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26 13:43:09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吴江期末)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乙>ρ甲>ρ水 B.ρ乙>ρ水>ρ甲
C.ρ甲>ρ水>ρ乙 D.ρ水>ρ甲>ρ乙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中的数据可得两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 =0.6g/cm3<ρ水,ρ乙= =1.25g/cm3>ρ水,由计算可知,ρ乙>ρ水>ρ甲。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甲乙的密度,再与水的密度对比即可.
3.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
A.0.85×103kg/m3 B.0.90×103kg/m3
C.0.94×103kg/m3 D.1.10×103kg/m3
【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水g=68×10-3kg×10N/kg=0.68N,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酒精g=64×10-3kg×10N/kg=0.64N,由以上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放入酒精中是下沉,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酒精= = =8×10-5m3,
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6.8×10-5m3,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物体在水中漂浮,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则G=G排=0.68N,物体的密度:ρ= = = =0.85×103kg/m3.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密度的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水和酒精的浮力,比较两者浮力的大小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浸没,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排开酒精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同理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漂浮,根据物体漂浮条件求出物体的重力,根据G=mg=ρVg求出物体的密度.
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30g 0.8g/cm3 B.75g lg/cm3
C.75g 0.8g/cm3 D.30g lg/cm3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30g,这就是量筒的质量;(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100cm3时,液体质量为110g﹣30g=80g,则液体的密度:ρ= =0.8g/cm3。
故答案为:A。
【分析】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明确量筒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用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5.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2:1 C.1:4 D.1:8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物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比值即可.
6.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AB不符合题意;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 = 得V=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7.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
【答案】C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物体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尽量小的密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据此分析.
8.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线体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在放金属块前平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等于水的实际体积,放金属块后俯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正常,V2偏小,故V偏小,故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9.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金属块的质量是52.8g
C.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D.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答案】C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甲可知,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移,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由图乙知,石块的质量为m=50g+2.4g=52.4g;B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则石块的体积V金=V2﹣V1=40cm3﹣20cm3=20cm3,所以石块的密度:ρ金= =2.62g∕cm3,C符合题意;
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金,所以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20×10﹣6m3×10N/kg=0.2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固体的密度,涉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选择分度值较小的测量工具,好处是准确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得浮力大小.
10.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已知)①ρ= ②ρ= ③ρ= ,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a:由实验步骤可知,若不用量筒,可选用(1)(2)(3)(7)测量菜籽油的密度,则水的质量m水=m1 m,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菜籽油的体积:V油=V水= ,菜籽油的密度:ρ= 水,故表达式③合理;b:若用V1表示菜油的体积,则一定是将菜籽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即选用(1)(3)(4)(7)进行测量;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菜籽油的体积:V油=V1,菜籽油的密度:ρ= ,该方案中,将菜籽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会有部分菜籽油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内壁上,使得测量的体积V1小于(3)矿泉水瓶中菜籽油的体积,由ρ= 可知,计算出的菜籽油密度偏大,故表达式①不合理;c:若使用量筒,则应先测量矿泉水瓶与菜籽油的总质量,将部分菜籽油倒入量筒测量体积,再测量剩余菜籽油与矿泉水瓶的总质量,即选用(3)(5)(6)(7)进行测量;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3,菜籽油的密度:ρ= ,故表达式②合理。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实验中密度的表达方式,在实验步骤中找到菜油质量与体积的计算方式,再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二、填空题
11.(2018·内江)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答案】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故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其密度不变;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
故答案为: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分析】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甲   ρ乙(选填“>”“<”“=”).
【答案】正比例;>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道,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m/V知道,ρ甲>ρ乙,A的密度较大。
故答案为:正比例;大于.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进行分析即可.
13.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 ,乙的体积是甲的 ,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答案】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m甲:m乙=2:7,V甲:V乙=2:5,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 = × =5:7,即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
故答案为:.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14.“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   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6;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ρ= 得,实心“人造山峰”气凝胶的质量:m=ρV=0.16kg/m3×100m3=16kg;(2)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所以,把它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16;不变.
【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5.(2018八下·兴化月考)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结构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了铝合金,相比于铝合金,铝锂合金的   更小,相同体积的铝锂合金   更小从而减轻了飞机的重力。
【答案】密度;质量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飞机要克服自身的重力飞上蓝天,所以越轻越好,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结构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了铝合金,就是因为铝锂合金的密度更小,根据 可知,相同体积的铝锂合金质量更小,又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质量小,就意味着重力小,飞机更容易起飞,更节能。
故答案为:密度;质量.
【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m=ρV分析即可.
16.如图所示的量筒是直接测量   仪器;测量时如果像图中那样读数,则读出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相等/偏小)。
【答案】液体体积的;偏大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读数时如果视线不能与量筒的刻线垂直,眼睛向下俯视时,会以液面最高处为准,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液体体积的;偏大.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17.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金属块的体积是   mL,密度是   g/cm3。
【答案】72;20;3.6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砝码的质量为50g+20g=70g,标尺1大格为1g,分度值为0.2g,游码左侧对应的数值为2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70g+2g=72g;图丙中,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40 mL,故物体的体积V物=40 mL﹣20 mL=20 mL=20cm3,
金属块的密度ρ= =3.6g/cm3;
故答案为:72;20;3.6.
【分析】读出金属块的质量及体积,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1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液体的密度是   。
【答案】20g;1.0×103kg/m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由图线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质量就是量杯的质量,所以m0=20g;(2)由第一组数据得液体的质量为m=40g-20g=20g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 =1.0g/cm3=1.0×103kg/m3
故答案为:20g;1.0×103kg/m3.
【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又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结合图像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20g,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因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我们只要选取任意一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密度.
三、实验题
19.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B .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   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
【答案】(1)CBDEA
(2)62;20;3.1×103
(3)偏大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水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先测量质量然后测量体积得到正确的操作步骤: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并记录;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2)矿石的质量m=50g 10g 2g=62g,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矿石的密度:ρ= =3.1g/cm3=3.1×103kg/m3。(3)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4)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石块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V=V排= ;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水。
【分析】测量固体的密度想法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可以采用量筒测量,也可以采用固体体积等于固体排开水的体积,通过测量排开水的质量来计算固体的体积.
20.(2018·长泰模拟)小明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   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再称出烧杯和其中剩余盐水的质量。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   g。
(4)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所示)是   cm3;
(5)算出盐水的密度是   g/cm3。
【答案】(1)右
(2)左
(3)62
(4)60
(5)1.1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偏向左侧,所以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的原则应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左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3)如图所示,砝码的质量为60g,游码指示的质量为2g,
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 。
(4)如图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液面达到的刻度为60mL,
即盐水的体积为: 。(5)盐水的密度是:
故答案为:(1)右;(2)左;(3)62;(4)60;(5)1.1.
【分析】本实验中由于把盐水从量筒向烧杯里面倒的时候,倒不干净,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小、从而使得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再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ρ=求解.
1 / 1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吴江期末)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乙>ρ甲>ρ水 B.ρ乙>ρ水>ρ甲
C.ρ甲>ρ水>ρ乙 D.ρ水>ρ甲>ρ乙
3.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
A.0.85×103kg/m3 B.0.90×103kg/m3
C.0.94×103kg/m3 D.1.10×103kg/m3
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30g 0.8g/cm3 B.75g lg/cm3
C.75g 0.8g/cm3 D.30g lg/cm3
5.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2:1 C.1:4 D.1:8
6.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中国海上巨型风机—巨无霸SL5000是史上最大的单体风力发电机,如图所示,它的每个叶片长62m,它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将近两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低的熔点
C.尽量小的密度 D.较好的吸热性
8.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线体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甲、乙、丙图分别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测量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金属块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金属块的质量是52.8g
C.金属块的密度是2.62g/cm3
D.金属块在量筒中受到水的浮力是2N
10.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已知)①ρ= ②ρ= ③ρ= ,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二、填空题
11.(2018·内江)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甲   ρ乙(选填“>”“<”“=”).
13.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 ,乙的体积是甲的 ,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14.“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   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18八下·兴化月考)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结构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了铝合金,相比于铝合金,铝锂合金的   更小,相同体积的铝锂合金   更小从而减轻了飞机的重力。
16.如图所示的量筒是直接测量   仪器;测量时如果像图中那样读数,则读出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相等/偏小)。
17.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g,金属块的体积是   mL,密度是   g/cm3。
18.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液体的密度是   。
三、实验题
19.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B .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   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
20.(2018·长泰模拟)小明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   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再称出烧杯和其中剩余盐水的质量。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   g。
(4)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所示)是   cm3;
(5)算出盐水的密度是   g/c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中的数据可得两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 =0.6g/cm3<ρ水,ρ乙= =1.25g/cm3>ρ水,由计算可知,ρ乙>ρ水>ρ甲。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甲乙的密度,再与水的密度对比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水g=68×10-3kg×10N/kg=0.68N,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酒精g=64×10-3kg×10N/kg=0.64N,由以上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放入酒精中是下沉,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酒精= = =8×10-5m3,
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6.8×10-5m3,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物体在水中漂浮,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则G=G排=0.68N,物体的密度:ρ= = = =0.85×103kg/m3.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密度的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受到水和酒精的浮力,比较两者浮力的大小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浸没,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排开酒精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同理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漂浮,根据物体漂浮条件求出物体的重力,根据G=mg=ρVg求出物体的密度.
4.【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30g,这就是量筒的质量;(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100cm3时,液体质量为110g﹣30g=80g,则液体的密度:ρ= =0.8g/cm3。
故答案为:A。
【分析】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明确量筒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用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5.【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物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比值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AB不符合题意;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 = 得V=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7.【答案】C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物体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尽量小的密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据此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在放金属块前平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等于水的实际体积,放金属块后俯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正常,V2偏小,故V偏小,故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9.【答案】C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甲可知,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移,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由图乙知,石块的质量为m=50g+2.4g=52.4g;B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则石块的体积V金=V2﹣V1=40cm3﹣20cm3=20cm3,所以石块的密度:ρ金= =2.62g∕cm3,C符合题意;
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金,所以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20×10﹣6m3×10N/kg=0.2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固体的密度,涉及到天平的使用(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b.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c.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和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选择分度值较小的测量工具,好处是准确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得浮力大小.
10.【答案】B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a:由实验步骤可知,若不用量筒,可选用(1)(2)(3)(7)测量菜籽油的密度,则水的质量m水=m1 m,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菜籽油的体积:V油=V水= ,菜籽油的密度:ρ= 水,故表达式③合理;b:若用V1表示菜油的体积,则一定是将菜籽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即选用(1)(3)(4)(7)进行测量;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菜籽油的体积:V油=V1,菜籽油的密度:ρ= ,该方案中,将菜籽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会有部分菜籽油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内壁上,使得测量的体积V1小于(3)矿泉水瓶中菜籽油的体积,由ρ= 可知,计算出的菜籽油密度偏大,故表达式①不合理;c:若使用量筒,则应先测量矿泉水瓶与菜籽油的总质量,将部分菜籽油倒入量筒测量体积,再测量剩余菜籽油与矿泉水瓶的总质量,即选用(3)(5)(6)(7)进行测量;菜籽油的质量:m油=m2 m3,菜籽油的密度:ρ= ,故表达式②合理。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实验中密度的表达方式,在实验步骤中找到菜油质量与体积的计算方式,再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11.【答案】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故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其密度不变;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
故答案为:不变;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分析】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12.【答案】正比例;>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道,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m/V知道,ρ甲>ρ乙,A的密度较大。
故答案为:正比例;大于.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进行分析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知,m甲:m乙=2:7,V甲:V乙=2:5,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 = × =5:7,即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
故答案为:.
【分析】结合题意,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14.【答案】16;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ρ= 得,实心“人造山峰”气凝胶的质量:m=ρV=0.16kg/m3×100m3=16kg;(2)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所以,把它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16;不变.
【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5.【答案】密度;质量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飞机要克服自身的重力飞上蓝天,所以越轻越好,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结构大量采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了铝合金,就是因为铝锂合金的密度更小,根据 可知,相同体积的铝锂合金质量更小,又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质量小,就意味着重力小,飞机更容易起飞,更节能。
故答案为:密度;质量.
【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m=ρV分析即可.
16.【答案】液体体积的;偏大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读数时如果视线不能与量筒的刻线垂直,眼睛向下俯视时,会以液面最高处为准,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液体体积的;偏大.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17.【答案】72;20;3.6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砝码的质量为50g+20g=70g,标尺1大格为1g,分度值为0.2g,游码左侧对应的数值为2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70g+2g=72g;图丙中,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40 mL,故物体的体积V物=40 mL﹣20 mL=20 mL=20cm3,
金属块的密度ρ= =3.6g/cm3;
故答案为:72;20;3.6.
【分析】读出金属块的质量及体积,应用密度计算公式ρ=计算即可.
18.【答案】20g;1.0×103kg/m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由图线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质量就是量杯的质量,所以m0=20g;(2)由第一组数据得液体的质量为m=40g-20g=20g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 =1.0g/cm3=1.0×103kg/m3
故答案为:20g;1.0×103kg/m3.
【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又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结合图像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可以确定烧杯质量为20g,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因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我们只要选取任意一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密度.
19.【答案】(1)CBDEA
(2)62;20;3.1×103
(3)偏大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水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先测量质量然后测量体积得到正确的操作步骤: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并记录;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2)矿石的质量m=50g 10g 2g=62g,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矿石的密度:ρ= =3.1g/cm3=3.1×103kg/m3。(3)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4)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石块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V=V排= ;则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水。
【分析】测量固体的密度想法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可以采用量筒测量,也可以采用固体体积等于固体排开水的体积,通过测量排开水的质量来计算固体的体积.
20.【答案】(1)右
(2)左
(3)62
(4)60
(5)1.1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偏向左侧,所以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根据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的原则应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置于天平的左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3)如图所示,砝码的质量为60g,游码指示的质量为2g,
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 。
(4)如图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液面达到的刻度为60mL,
即盐水的体积为: 。(5)盐水的密度是:
故答案为:(1)右;(2)左;(3)62;(4)60;(5)1.1.
【分析】本实验中由于把盐水从量筒向烧杯里面倒的时候,倒不干净,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小、从而使得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再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ρ=求解.
1 / 1