑤中国幅员辽阔,真正意义上的名楼并不多
⑥古人也说过:望海楼有天下诸楼之美
A.⑤①③⑥②④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①④⑥② D.③⑤①⑥②④
7.为纪念杨绛先生,某出版社打算出版其作品集,共分三套,每套书收其作品若干,为每套书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作品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第一组:《回忆我的姑母》《我们仨》《忆孩时》《我在启明上学》。
第二组:《杂忆与杂写》《听话的艺术》《关于小说》《“隐身”的串门儿》
第三组:《洗澡》《鬼》《玉人》《堂吉诃德》(译作)
A.重温经典 哲人睿语 岁月留痕
B.哲人睿语 岁月留痕 重温经典
C.岁月留痕 哲人睿语 重温经典
D.岁月留痕 重温经典 哲人睿语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②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③竞选开始了,几个总统候选人都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搞宣传,作演说,拉选票,忙得不亦乐乎。
④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⑤面对遭受水灾的灾民,他慷慨解囊,一次就捐款10万元。
⑥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良莠不齐,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⑤⑥
9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我看见一个港,一座铁桥黑虹一般架在港上,对海的大歌剧院蚌壳一般张着复瓣的白屋顶像在听珊瑚海人鱼的歌吟。
B.那青黛色螺丝状一样卷着的茶丝儿,放于杯中,用开水沏后便舒展开来,那状如鸟舌的茶片儿直立漂浮,杯子里便盛满了春天
C.我一眼认出了胡杨,他挺立在荒漠里,无所畏惧的姿态,无以撼动的坚韧,崇山峻岭一般的崔巍仿佛饱含了日月精华,傲然挺立。
D.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和长江黄河一样。猛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溅水成雾。
10.下列语句与名胜古迹一一对应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草木犹疑横槊时 尘沙尚忆焚舟处
②酒洌泉香招客饮 山光水色入樽来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①屈原纪念馆 ②赤壁古战场 ③滁州醉翁亭
B.①赤壁古战场 ②屈原纪念馆 ③滁州醉翁亭
C.①滁州醉翁亭 ②赤壁古战场 ③屈原纪念馆
D.①赤壁古战场 ②滁州醉翁亭 ③屈原纪念馆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语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某作家在接受釆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招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宇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B.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的只占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的只有10人。
C.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将在各大城市影院放映。
D.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涉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主要人物)。
1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们把思念托付给明月,让那皎洁的月光带着问候飞向那身处远方也在想念我们的亲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固然喜欢独处的生活,但是也不拒绝来客,今有好友来访,心中也是满心喜悦。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暮色降临,月光浮起,微霜点点,远行之人投进旅店,以缓解那行路的颠簸、前程的忐忑。
14.请根据下面不同的告知对象分别写一句话,将“请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告诉他们,每句均不得超过10个字。(5分)
(1)上级给下级的会议通知里
(2)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3)在商店开张门口的广告里
(4)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里
(5)通知同学参加社区活动
15.“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希望中学邀请校友高明同学回母校演讲。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不超过80字)(5分)
材料:高明,男,200年5月1日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母亲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2018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学生。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千部”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二、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1分)
两栖人
袁有江
①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今年起码比去年严重三倍。
②看看地面,你就会相信我的话了。泥土细得踩一脚,溅起的灰尘水雾似的,立马就将鞋面糊没了炽热的太阳,每年都往下坠一寸。地下水位每月都往下降一寸。我们只好每日都冒险下一次井,将井底再掘深一寸。谁都不想在这个夏天之后,成为摆进实验室的木乃伊。
③我们在木然中坚持着往下活,相信老天爷迟早会给活路。
④好消息终于来了。村主任临走时透露:“今晚六点后,上面水库可能会放水下来。”我问村主任:“要是水库抽千了,城里人怎么办?”
⑤“这不关我们的事!”村主任说完就跨上摩托车。村主任要去镇上开会,研究各村分水的事扬起一阵灰雾刮过我,头也不回地吼:“二子,你去通知各家,准备好抢水的家伙
⑥我将村主任的话嘶喊出去后,从地洞里钻出来的人只有两三个
⑦听声音,是李大爷在骂:“你们这些老娘们真不顶事。准备这些破盆烂桶的有什么用?”张瘸子的声音:“那你说准备什么合适?”李大爷说:“准备铁锹、箩筐和塑料袋。我们先去挖土,然后下到河底筑坝拦水。”
⑧“上游的人会不会也这么干?”我忍不住问。李大爷没辨出我的声音,问:“说话人谁家的?”王婶说:“听声音是马三家的二子。”我又问:“我们将水都拦住了,下游的人会不会来跟我们拼命?”
⑨“咔嚓”一声,村头最后一棵枯树断了。一个高个子走过来说:“我们先在村口挖一个大坑,然后,集中全村的男女老少,排成一队,从坑边排到河底,传水上来蓄在坑里。”说话人的声音,听着是王婶的丈夫。李大爷说:“谁还有力气挖坑?谁还有力气提水?死人都抬不动了。”王婶的丈夫不服气,说:“筑拦水坝就不是力气活了?要不先将各家大人都喊出来,一起想办法。”
⑩我知道这时候,大部分人都躲在地洞里贪凉、沾湿气。趁去喊人的路上,我得说明一下。在漫长经年的旱季,我们村还在往下熬的人,都像树落叶子一样,落光了毛发。四肢正在向鱼鳍转化。头脸全变成相似的怪面——光头、凹眼、塌鼻、小嘴。我们还因为被晒干了羞耻心,都养成了不穿衣服的习惯。现在人与人之间,只剩高矮胖瘦和公母的区别。很难识别出谁原先是谁。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尚未完全变化的声音来认人。
十几个七长八短,裹着一身皱皮的人,陆续来到打谷场上。大家都用畸变的手掌,举在头顶遮阳,天上没有一丝云,只有白花花的光。地上没有一棵树,只有刚溅起的齐腰深的灰雾。
沸沸扬扬地争吵了很久,谁也没有说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傍晩村主任回来了。他敲着破洋瓷盆,满村乱跑,呼叫各家各户带点吃的,赶紧往西山高处逃。他一遍遍声嘶力竭地喊:“洪水要来了!洪水就要来了!”
几十个大小不一的人,从地洞或房子里钻出来。大家都像看疯子一样看着村主任,显得无动于衷望梅止渴也得指片梅林给人看啊。光秃秃的西山上,正火红一片,哪里有要来洪水的迹象?
直到繁星满天,也没来水的动静。村里除了村主任一家,谁也没去西山
子夜时分,一场横空出世的洪水,以摧枯拉朽的态势,从河床轰然驶来。这头穷凶极恶的猛兽,晃动着身子,迅速涨破河堤,淹没了广袤的旷野和灰突突的房屋。每一处沟渠和地洞,几分钟就吸饱了水
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洪水已下去大半。青砖灰瓦的房屋又露了出来,残水在低洼处静默着,只有河水在哗哗地流淌。
经过一夜洪水的洗礼,人们像是泡开的木耳,竟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大家开始寻找破衣烂衫遮掩身体。羞耻和自尊也重新附体。然后,我们都陆续朝西山包围过去。
只有村主任一家,还是昨天的怪模样。天哪!原来村主任的面孔那么丑陋,肚皮那么松弛。他老婆那么干瘪……只有两个在水塘边玩耍的孩子,小屁股、小腿白生生的,十分可爱。但上半身还是小怪兽。
村主任和他老婆,却在呆呆地看着我们。原来,在我们的喉部,不觉间都长出两片近似鱼鳃的东西。我们变成水陆两栖人了。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4期,有改动)
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两栖人》为标题,不仅含义深刻,而且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尤其对小说的主旨起着画龙点睛的揭示作用,发人深省。
B.“从地洞里钻出来的人只有两三个”,之所以是从地洞里钻出来的,是因为刚刚躲在地洞里贪凉、沾湿气,两三个人是李大爷、王婶、张瘸子等
C.干旱使人们失去羞耻心和自尊心,人们盼望洪水,因为经过洪水的洗礼,人们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也恢复了羞耻心和自尊心。
D.小说通过极度干旱和极大洪水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向当今社会提出一个沉重的话题,令人深思。
17.小说第⑩自然段使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8.“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9.小说为什么以“我们变成水陆两栖人了”的情景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写作(3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又到“推普周”了,为了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继续増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不断提升语言能力你作为学生会代表要在这周的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讲话。
请你写一份演讲稿,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篡一窜,幅一副;C项,续一绪;D项,侧一恻。
2.A
3.C.【解析】“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处之泰然”指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物换星移”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嗤之以鼻”表示看不起。“不动声色”形容态度镇静。
4.A【解析】B项,句式杂糅,删去“而令人格外关注”。C项,成分残缺,“巩固了”缺少宾语成分,此句“空间交会”后应加“技术”或“技能”等词语。D项,语序不当,应该先“理论”,后“技术”。
5.D【解析】A项,“劳烦”是敬辞,用于拜托或答谢別人代自己做事。B项,“斗胆”是谦辞,形容大胆。C项,“拨冗”是客套话,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同时,个人“通知学校也不够得体。D项,正确,其中“玉成”是敬辞,指成全、促成;“小女”是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女儿。
6.C【解析】首先明确语段的中心议题是“望海楼”,紧接着梳理清楚句子间的关系,由“根基”延伸到名楼特色,再到人物评价的话语,先“有人说”再“古人也说过”。也可以结合语段结句“故登望海楼……”做出合理判断。
7.C【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各组书名所透露出来的内容,明确其情感共同点。第一组作品是有关杨绛的人生回忆的,因此用“岁月留痕”最恰当。第二组作品是杨绛对生活、艺术等的一些杂感,所以用“哲人睿语”最恰当。第三组作品是杨绛创作或翻译的经典,因此对应“重温经典”。
8.A【解析】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往往被误解为:水流一天天减少。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噤:闭口不作声)往往被误解为:冻得受不了。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往往被误解为: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往往被误解为:休很久的假,不去上班。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这个成语的意义指向为“助人”,而非“为已”。往往被误解为:大方地掏出钱来消费。良莠不齐: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往往被误解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9.C【解析】A、B、D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把“铁桥”比作“黑虹”,把“大歌剧院”比作“蚌壳”。B项,把“卷着的茶丝儿”比作“螺丝”,把“茶片儿”比作“鸟舌”。D项,把“水流”比作“银帘”。C项没有使用比喻手法,“他挺立在荒漠里……”用了拟人手法,故选C。
10.D【解析】“草木犹疑横槊时尘沙尚忆焚舟处”中,“槊”指的是古代一种兵器,叮见与战争有关,即赤壁古战场。“酒洌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中,“樽”的意思是酒杯,可见这两句指的是滁州醉翁亭。“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中,“香草”“湘流”很明显指的是屈原纪念馆,因为在文章《离骚》中,屈原以“香草”自喻。
11.C【解析】本段属于议论性语段,要明确论题和论点。本段的论题:白话文和文言文。论点:一个作家要写好文章应以白话为主,同时辅以文言,文言是白话的良好补充。做题时先排除D项,因为它只提到白话文一面。再排除B项,虽然前半句涉及文白两面,但后半句得出的观点不对。最后排除A项侧重点不对,是白话文写作中需要文言文的帮助。故选C项。
12.D【解析】A项,前一个感叹号改为逗号;B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冒号管辖范围不当,删去。
13.D
14.(1)务必准时出席。(2)敬请届时光临指导。(3)欢迎您届时惠顾!(4)到时候一定要回来
(5)早点儿来,别迟到了!(5分。每句1分)
15.示例:高明学长是我校2015级校友,现在是福州大学的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我们演讲《放飞青春》。(5分。每个要点1分)
l6.C【解析】错误之一是关于“人们盼望洪水”的叙述。文中写村主任回来后声嘶力竭地喊“洪水要来了”,呼叫村民快逃,说明人们并不盼望洪水;村民不逃,是因为不相信洪水会来,而不是盼望洪水来。错误之二是关于“人们盼望洪水”的原因的叙述,倒果为因。根据文中叙述,人们“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羞耻和自尊也重新附体”,只是洪水到来后的客观结果,并不是人们盼望洪水的原因。
17.插叙的叙述方式。文中在叙述人们准备如何抢水的事件时,插入介绍因为干旱,人们向动物发生蜕变的情形。(2分)
这样写的好处:①解开了前文设置的悬念—李大爷等人说话,为什么明明能看见人却要靠声音才能辨别出说话人是谁;②有力地烘托了干旱的严重情况;③为后文写人们变成“两栖人”做了铺垫。(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8.①强化了故事的真实感。“我”见证了干旱的严重性,见证了人们准备如何抢水的情形,见证了洪水来临的可怕,见证了村人变成两栖人的怪异现象。以第一人称的当事人口吻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我”按照村主任的要求,通知各家“准备好抢水的家伙”,推动了故事向人们讨论如何抢水的情节的发展。
③串联起相关的人、物、事。文本依托“我”串联起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使小说内容更为简练更为集中,叙事更清晰,顺畅,有序。(6分。每点2分)
19.①情节结构上:以人变成两栖人这种超现实的情景结尾,在情节发展中产生突转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
②情感表达上:干旱与洪水等自然灾害让人变成了两栖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以此结尾突出表现了人类因自然遭到破坏而难以生存的痛苦。
③主旨倾向上:以人变成两栖人这种超现实的情景结尾,警醒人们,破坏大自然将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担忧,意在唤醒人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④阅读效果上:故事戛然而止,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设,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20.提示:要考虑演讲者的身份——学生会代表,要考虑演讲的对象——全校师生,要考虑演讲的目的——“推普周”活动动员。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